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最新“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龙泉街道大庙小学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
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
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
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

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

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
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

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创新,创新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灵魂,全校师生要敢于向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具备同中求异,旧中求新的精神。

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尽职尽责:就是每位教师都要做到身在其职,则尽其责。

爱岗敬业: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

本职工作是奉献精神的力量源泉,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爱岗敬业是平凡的敬业精神,我们每个人够能够做到,都应该具备爱岗敬业又是伟大的奉献精神,因为伟大出自平凡,没有平凡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伟大的奉献。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
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

严谨治学:严谨是治学的基本要求,治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需要我们
以坚韧不拨的毅力,知难而上,不断探索。

每一位同学都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好好把握手中的轮盘,把自己的校园生活谱写成一首无悔的童年之歌,描绘成一个绚丽的七彩之梦!
精益求精:意思是说,尽管各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学海无涯”,学习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把学习和专业技能的磨练作为首位,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化,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为成为高技能人才而努力。

两个“精”字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要求。

勤学乐学:勤学是求知的首要,学会探究,才能学为所用,才能挖掘知识的乐趣
和奥秘,学会合作,才能呈现集体智慧,才能更有力量,学会自强,才能直面人生,才能生存与发展。

“乐学”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为引导学生能够快乐、自主地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积极参加社团、群体等校内外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责任感。

守纪爱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只有守纪,才能更好的学习;要通过各种生动
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体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
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
校训是对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的概括,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示和导向作用。

诚信做人认真做事:人生在世,就是两件事:做人和做事。

做人包括:待人的态度,处事的标准,道德准绳,良心底线,与外界和谐相处……都属于做人的范畴。

做人要讲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具体地说就是:不虚假,心、口、手一致,当你说的话就是你心中想的,你所做的又与你所说的一样,或者努力向你所说的方向靠拢。

做事包括:学习、工作、生活……。

认真就是:严肃对待,不马虎。

认真是做好事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人都应“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

做事能体现、反映出你的做人;做人的影响、甚至决定你的做事;做人是本质,做事的表象。

厚德博学砺志笃行:厚德,源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意思是要加强品德修养,承担建设国家的重任。

以“厚德”为训,体现以德为首,以德治校。

砺志,意思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人虽小志向要大。

有志者事竟成。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砺志”旨在让学生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

“博学笃行”源自«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意思是要广泛学习,亲自实践。

厚德和博学是德和智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不断升华,方能德才兼备。

砺志与笃行则是理想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必须有理想作为航标,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过热与过烧的区别
过热是由于锻造加热温度高,存在一定的保温,导致晶粒快速张大,而产生的过热组织.但是过热组织还有一种可能,是加热温度很快(比如感应加热),晶粒没有出现快速张大现象,但是锻造过程很快,产品是终锻后温度高,在锻后堆冷的时候晶粒继续张大,而产生过热组织.
过热:加热转变终了时所得奥氏体晶粒一般均较细小。

但如果在转变终了继续升高温度,则如前所述,奥氏体晶粒将继续长大。

如果仅仅是晶粒长大而在晶界上并未发生能使晶界弱化的某些变化,则被称为过热。

过热将使随后的缓冷所得的铁素体晶粒、珠光体团以及随后的快冷所得的马氏体组织变粗,这将便钢的强度和韧性变坏。

因此必须用再次热处理来校正由于加热不当而出现的过热现象。

过热:钢被加热到Ac3(见铁碳相图)以上某一温度,随着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在粗大的奥氏体晶界上,发生了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硫的偏析),在冷
却时,或者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保持了硫的偏析,或者产生了第二相(主要是硫化物)质点的网状沉积,导致晶界脆化,使钢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的现象。

如果没有硫的析出,不算是过热。

钢的过热温度
1200~1350℃之间。

过热钢的特征:
1、宏观断口:
产生结晶状断面或无金属光泽的灰白色粒状断面
2、显微特征:
粗大的A(奥氏体)晶粒,魏氏体组织,原始A晶界处S偏析或硫化锰沉淀
3、过热钢的机械性能:
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对强度和硬度基本无影响
4、钢发生过热后的补救措施:
正火,淬火和回火(注:钢淬火后都需要回火以提高其塑、韧性)
过烧:如果加热温度过高,不仅奥氏体晶粒已经长大,而且在奥氏体晶界上也已发生了某些能使晶界弱化的变化,称之为过烧。

过烧的零件已经产生晶间裂纹。

过烧:钢被加热到接近固相线或固-液两相温度范围内的某一温度后,在十分粗大奥氏体晶界上不仅发生了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硫和磷的偏析),而且局部或整个晶界出现烧熔现象,从而在晶界上形成了富硫,磷的液相。

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晶界上产生富硫,磷的烧熔层,并伴随着形成硫化物,磷化铁等脆性相的沉积,导致晶界严重弱化,从而剧烈降低钢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的现象。

钢的过烧温度:
通常比过热温度高几十至一百度左右
过烧钢特征:
1、宏观断口
无金属光泽的灰白色石状断面
2、显微特征
粗大的A晶粒,魏氏体组织,原始A晶界处富P,S烧熔层及原始奥氏体晶界上硫化锰和磷化铁沉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