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概况西安市,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1]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2011年,西安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西安地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之一,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
长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之一。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
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
“秦州自古帝王都”,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这里建立丰京、镐京两京,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
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古代历史地位中的写照。
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度、包容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西安作为东方世界历史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先后有200多个国家元首以及领导人访问古都西安,包括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日本天皇、德国总理、法国总统、英国首相等等。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古达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
[2]历史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
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
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
[2]交通西安是陕西省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西部城市。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安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八大通讯枢纽之一。
[2]教育西安是科技发达、创新力强的城市。
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拥有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多个,各类独立科研机构66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测试中心44个,在校大学生63.22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77余万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1万人以上,有45名两院院士,拥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8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为10.92%,列全国第一。
全市18岁以上成人接受教育比例居全国第一。
这里聚集了中国航天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神舟”五号、六号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箭载计算机和遥感装置等,都是西安研究制造的。
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2772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2]发展西安是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的城市。
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
经济增长连续9年保持了13%及以上的速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24亿元,增长14.5 %。
经过多年发展,西安目前已建成了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培育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际港务区、沣渭新区八大发展平台,高新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六个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开发区之一,经开区全力打造泾渭工业园千亿元制造业基地,曲江新区是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一,浐灞河生态区正在筹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这些开发区(基地)是西安主导产业的集聚地、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2]环境西安是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西部城市。
西安北濒渭河,北有著名黄土高原,南有秦岭山脉,自然景观优美。
近年来,西安城市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备,城市道路、绿化、供气、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条件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城市燃气普及率97.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日供水能力达到17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5万吨/日,在北方城市率先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
通过实施“大水大绿”和“蓝天碧水”工程,重现“八水绕长安”的胜景,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2%,2009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4天。
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已成为西部休闲居住、投资创业的向往地。
[2]历史沿革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11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西安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年的国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从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
“丝绸之路”西汉时以长安为起点。
“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
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
1936年12月12日,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后,设在这里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为延安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军需物资。
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都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
[2]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计划单列市;1992年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1994年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安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3]西安建都的王朝西安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
西安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从奴隶制社会的顶峰西周王朝、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从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盛世、开皇盛世、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西安书写了中国历史最华彩的篇章。
在中国历史上,有21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
但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这是人们对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产生了分歧。
目前被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13个王朝。
此外14朝和17朝等等不同的说法。
[2] 13朝说: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00余年之久。
13朝是目前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建朝数。
16朝说16朝——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末年由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由樊崇刘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权和黄巢建立的大齐。
17朝说17朝——分两种情形:(1)在14朝第1种情形的基础上加上武周,大齐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2)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更始政权、赤眉政权、大齐和的大顺。
其他影响力较小的政权或者陪都不计入。
[2-3]定都朝代以下朝代共都长安1200年(不计入陪都)朝代名称都城位置所居帝王建都时间西周镐京丰镐遗址周武王-幽王,共12王前1046年-前771年秦咸阳秦咸阳城遗址秦孝公-子婴,共6帝王前350年-前206年西汉长安汉长安城遗址汉高祖-孺子婴,共12帝前200年-9年新常安汉长安城遗址王莽9年-23年东汉长安汉长安城遗址汉献帝190年-195年西晋长安汉长安城遗址晋愍帝313年-316年前赵长安汉长安城遗址刘曜319年-328年前秦长安汉长安城遗址苻健-苻坚,共4帝352年-385年后秦长安汉长安城遗址姚苌-姚泓,共3帝386年-417年西魏长安汉长安城遗址元宝炬-元廓,共3帝534年-557年北周长安汉长安城遗址周闵帝-周静帝,共5帝557年-581年隋大兴隋大兴城遗址文帝-恭帝,共3帝581年-618年唐长安唐长安城遗址唐高祖-唐昭宗,共20帝618年-904年[4]历史上长安和咸阳在历史上,咸阳也是都城之一。
从古时两地的关系可见一斑。
西安和咸阳是中国地理距离最近的两个城市,两市相距17公里。
西安市的绕城高速公路已修至咸阳市境内,机场从原西安桃园迁至咸阳。
2006年9月,咸阳区号正式并入西安,与西安共同使用“029”的电话区号。
正在西咸一体化进程中。
秦都城咸阳。
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位于西安市临潼区)。
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廉颇蔺相如,秦王坐章台。
秦代宫殿布局还没有形成宫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
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汉西汉和东汉末年董卓、李傕专政时都城均为长安。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记》:“汉长安,秦咸阳也”,张衡《西京赋》云:西汉长安“乃览秦制,跨周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