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战略布局和升级路径——基于江西省样本企业的调查
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战略布局和升级路径——基于江西省样本企业的调查
新余光伏产业、九江重化工产业、宜春锂电产业、景
德镇陶瓷产业、赣南钨和稀土产业等,有效促进了 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3年,江西省主营业务
目完成投资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三)以产业载体为重点,持续加大特色经济支 撩力葭
收入突破千亿元的产业不断涌现.其中有色行业收
入超三千亿元。石化、食品等五大行业超千亿元.产
近年来.江西省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金融支持“三
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政策措施,切实提升
新和实力的重要参数,也是自主创新的物质基础。
江西省的研发投入长期以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 下.研发投入总量在全国的排位一直处于20位左 右。虽然近几年江西省企业研发经费(R&D)保持了 一定幅度的增长.但离我省加快发展的要求存在较 大差距.发达国家企业的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
据统计,江西省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
例由2010年末的12.78:55.06:32.16调整为2013 年末的11.41:53.50:35.09.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
业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末下降了
1.37和1.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占比较2010年 末上升了2.9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有近一成的企 业正通过转型升级由各地不断完善区域产
业布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调查显示,在江 西省产业规划和政策影响下。有33.33%的企业已经
①本次调查我们在江西省11个设区市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择了75家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国有企业17 家、民营企业43家、“三资”企业15家,在规模上包括17家大型企业、36家中型企业、18家小型企业和4家微型企业。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融资需求:一是
尽管我省制定了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的意
见和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 因素,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动力支撑不足: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不高 全省大部分产业都是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企
融资体系难以覆盖技术研发风险。高新技术研发需
要很高的投入,其风险也很高,仅靠企业难以承担, 而传统的银行信贷面对高风险望而止步。2013年全
升级过程中获取信贷的门槛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 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二是信贷支持的方向不
利于产业升级。银行体系将支持的重点聚焦于加工 制造阶段,缺乏对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视。致使许多 在同行业中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不能凭借其“品 牌”进行融资。三是信贷支持的行业不利于转型升 级。不少地方资源行业是主导产业,其大多是高耗 能行业,但受地方政府驱动。不少金融机构还是支 持了该行业,如煤炭、钢铁等行业。 (四)人力支撑不足:高端技术人才缺乏
方面,江西省各地积极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3年末,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 值2077.1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 重达36.10%,拉动全省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贡 献率为35.08%。
(四)重点产业链加快延伸,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进入“十二五”以来,江谣省重点行业产业链延 伸明显加快,重点企业延伸意愿明显加强。调查显 示。有50.67%的企业在被问及“企业未来转型升级 中发展方向的规划”时表示要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 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升级;同时,据对赣州钨、稀 土产业的专项调查,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引进和培育 赣南钨、稀土深加工企业,彻底改变了过去赣南钨、 稀土产业链长期存在“两头小、中间大、后面空”的现 状。2013年末,赣南钨、稀土深加工产值占全省该产
(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宽经济实体融 资渠道
近年来.江西省金融机构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 展的特点及信贷调控的实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如2013 年江西省发行了全国首单地方企业超短期融资券6 亿元:南昌银行在江西首发50亿元专项用于小微企
业贷款的金融债券,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资金
调查显示,银行贷款已成为企业的经营融资支
柱,被调查企业中88.00%的企业经营资金来源于银
行贷款,其中有22.72%的企业将银行贷款作为其经
营资金的第一来源。全省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经济
支柱产业的企业,以及钨、稀土、锂电三个资源特色
产业的企业经历过改造升级的占比超过30%。另一
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新增贷款量稳步增加,资金使 用率不断提升。据统计,2013年末,江西省金融机构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11 1.73亿元。全年新增贷款 1981.87亿元。江西省贷存比连续三年稳步上升,
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仅占全省贷款
的0.08%。调查显示。有49.33%的企业认为在转型
业.依赖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从事初级产品、低端产
