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度柑桔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2010年度柑桔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2010年度柑桔栽培技术培训讲座主讲:胡佑之柑桔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属芸香科柑桔亚科。

柑桔的栽培,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5℃,否则容易发生冻害。

能达到这个温度指标的地区,几乎所有柑桔类果树都能比较良好地生长发育。

否则就需要选择适宜的小气候,方能栽培。

在我市城固目前栽培柑桔面积最广,由于在生产发展中品种选择不当或品种抗病性差,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在建园发展时忽视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尤其是不同品种对温度的不同要求,盲目引进,盲目种植,没有能达到在“适宜地区发展适宜品种”的要求,从而造成品质差,单产低,经济效益不好。

所以,选择优良品种和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柑桔市场竟争力的必由之路。

为加快柑桔产业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力争使我市的柑桔面积达到60万亩。

并通过“八改”达到“六化”。

“八改”:即:改品种,适应市场变化;改建园,促进早结丰产;改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改土壤,培肥果园地力;改施肥,平衡养分供应;改防治,生产绿色食品;改包装,打造品牌;改销售,开拓国内外市场。

“六化”即:“园地条件适宜化、品种结构合理化、栽植建园工程化、抚育管理科学化、树体保护综合化、采后处理商品化”。

一、品种改良品种选择极为重要,我们重点向大家推荐的品种有:极早熟(日南一号、大浦、山川等);早熟(国庆系列、兴津、宫川、山下红、东华蜜桔等系列);中晚熟(椪柑、冰糖、橙类、柚类等系列)。

这批品种将是我国21世纪柑桔产业的主力品种,将在未来几年内替代现有的品种,发展潜力较大。

具体选择种植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尤其是注意计划种植品种对有效积温的要求是否与计划种植地区的有效积温相匹配。

大面积建园时还要考虑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加工、鲜销品种的搭配,确定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

二、建园基础差的柑桔园的改造由于部分果农技术水平跟不上,或投入能力有限,或时间紧迫等多种原因,所建立的柑桔园大多达不到上述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较低,如不在今后的培育管理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要达到早果、优质、丰产、稳产的预期目的将是一句空话。

对其技术改造措施有:(1)扩穴施肥。

对没有按技术要求挖栽植坑和重施底肥的要扩穴施肥。

具体方法是沿树冠滴水线外侧开挖40厘米宽、60厘米深的环状沟埋施有机肥与磷肥,施肥量与规范化建园相当。

(2)抬栽。

对栽植过深,嫁接口埋入地表以下的,应在春、秋两季带土将幼树挖起,在坑中填入适量肥沃表土后,再移栽到原地。

(3)在施肥上应对瘦弱苗开“特餐”。

对弱苗(不合格苗)已被定植,以后仍长势不良的,一年中更应多施几次稀薄人畜粪尿或低浓度尿素溶液,并注意在初果期人为的不让其挂果。

(4)利用果园空带种植柑桔专用草白三叶、藿香蓟,通过覆盖土壤自然固氮改善团粒结构,降低盛夏高温干旱,提高冬季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中天然有机氮肥,减少化学氮肥施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引移释放天敌,增加生物多样性,实行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人工和物理防治,建立桔园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持柑桔园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循环,有利于柑桔根系和植株的生长,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果品优质安全,提高综合效益。

三、土壤管理㈠、深翻扩穴幼树在定植后几年内,要连续在定植穴外进行深度相同的扩穴改土,以利根系生长,特别是在定植后3—5年中,这时是根系向水平方向生长最快的时期,具体方法是:对幼树可在定植穴外挖半圆形沟,对成年树则在树冠外围开挖条状沟。

深度为1米,宽为0.6米,一年一个方向,分年进行,时间在11—12月。

每株施入腐熟农家肥50公斤,普钙0.5公斤,与表土拌匀施入坑中,回土后要使坑面高出地面10—15厘米。

㈡、间作一般土壤每年约消耗一定的有机质,及时补充有机质是维持和提高柑桔园地力的必要措施。

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在封行前的行间种绿肥。

种绿肥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夏季可防止冲刷,降低土温,增加空气湿度,抑制杂草。

