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图基本知识

构图基本知识

构图基本知识【4-1】构图基本概念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一副优秀的摄影作品,人们往往以“独具匠心”来评价其的构图精湛。

可见,摄影艺术离不开构图,学习如何构图,也是学习摄影艺术的重要一环。

摄影构图就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取景器里这个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合理地安排所看到的画面上各个元素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表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意图的过程。

这个过程,和传统绘画中的“章法”“布局”是一样的,是一种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

*上图二张是澳门拍的照片,我用各种颜色的框框表示其它可能的构图,样的构图要在几秒钟决定,所以摄影是很考验人瞬间对美感的判断,这不外乎透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取得进步如何培养美好构图的基础,除了不断的练习之外,看画展可以学习构图,浏览专业的摄影网站可以学习构图,看电视、看电影也可以学习构图,许多精致的影集影像构图技巧相当超水准,值得参考,譬如张艺谋或者是冯小刚的电影,请的都是大师级的美术指导,看电影学习摄影构图,真是一举数得!我说一下我对好的摄影作品的认知标准1.影像品质--曝光、对焦、光圈、快门、ISO、曝光补偿是否合理.....2.构图严谨--大多数的照片,构图都太松散,减法做的不好,良好的构图不会使主体比例、容积、重量显得太大或太小,并注意整体元素间的压迫张力和呼吸空间感......3.合理采光--摄影是用光线绘画,不同的采光表现不同情境,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4.主题明确--主体,虚实的表现,要有让人兴奋的视觉焦点.....5.好的照片有故事--好的照片能引人共鸣,有故事,耐看.....这五点中2,4,5都跟构图有相关,「画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减法的意思是取景你就要一直排除不应该在你的画面中出现多余的景物.....,记住摄影是减法,每次按下快门前,默默的问一下自己,我减法了吗?----------------------分割线---------------------------------【4-2】“黄金比例分割”与“三分法则”构图是摄影第一步,虽然摄影构图的规则不是死的,但了解构图可以避免一些初级的错误,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你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如果你没有构好图,拍出的效果也许黯然失色;也许一处并不起眼的角落,经过拍摄者的精心构图后,也会生灵活现。

"黄金比例分割"几个世纪以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画家以及19世纪中期的摄影师都在使用一种叫"黄金比例规则"来进行图像的构图。

拾穗米勒收割的报酬业尔米特苏格拉底之死大卫割耳后的自画像凡高"黄金比例分割"是指在高度与宽度上建立了一个理想的比例,这个比例源自于人眼的视野,并通过稍稍改变使用于大量的常见物体上,你可以在建筑的门和窗户的形状中找到这方面的例子。

你也可以从我们现在用的照片和纸张上来找到这个黄金比例。

高度与宽度间的比例或多或少都接近2/3X1/3,大部分胶卷帧都使用这比例,数码相机的照片尺寸也使用这一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人的上下身、人脸的各个比例都依于这个黄金比例。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比例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觉得画面不够生动显单调。

在图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

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基本方法,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另一种规则是黄金比例分割的交叉点,这用于确定重要物体的准确置放位置。

在开始观看图像时,我们的眼睛很少先看照片中央的,而是"Z"形模型(左上方-右-左下方-右),观察时,自己可能并不察觉,但这是事实。

这有可能与西方的阅读习惯有关,而从摄影师的观点来看,观察看的眼睛终于盯在物体上面了。

你可以有意识地使用这些准则,因为它们已被许多著名的艺术家们使用,它们确实为很多构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

因而对于那些闻名于今的照片,当你靠近它们想要仔细观看时,你会发现它们的构图真得是天衣无封。

所以在按快门之前,要尽可能多花些时间,多考虑一会儿,靠近物体,选择最佳拍摄角度并想像最终照片,这都会大大改善照片的情况,有句话一定要记住:快门是有寿命的,想要拍照的时候就拍张好照片。

(本图文经汇整,原文取自网路)黄金比例分割运用法则:先学习把主题放在黄金交叉点上.【4-3】图形构图法如果你对摄影的认识不够,那么图型构图法应该可以帮助你建立起正确的构图概念,因为它们基本上都符合了构图的基本法则,所以只要加以练习运用,对你的摄影构图技巧会有所帮助的。

接著这些构图的图例是从一个教学习网网站转贴过来,举的例子也大都是从色影无忌网上贴来的,构图有图例说明是最容易了解,很值得参考学习的的构图图例,同学可以参考学习学习!其它还有像C字形(反C),V字形(反V),L字形(反L字),T字形(倒T).....等等,都是图形构图法.........【4-4】进阶摄影构图技巧这一篇摄影构图技巧写的很精彩,我是从一本繁体的摄影专业书籍摘录下来的.........构图(Composition)就是做画面的安排广义的构图要素有:空间位置:包含主体的线条与形态,就线条而言,可以引导视线,暗示动态,表现远近等。

