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你想没想过:为什么有些照片比其它照片更吸引人…为什么有些照片能在画廊里展出几个月甚至数年,供成千上万的人欣赏?你想没想过:为什么有些摄影师总能赢得比赛评委和评论家们的称赞?有些照片格外出色,主因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构图,这也正是本次培训的核心内容。
什么叫“构图”?关于摄影构图的定义十分简单:在图片范围内,有美感地选择和安排物体。
一幅摄影作品与随手拍摄的“照片”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精心的构图。
通过改变焦距、角度和相机的位置,从而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大小,从而产生视觉愉悦的效果,这个过程就是构图。
学习构图必须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何善用构图来改进你照片的质量。
构图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早在摄影出现之前2000年,希腊和罗马人就已经应用了构图法则,这在其建筑中有明显的体现。
在现代建筑学中,构图法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单元培训中,我们将重点讨论:简洁、三分法、线条、平衡、框架、避免遮盖。
但是,不要将讲述的这些“法则”当成条条框框,它们仅仅是简单的拍摄指南。
摄影构图是你天生设计感的表达,本单元的培训是希望能帮助你强化自身固有的构图感,从而拍出更好的照片。
一、简洁简洁是摄影构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想办法让你照片主题具有最强的视觉吸引力。
一个方法就是选择简单的背景,这样不会分散观众对主题的注意力。
示范1:电话?桥?还是仙人掌?这是一幅构图不成功的照片,因为我们不知道照片的主体是什么,换言之,构图不够“简洁”。
让我们看一下如何通过化繁为简来改进这张照片。
首先要决定主题究竟是公共电话、桥还是仙人掌。
我们决定将仙人掌作为主题,将相机移近一些,用平实的天空作为背景从而简化画面,改进了照片的效果。
示范2:在上面两张照片中我们当然离主题够近的了,可左边的照片背景杂乱,遮盖住了海鸥的身体,只要将相机的视角移动一点点,立竿见影,海鸥就在蓝天的背景上凸显出来。
示范3:构图时要清楚地表明你的拍摄意图,合理地安排主题外的其他物体,使其成为主题的补充。
大多数人会喜欢右边这张照片,因为左面照片下的停车场抢夺了观众的注意力。
示范4:请记住:我们正在讨论构图的简洁,有时你可能不得不做出选择:在照片中你要给主题分配多大的分量,是否应该采用上图这样的水平构图或者,也许你更喜欢我们用框线标出的垂直构图,选择权在你。
综上所述,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简化画面和强调主题:选择简单的背景,避免画面中出现与主题无关的物体,以及将相机抵近拍摄。
如果你想令主题产生一些动感,可以将其稍微偏离画面中心,如上图中的这位小艺术家。
二、三分法在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以外时,可用三分法作为构图指导,如下图所示在拍照之前,先想象一下将整个画面纵横均分为三等份,得出四个交叉点,这便是良好构图中主体应处的位置。
而具体将主体置于哪个点上则取决于主体本身和你想如何表现它。
请看这幅图片:这幅照片拍得不错,曝光准确、对焦清晰、光线也不错,但是,请看一下下面这幅:第二幅是否看上去更舒服些?很明显,雕像还是那座雕像,并且是从同一个位置拍摄的,但这样的构图更能吸引人。
原因很简单,在这幅照片中,主体——雕像——不再位于画面的中心,而移到了横向幅面的右侧三分之一处,这种构图方式就是遵循了“三分法则”。