豆科绿肥可增加土壤含氮量,非豆科绿肥形成腐殖质较多,两者可混播和轮作,一般选用白三叶、藿香蓟、紫云英等。

在种子成熟后直接翻犁于土中。

要注意种植时不要侵入树盘范围。

㈢、培土培土可以改良土壤,加厚土层,增加养分,防止根系裸露,防旱保湿,防寒保温,促水平须根生长,一般在冬天采果后,结合深翻进行。

在树盘范围内培土5厘米,一般用干土,最好用塘泥、河泥。

㈣、中耕中耕使土壤疏松,易于透水。

一年中耕3次,3月上旬全园深翻25厘米左右,将冬季培土翻入,并断根促发新根。

6月上旬浅耕15厘米,结合除草。

种植绿肥的果园,可将时间调整为同时翻犁绿肥。

第三次在11月中旬,施冬肥后进行,深度为25厘米左右,有利于保水和减轻冻害。

四、施肥㈠、幼树施肥幼年期施肥的要点是,促使多发梢,尽早形成树冠,提早结果。

每年11月—12月,结合深翻扩穴,株施50公斤腐熟农家肥和0.5公斤普钙作为基肥。

幼树每年能发2—3次梢,分别是春梢、夏梢和秋梢,在每次发梢前施用氮肥,促发新梢和生长健壮。

㈡、结果树施肥①基肥。

每年11—12月结合深翻扩穴进行,株施50公斤腐熟农家肥和0.5公斤普钙。

②萌芽肥。

每年3—4月在芽萌发前和新梢停长前施用,每隔20天,株施尿素20克。

目的在于壮花壮梢。

③稳果肥。

谢花后进行,此时期施肥,要根据叶片色泽而定,以保持叶色不浓不淡为好,如果发现叶色过淡,就应施肥,每隔15天,株施尿素15克,硫酸钾5克。

④壮果肥。

生理落果后进行,每隔20天,株施5克尿素,10克硫酸钾和5克普钙,直至采果前30天。

⑤采果肥及果后肥。

在采果前10天,株施尿素10克,硫酸钾20克,普钙20克。

采果后20天,株施尿素20克,硫酸钾20克,普钙30克。

在施用时要注意针对树势、叶色、结果情况等适当调配,如叶色浓绿或结果较多,要适当增加磷钾肥。

而树势衰弱,叶色较淡的要增施尿素。

早熟品种和结果少的采前不施,晚熟品种、树势较弱和结果多的采前、采后都要施。

五、灌水及排水柑桔周年常绿,枝梢年生长量大,挂果期长,对水分要求较高。

而且根系对土壤透气性要求也较高,不耐涝。

所以在建园时要考虑做到灌、排及时。

一般来讲,春梢生长期要保持土壤较湿润,夏季要保持雨天不积水。

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发前,要进行控水,保持土壤稍干燥,表土稍有龟裂,以促进花芽分化,抑制冬稍,并防止春梢过早萌发。