而物体的外形则可说明主体形状的关系,大小的比例、位置及重点。

色彩:有对比及调和两种方式,使用原则为;弱色(彩度低)占大面积,强色(彩度高)占小面积。

色彩强烈的主体其构图简单,也可以采用滤镜来改变色彩及构图。

明暗:明暗对比强烈者可吸引目光,上明下暗则稳重,上暗下明有压迫感构图基本原理摄影构图是随创作者的理念而有多样的变化,也就是使画面看起来是灵活的有深度内容的构图的基本原理就是使视觉有疏畅的感觉,大致上有以下条件;1.要有深度--有三度空间的感觉表现2.画面必须简洁有重点--去除杂乱的景物3.掌握趣味中心--依构图技巧,将主体放在视觉中心4.视觉上要平衡--宾主相衬,但不能有喧宾夺主5.色调要和谐--和采光技巧有关,在色彩浓淡之间要有中间调为佳构图技巧(构图的基本法则)1.先定取舍:基本原则有a:合乎理法 b:独特见解2.分清主次:有主无次:显得孤独有次无主:显得散漫3.均衡与对称:视觉上的均衡有轻重差异,大致上:深色比浅色重灰暗比明亮重面积大比面积小重粗线条比细线条重密聚比疏散重动体比静物重清晰比模糊重近景比远景重山石比树木重树木比水面重※以上关系并非绝对,而单指视觉感受言4.画面要稳重:物体在画面的位置,重物在下5.运用对比:突显主体明暗对比:明暗辉映法:主体亮(暗)、背景暗(亮)远近对比:远近表现法大小对比:大小对照法:主体大一些高低对比:主体在上方或主体大;感觉近主体在下方或主体小;感觉远刚柔对比:参考均衡中的轻重条件色彩对比:主体色彩与周遭对比焦点强调法:使用景深表现特写动静表现法:6.呼应与联系:方向、色彩、形体、线条、动静、轻重……7.露中有藏:利用云雾拍摄山景、树林,使其具有含蓄之美构图的相关问题1.水平线的处理:水平线不能歪斜水平线不能置于画面中央,宜采 7:3 或 8:5 的比例2.保留视向空间:主体面对的空间大;较舒坦主体面对的空间小;有压迫感四周空间相同时为对称构图前方空间大;表事件将开始前方空间小;表事件已结束3.空白空间的处理:保留适当的空间4.选择直幅或横幅横幅:表现宽广直幅:表现高耸或深远5.考虑拍摄角度:平摄:感觉平平,影像变化少仰摄:由下往上拍,感觉很伟大俯摄:场景变大,景物变小6.主题位置的安排双线成锐角处各线交叉点处方向性之尖端处三分律之交叉点处7.镜头运用与构图镜头变化:构图利器Zoom镜头,善用长焦截取好画面快门机会:单眼对焦,双眼按快门8.善用前景及背景画面主体较远时,使用前景,解除孤单感画面上方太空时,使用前景,丰富画面主题单调平淡时,使用前景,丰富画面前景位置:a.不能破坏整体性(挡住主体)b.不能造成不平衡c.不能使画面太复杂前景的变化方式1.用仰、俯摄增加、减少前景表现2.用广角镜头强调前景,长焦镜头减弱前景3.利用框景强调空间感4.近物(大)、远物(小)并列,增加空间层次感5.前明后暗或前暗后明,增强对比背景1.取景时利用视角来规划画面2.利用景深表现主体特写及模糊背景构图是有些基本的原则,但不是死的,每个人可以透过不断的练习,最後可以摸索出一条属於你自己的摄影风格,就是“构图美”没有定死了的标准,只有在条条框框的基础中锻炼好基本功,才能跳出这些条条框框,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拍照拍得好,器材占30%,摄影技巧基本功占20%,构图及美感(包括摄影眼)占50%......所以把摄影构图技巧这堂课好好琢磨琢磨,相信你就能摆脱摄影初学者的称呼......【4-5】初学摄影作品构图十忌摄影就如同绘画、构图的作用极为重要。

出色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给人以美感。

一幅照片,若不具备良好的构图形式,往往无法引人入胜,更不能尽兴地表达内容。

在迈入艺术的自由王国之前,只有掌握其基本规律和标准方法,才能避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之现象。

初学摄影者常犯的错误有:1.画面撑得太足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

同时也会令到作品显得拘谨、死板。

2.地平线倾斜有的人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拍全,便在取景时采取了让画面倾斜的方法。

这实在是个得不偿失的做法。

如此,势必造成地平线倾斜,画面失衡,视觉感受不舒服。

3.头撞南墙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的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一定的空间,给人一种头撞南墙的感觉,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4.附加物缠身背景选择不当,产生了烟囱长在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破坏了人物原来的形象。

5.落格当被摄者与高大的衬景在一起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是拍全了,可人物在画面上常常只剩下个脑袋,落在画面的下端,非常难看。

6.画面分裂取景时没有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将其置于画面正中,于是画面被一分为二,呈分裂状,缺乏和谐、统一之感。

7.喧宾夺主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使主体物处于次要的地位,反而不引人注目。

8.缺乏趣味中心取景时缺乏忍痛割爱的精神,“鱼”区,“熊掌”亦取,意欲兼收并蓄,反而造成了画面无主次、小头绪、结构松散、杂乱无章的现象。

9.各顾东西,神情不一致在拍摄众人合影照时,人物的位置没安排好,不能形成一个向核心靠拢的趋势,画面形势呈分裂状,与作品所欲表现的主题不相符。

10.画面失衡在构图时没有顾及画面的影调结构、色彩结构的协调,造成画面色彩,影调失衡,影像照片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