应用三分法则最好的方法是将整个画面横向和纵向均三等分,也就是在画面中画出“井”字形网格,如果将被摄主题放在分隔线——最好是分隔线的交叉点——上,这样拍出的照片看上去就很舒服。
三分法则用在竖构图上也很有效,尤其在拍摄风景照时,地平线的景物可以形成一个自然的分界线。
在拍摄人像时也同样可以应用三分法则,使模特靠近镜头的一只眼睛位于三分线的交叉点上,能让你的照片一下子吸引欣赏者的目光,使照片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许多数码相机在用显示屏或者EVF取景器取景时可以显示井字格,之前也许您对这些线条感到莫名其妙,现在应该明白它的用途了吧!利用这些线条,可以方便地遵循三分法则进行构图。
如下图,主题居于画面中心的构图会产生静止的感觉,而主题偏离画面中心的构图会更有趣些我们将主体置于右上点,这样可以表现出阴影和那行将视觉引向海鸥的脚印。
灯塔位于右上点,因为其余部分的走势与画面布局相吻合。
在这张例图中主题控制得很好。
你可以将主体置于栈道上任何位置,但根据三分法,目前的位置是最好的,而且这种构图在画面中为主体指出了明确的行进路径,从而产生悠远和纵深的感觉。
在主体移动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路径问题。
通常要在行进方向的前方留下足够空间。
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这就是后果:这位慢跑者看上去要跑到照片外面去了。
将主体置于左下方,既符合三分法,又为主体留出了足够的移动空间。
又一张运动照片,重点就在于:要在运动物体的前方留出更多空间。
在风景照片的拍摄中,最容易范的错误就是地平线和主体居中问题,如下图:船和地平线位于中间,给人静止和呆板的感觉。
让我们把地平线提高到上三分之一处并将船置于左边,记住,这里所说的不过是些指导性原则,如果你不喜欢这样构图,就换另外一种试试看。
像这样,把地平线降到下三分之一处。
通常而言,在风光照中要把地平线置于三分之一处,而很少摆在正中。
就像地平线最好不要在正中一样,纵向物体也最好不要摆在中间位置。
例如,在左图中纵向物体位于中间,而右图中摄影者仅移动了一下相机,就得到了更有表现力的照片。
三、线条线条在构图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座雕塑具有优美的线条,但杂乱的背景掩盖了其特征。
我们试着简化一下画面,将相机移到雕塑底部。
现在我们可以向上看,发现这些线条映衬在明净的天空背景下。
因为带有强烈动感的对角线条,使得右侧的照片更具表现力。
对角线条更具动感想象一下,这张照片如果失去对角向的光线会怎样?你可能会同意:对角线条更具动感。
你可以利用对角线条作为视线进入画面的引导,这是一个简单容易的方法,使观众的视线随着线条的指引而投向主体。
你还可以利用重复线条来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上。
在构图中最常见也是最优雅的线条是S型线条这里的S型线条同时形成了对角向的视觉引导线,同时主体的位置良好也使照片增色不少,这样构图的成果便是一张令人注目的照片四、平衡如果拍摄画面中包含不止一个主体,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在画面占有均等的比重。
这需要将相机放在合适的位置,使画面形成一种和谐的平衡。
在技术上这需要多多练习,积累经验,而在艺术上这与美学修养以及个人的喜好有关。
作为一个的规律,让画面中的不同主体到边框的距离相近似是达到平衡的简单方法。
另外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使他们基于画面斜向对角线形成对称,这在拍摄双人像时很有效。
利用对角线的对称可以避免简单的中心对称导致的画面过于雕琢、呆板。
这个例子中两条鱼与瓶子形成了对称,使画面得到平衡,从而产生和谐的视觉愉悦。
你可以试着用手捂住瓶子再看看,画面立刻变得失去生气。
这幅照片是经过精心剪裁的,画面中谈话的两个人与马形成了对称,使画面得到平衡。
画面中马离镜头近一些,体积很大,有了两个人的均衡,画面才显得自然、稳定。
在这幅婚纱中,斜向对称的构图虽然简单,但非常经典。