六、整形修剪(一)整形1、早结丰产稳产树冠的特点是:多绿枝、多叶。

柑桔能否丰产主要决定于树冠上健壮结果母枝的数量多少。

在整形时要促使树冠内发生较多枝梢和扩大容纳枝梢的空间,同时要使树冠上下、内外都能发梢结果,内膛不空。

幼树整形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主干高度要控制在40—60厘米之间。

②主枝数量保持3—4个分布均匀的为好。

③主枝着生角度在40—45度之间。

④尽量保留更多的绿叶层,可尽早形成树冠结果。

2、圆头形树冠的整形第一年定植,未经苗圃整形的苗木留40—50厘米短截。

发梢后,在主干离地面30厘米以上选留生长势强、分布均匀的新梢3—4个为主枝。

留3—4个不重叠的新梢作辅养枝外,其余全部抹除。

同时立支柱牵引使主枝与主干成40—45度着生角。

在第二年发芽前对主枝进行短截,发春梢后,在前端选一个强梢作为主枝延长枝,其余作侧枝。

以后,前端如有强夏梢发生,可留一个作延长枝,其余摘心。

第三年继续培养主枝和选留副主枝、配置侧枝,使树冠尽快扩大。

主枝要保持斜直生长,并在各主枝上相距50厘米左右选留2—3个副主枝,方向要错开。

在主枝与副主枝上,配置侧枝使其结果,但要注意避免互相重叠。

(二)修剪1、幼年树的修剪在幼树整形上利用复芽和顶芽优势的特性应用“抹芽放梢”,可以促使幼树多发梢。

具体做法是:定植后在第一次新梢萌发时使主枝分布均匀,与主干成40—45度角开张。

在夏秋,当嫩梢长至2—3厘米时,进行抹除。

“去早留齐、去少留多”,每3—4天一次,坚持4—5次后,全株大部分的末级梢都有3—4个新梢萌发,此时停止抹芽,称为“放梢”。

一般放梢3次,即春、夏、秋各一次。

放梢时间要紧密配合施肥,在放梢前施用尿素,可使新梢多而密,但对秋梢不宜多施,否则会促发晚秋梢或冬梢。

若新梢过密时要及时疏除。

在秋梢长至20—40厘米后要及时进行短剪,剪去过长部分。

2、结果树的修剪冬剪在采果后,萌芽前进行。

主要是疏除枯枝、病虫枝、衰弱枝,调节树体营养,控制梢果比例,对一些枝条也可适当回缩。

夏剪在生长期中进行,主要有摘心、抹芽、短截、回缩等,是对春、夏、秋梢以及徒长枝的修剪,促进结果母枝多而壮,保证连年高产。

①结果初期要保证树冠发育良好,结果母枝迅速增多和防止落果。

抹除夏梢是防止落果和迅速增加结果母枝的有效措施。

在生理落果期进行。

②成年结果树修剪首先要保证立体结果,使树冠适当增高,保持树形下大上小,类似钝头圆锥形,突出树冠的枝从,要剪除,以免遮光。

上下、左右的枝不互相重叠,树冠内部要适当透光,下垂枝要剪去,与邻树交叉枝要剪短。

不用的徒长枝要疏除。

当树冠顶部过强过密时要剪除强枝或适当疏删,保证内部透光。

其次是要及时更新枝条,及时剪去衰弱枝和过密枝,对衰老枝进行回缩,促发新梢,配以夏剪摘心,可保持树体强健,高产稳产。

七、保花保果保叶措施㈠、加强栽培管理,确保树体营养充足,树势强健,才能多开健壮花。

㈡、定植时选用2—3个不同品种,提高座果率。

㈢、及时不断抹除夏梢,控制氮肥用量或在谢花后对大枝进行环状刻伤,可提高座果率。

㈣、注意防旱防涝。

㈤、使用激素,在小果期喷5—10ppm的2,4—D和0.5%的尿素液,增大果实和保果效果好。

果实增大后,用10—20ppm的2.4—D喷2—3次,防止落果显著。

㈥、及时防治病虫害和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防止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

在花蕾期和开花期不要使用松脂合剂和石硫合剂。

㈦、针对树势进行疏花、疏果。

㈧、采用下列措施尽量多保留叶片:①防止根系受损伤。

②转绿期及时施足肥料。

③及时灌水、排水。

④用药得当。

⑤施足采果肥。

⑥冬季喷10—15ppm的2,4—D。

八、防止发生冻害㈠、树蔸培土在雪未融化时,树蔸培土30~50cm左右。

其作用原理在于土壤的温度变化较慢,在寒潮来临时,可以有效地延缓温度的急剧下降,保护树蔸不受冻害。

培土的保温、增温效果显著。

培土时要注意的问题:培土时必须用松散的细土,决不可用较大的土垡。

以免主干及主干侧四周留下有较大的空隙,引起“漏风受冻”。

培土时期:一般自12月中旬开始培土,次年2月底即及时去掉培土。

㈡、树体保护严寒来临前用保护物将主干包扎或涂刷,使抗冻能力本来较低的根颈及主干部分能避免贴地低温层的影响而减轻冻害。

具体具施:有包草、包薄膜、刷白、涂刷牛粪及黄泥等多种。

①树冠覆盖草帘围裹树冠:在幼树期间,用草帘将整株树冠围起来,一般可使树冠所处环境气温提高1-2℃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