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努力构建应急管理中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努力构建应急管理中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努力构建应急管理中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摘要: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信息扩散速度奇快的今天,各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

新闻媒体既是警察与公众沟通的重要中介,又是警察公共关系的客体。

新闻媒体对于公安工作来说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消极的作用。

民警一次普通的执法活动很有可能经过网络媒体的放大成为万人关注的新闻事件。

因此,公安工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相当重要。

基于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背景,警方与媒体,应当互信、互助、互动、互惠,应当为建立起良性互动、和谐双赢的良好局面,本文试图对建立警界和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如何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以推动新时期“警媒关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安工作新闻媒体良性机制引言:由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保障和实现公众知情权,特别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特点和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媒体必然介入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中。

公安机关为及时有效地应对、管理、处置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和水平,履行好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责,必须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一、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性质与媒体作用的双重性新闻媒体对整个国家、社会、个人产生作用和影响,当然也对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产生作用和影响。

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是由人民警察以国家的名义按照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执行国家意志、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

这项工作的执行主体是人民警察,包括个体警察和作为特定群体的警察组织。

因此,我们在分析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时,主要从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主体的作用以及从对这项专门活动的作用展开,而作用的角度又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把握。

(一)主要概念界定1.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任何事件,只要危及到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公众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导致社会运行失序、公众心理失衡、紧张、恐慌,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立即作出联合反应的事件,均属公共安全危机事件。

广义的公共安全危机事件范围不仅包括人为灾难、自然灾害,也包括社会安全事件与公共卫生事件。

(危机事件、灾难性事件、紧急事件、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概念都可以表示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危机事件)。

2. 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3.媒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

(二)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是由于人为的、社会的或管理的因素引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社会稳定,严重威胁多数人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由公安机关承担应对、管理、处置职责的公共危机。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包括重特大刑事犯罪、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经济安全事件、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如下特点:1、突发性。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是由一连串小事件发展而来,但由于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相当的不可预见性,原有的发展格局突然被打乱,使人们既得利益丧失或可能丧失,而且超出了正常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理惯性的运行,具有相当程度的突发性。

2、危害性。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对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根本利益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对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破坏,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产生严重恐慌、恐惧,导致资金、资产严重流失乃至人员的伤亡,严重损坏组织形象及个人信誉。

3、紧迫性。

由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突然发生并对社会产生严重危害,为减少危害和损失,要求组织管理者缓解、解决、消除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认识上必须具有紧迫感,在时间上必须具有紧迫性,必须将大量、真实、准确的信息尽快公布于众,实现管理者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以现实公众的知情权。

(三)媒体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双重作用1.媒体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积极作用①媒体宣传是树立警察队伍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和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等工作中,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如河南的任长霞,江西的周俊军等。

他们心系群众,牢记宗旨,忠实履行职责,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奉献自己短暂的一生。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人崇尚先进、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先进光荣"警察理念,有利于树立警察队伍的良好形象,弘扬人民公仆的凛然正气,强化警民之间的了解互动,增进警民之间的血肉联系,营造警民一家的良好氛围。

树立他们为人民警察的典型,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基层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作好本职工作的热情。

做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做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加大了对警察队伍的了解,对警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安队伍的壮大。

②、媒体的监督是推进警务公开的有效措施。

警务公开是指依法公开警务活动的依据、过程和结果,把各项警务活动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以促进和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办事、严格公正执法。

按照警务公开的要求,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都要予以公开,如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执法、管理、服务的纪律规范、要求以及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途径、方法等。

通过警务信息的公开,可以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强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减少群众与公安机关合作的盲目性,提高警察办案质量和宗旨意识,方便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实施监督,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媒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准确及时资讯,全面真实地反映涉警新闻事件及各方面的声音,能有效改变以往"关门办案"的状态。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凡不涉及到党和国家机密及个人隐私的案件都可以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进行警务公开。

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

③、新闻媒体的监督是规范民警行为的有效手段。

在理论上和事实上,对政府的监督最后需凭借人民的舆论与公意,但人民的监督力量是相当分散的,要整合人民的力量并非易事。

在此情况下,围绕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公安机关自身公关宣传的需要,媒体已成为影响警务活动的重要社会力量。

2.媒体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消极作用①、媒体对警界个别害群之马无限放大的报道,致使部分群众对警察认识存在偏差。

毋庸置疑,公安队伍十分庞大,警察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要经常与社会的阴暗面打交道,思想极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冲击腐蚀,致使少数民警经不住诱惑而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作出违法违纪的行为。

少数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对正面宣传报道毫无兴趣,一味以猎奇心理挖掘警界的"丑事",以此作为吸引公众眼球、提高报刊发行效益的手段。

甚至把这些负面新闻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无限制的放大,将个别害群之马的所作所为扭曲为群体行为,以偏概全,误导、煽动社会不满情绪,使部分群众只看到少数民警的违法违纪行为,却忽视了绝大多数民警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甚至付出生命的现实,造成部分群众对警察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出现"一丑遮百俊"的不正常现象。

②、媒体对警务工作戏剧性、神秘性、选择性的报导,致使群众心中的理想警察与现实警察存在差距。

公安机关警务活动和警察生活的特殊性,这让社会各界群众所好奇,所以一直以来成为各类媒体吸引公众的良好题材,是媒体吸引公众的"卖点"。

一些电影、电视剧把公安民警戏剧化、模式化,如《绝地逢生》、《雷霆出击》、《重案六组》等,致使群众心中警察万能与现实警察有一定的偏离。

加上不少基层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之间缺乏广泛、正确的沟通,在一些问题上公安机关对新闻媒体提出的问题采取粗暴的、不配合的态度,使警察的形象受到了媒体及群众的质疑。

③、媒体对警察办理案件的超前报道。

致使公安机关正常执法办案受到影响。

有些新闻记者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刚刚发生或在侦办过程中尚不宜公开报道的案(事)件,未经公安机关允许就进行大肆报道,暴露了公安机关的侦查意图,让犯罪分子了解了公安机关掌握的证据以及侦查的方向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犯罪分子逃避惩罚,加大了公安机关的破案难度。

另外,新闻媒体对案件侦查过程的详细报道也可能造成秘密侦查手段的暴露,提高犯罪分子的反侦查伎俩,增加公安机关的破案难度,严重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办案执法,甚至使某些受害人承受二次伤害。

二、媒体与警察的关系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肩负着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使命。

媒体是由专业人员对新闻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发布,具有公信力,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和引导社会舆论的社会力量。

警察与媒体的关系不明确,既不利于舆论监督,也不利于警察权力的正常行使,下面就从工作、法律、政治和利益需求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

(一)工作的角度:警察机关与新闻媒体是互相支持和合作的伙伴关系从公安机关来说,为了与社会公众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力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就必须依靠媒体及时传递公安工作的最新信息、公布有关的犯罪线索和治安情况、与群众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没有媒体的有效配合和支持,公安机关就难以完成自身所担负的使命和职责。

而从媒体来说,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扩大媒体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也同样需要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因为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公安机关是媒体最为重要的新闻消息源之一,犯罪的动向、侦破犯罪过程的紧张和刺激、社会治安方面的重大事件均是媒体感兴趣的话题。

为了各自的发展,双方都需要对方给予通力的支持和合作,离开了彼此的配合,双方的工作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二)法律的角度:新闻媒体和警察是互有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警察机关与新闻媒体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性质、职能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舆论监督方面,双方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主体,是互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关系。

因此,警察机关必须明确自身在舆论监督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在警务活动中,既要尊重新闻媒体应有的权利,依法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也要在权益受侵害时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