现在很多婚纱照极尽花哨之能事,但如果您希望您的作品在30年后仍非常耐看的话不妨按照我的建议去拍摄。
右边的照片才是我们想要的:火烈鸟放松了下来,颈项形成了悦目的S 型曲线,背景也更好。
在摄影中,S型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形态,值得注意寻找。
几何图形你也可以利用其它几何图形来帮助构图。
你能看出想象的联线在三位修女间形成的三角形吗?它加强了照片的整体感。
请注意这对模特和他们的倒影形成了多少个三角形:研究并找出图片中线条和几何图形的力量和均衡感,借此来培养你的艺术眼光。
均衡是获得良好构图的另一原则。
请注意树叶、窗户和两位模特的位置都恰到好处。
为获得这张均衡的照片,相机视点和主体的位置都经过仔细安排。
掌握均衡就是合理安排形状、颜色和明暗区域,使其互相补充,使照片看上去很平衡,而不是……像这样歪向一边。
由于照片中缺少视觉上的支撑物,女孩看上去要摔出画面去了。
现在我们调整相机视角,将至关重要的支持主体的车轮拍进去。
虽然女孩还是偏离照片中心,但整张照片是平衡的。
想象一下这两对夫妇位于天平的两端,他们非常平衡。
这是典型的对称均衡。
这是非对称式的均衡,由大头雕塑与右侧小一些的儿童头部雕塑构成。
这种均衡法比对称式的更富趣味。
这是一张均衡的照片,但两个主体可被纵向分成两张独立的照片,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
通常,你可以选择不同方式安排并平衡主体。
你可以选择左图的方式,因为你要表达一种正式的感觉。
或者,你更喜欢随便和放松的姿势,两种构图都很均衡。
五、框架不,这不是我们要讲的框架,尽管原则是相同的。
我们说的框架是指利用前景中的物体将主题框起来,这样做可以赋予照片纵深感,使其有别于一般的快照。
利用环境中的特殊造型构成画面的围框,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成功构图技巧。
利用前景中可将主体围起来的造型,可以进一步强调主体。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使用不好的话,组成围框的前景有可能喧宾夺主。
如果组成围框的前景没有特别突出的细节,主体又非常抢眼的话,这种构图方式可以非常成功。
这幅照片试图利用岸边的树木做大桥的围框,但显然不成功,因为树木的细节太多,抢了主体在画面中的分量。
同样是这些树木和远处的桥梁,改变一下焦距,让树木只留下稀疏的叶子,桥梁在画面中的比例增大,就取得了很好的构图效果。
在电影中,经常利用压抑的围框来渲染恐怖气氛,但摄影中不要去考虑这些,利用一些下垂的植物来做前景,可以使画面非常浪漫。
马和骑马的人为照片形成了极富味道的前景,垂挂的树枝补足了这一框架,为照片增加了纵深感。
当你利用人物来取得平衡或是作为前景时,一定要让他们面向照片中心。
这两种对硫磺岛战役纪念雕塑的诠释都有效地利用了框架,为照片增添了空间感和趣味。
六、避免遮盖不管你选择拍摄什么样的主题,注意不要让主题被遮盖。
避免遮盖是我们获得良好构图的第六条原则。
戴夫头上的这棵树这么明显,你可能觉得在按快门前没人会看不见它。
但是记住:人观看物体的方式是三维的,因此实际上我们很容易只盯着主体而忽略了背景。
反之,照相机却总老老实实地拍下所有东西。
因此在让模特摆姿势前,先记得给他找个干净的背景。
在本例中这么做其实很容易,照左右两张照片时相机只移动了几英尺。
这是张有趣的照片,但是当我们把人切去一半或是砍掉他们的头或脚时,我们犯了一个“出界”的错误。
产生这种毛病的原因通常是摄影者的眼睛和取景器没配合好:在取景时,一定要将眼睛正直地贴紧取景器。
注意调整构图,在四边留空。
靠近的干扰也许还不那么讨厌,但仍然会分散对主题的注意力。
这种干扰是指某些物体和线条离主体太近,在本图中球和雨伞边就是这样。
围绕摄影构图的探讨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些获奖照片,看看评委为什么给它们这么高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