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画线段图----解决应用题的捷径2016

画线段图----解决应用题的捷径2016

画线段图----解决应用题的捷径
黑河四小李卫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重中之重,但学起来难度也特别大,特别是刚接触应用题的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做起题来特别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教学质量,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常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弄清题意,理解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

线段图以线段的长短来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以线段之间的关系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虽然比客观事物抽象一些,但却比数字、语言直观形象得多,画线段图这种数学学习方法,是数学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它能将题中蕴含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更清楚的反映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线段图的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师示范画线段图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跟教师一步一步来画,找数量关系。

也可以教师示范画出以后,让学生仿照重画一遍。

学生可边画边讲,或互相讲解。

教师对画图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给以耐心的指导。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画图方法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要注意让学生讲清这样画图的道理,可自己讲,也可分组合作讲。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体会用线段图解题的直观、形象,体会线段图简洁、方便、易理解的特点,提高应用的自觉性、主动性。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我是怎样结合题意画线段图,怎样在图上表示“条件”和“问题”,怎样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例如二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题:我们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当学生对题目内容、条件、问题初步了解之后,我是这样边讲解边画图的。

首先,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90个面包,如图:
90个面包
已烤的36个剩下的个数
接着问学生:要求剩下的烤几次,必须先求什么?但这道题说,90个面包烤了36个,那么剩下的面包多,所以线段图不能一样长。

要让学生知道,应把表示青少年心跳次数的那条线段分成2份,最后标出要求的问题。

如图:
“1”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和在对线段图画法的讨论中,不断的联系已有经验,去体会、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对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然而然获得的,所以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觉很轻松,讲起解法头头是道,学习兴趣也会增加。

二、看线段图编应用题,锻炼学生的理解与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线段图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发展智力,理解应用题。

例如,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训练学生看图编题,并列式
(1)4/5 ?吨
1200吨
2/3
(2)
120
?个
(3)“1”
四月份
800个
多1/4
五月份
?个
“1”
(4)

60千米
少1/3

?千米
这一组的训练是从单式线段开始,到复杂的双式线段。

由浅入深。

首先,让学生观察线段图,要会说。

说出“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题中给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真正的理解图意。

其次,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并解答。

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的关系。

明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做每一道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都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这样一道题:一堆煤,上午运走它的2/7,下午运走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这道应用题,运用线段图来分析,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好理解。

2/7 余下的1/3 多6吨剩14吨
?吨
通过看图,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列出算式:
(14+6)÷〔1-2/7-(1-2/7)×1/3〕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用线段图辅助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总之,借助于线段图分析理解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形象的图形,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准备判断,可以化繁为简,发展学生的思维。

实践证明,线段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实用性,我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多种形式的画图、看图训练,学生掌握了这一基本功,不管遇到多么复杂的应用题,他们都能自己动手,开动脑筋,去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