品生产,企业大多利用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实现 其利益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自主转型的 积极性,导致产业转换升级的动力不足。调查显示, 仅33.33%的样本企业经历过行业结构转型调整.而 38.67%样本企业认为不需要转型调整:在问及促使 转型升级的原因时,因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市场萎缩 导致行业前景暗淡等原因被动考虑转型升级的企 业分别占29.33%和38.67%:只有17.33%的样本企 业将近期融资用于技术改造及研发,其中仅有
亿元。同比增长32.7%。
(一)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加快,区域布局更加合 理 近年来,江西省大力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
(三)技术进步推动调整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
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加
快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启动
展
“十二五”时期以来,江西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 产业化工程,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据统计。2013年江 西省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7家.其中国家认定
亿元,同比增长14.46%,全年新增贷款836.64亿 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42.21%。二是大力支持赣东
赣西扩大和转型发展。2013年,江西省金融机构分 别向两个区域注入信贷资金273.98亿元和309.90
业链的产值比“十一五”末上升了20个百分点。
(五)区域产业呈集群化发展,产业集聚度提高
近年来.江西省把产业集群化发展作为产业转
而87
万方数据
金融与经济2口74.06
企业技术中心9家,与高校联合成立了7家产学研
(一)以信贷增量为基础,不断提升信贷资金使 用效率
合作示范培育基地。全年通过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登 记的科技成果733项,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科 技成果7项①。一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调查
显示,江西省如铜、石化、钢铁、纺织、建材五个传统
成本,促进其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交通银行为赣 州企业提供10亿元中票过桥资金,支持企业中期票 据项目等。 三、当前制约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 主要因素
张,缺乏投资资金”。如省内某企业的光伏硅和多晶
硅硅料生产一次性投产规模过大,若生产和改进设
备同时进行,需花费4.4亿元,远远超过了其自身投 资能力。另一方面,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在
而83
万方数据
金融与经济2_D74.D6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人才则是企业创新的 关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综合管理人 才和高级技术人才,近年来,我省高科技队伍虽然稳 步发展。但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还不匹配。
目前,江西省仅有两院院士4人,不到全国的1%。
完成结构转型调整.61.33%的企业正面临结构转型 调整。此外。有超过三成的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 转型政策的推动下,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市场份
的重要课题.江西省作为中部经济转型需求迫切的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进展如何?有哪些 新的问题?金融又如何作为?本文采取调查问卷、走
额等重要经营指标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013年金融机构余额贷存比为67.47%,分别较 2011年、2012年提升了2.52和1.67个百分点.在总 量上为江西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提供 了金融支持。 (二)以经济增长极为突破,有效带动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近年来,全省金融机构调整金融支持方向,以区 域经济增长极作为支持重点.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协 调稳步发展。一是稳步推动昌九一体化加快向前。 2013年,南昌、九江两地各项贷款余额合计6628.91
业成长跃上新台阶。
二、金融支持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 情况 近年来.江西省金融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政 策,严格执行稳健货币政策,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
近年来,江西省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经济 的信贷支持,据调查,2013年末,赣州市金融业发放
钨和稀土产业企业贷款49.25亿元和35.06亿元。分 别较“十一五”末增加14.66亿元和16.69亿元,增幅 分别达42.38%和90.85%,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 到12.50%和24.04%。2013年列入国家产业集群试点
务收入的比重一般在3%左右,其中高级技术企业
一般在5%以上。江西省规模以上企业这一比重平 均只有0.41%。江西省属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在关
余额2746.67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1.20%,比年
初增加530.41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
26.80%。
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在设备
投资中,大部分要靠引进来满足;投入不足,企业自 主创新的条件不具备,低水平研究项目多,创新项 目少,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导 致整体技术创新进度较为缓慢,难以有效满足产业 转型升级的需要。 (三)金融支撑不足:区域产融结合不深 一方面.我省企业大都属于中小微企业,资金实 力相对较弱,据调查,有38.67%的样本企业反映在 经营或转型升级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紧
(二)三次产业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占比上 升
访企业等形式在全省开展了调查①。
一、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现状
2013年,江西省工业经济效益运行保持平稳增
长态势,全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8.27%。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26.22亿元。同比增 长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8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