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轴承与润滑
瓦口间有垫片
下轴瓦与轴承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小于( )。 50%
装配剖分式滑动轴承时,为紧密配合,应有合适
的过盈量,薄壁轴瓦的剖分面应比轴承座的剖分
面略( )。
低一些
滑动轴承间隙的取值范围为轴颈直径的( )倍
。
1.5/1000~2/1000
装配可倾瓦式滑动轴承时,应该有一块瓦位于轴
承体的( ),以便于轴颈找正。
题干
选项A
两摩擦表面间未加入任何润滑剂的摩擦状态称为
( )。
干摩擦
摩擦会造成能量损耗,使运动副发热,机械效率
降低,还会引起( )。
振动和噪声
在机械传动零件接触中最不希望出现的摩擦是(
)。
边界摩擦
高速运转的机器在降低到正常工作转速后所形成
的是( )。
干摩擦
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O.4时,其摩擦状态为
高一些 1/1000~2/1000 正上方 超声波探伤
2~3点/cm2 0.8~1.2mm 60% 60°~90° 60°~90° 60°~90° 允许刮研
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的薄壁轴瓦要求接触角为(
)。
135°
新装配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接触角,要求为( 。
) 30°~60°
下轴瓦与轴承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小于( )。 50%
75%~90% 等于滴点
低 速度较低 速度
润滑油 表面和中心润滑 重载
中等 植物油
三个月
九个月
低于
填充1/2~1/3油腔 石墨和润滑脂
油环润滑
径向滑动轴承可以( )。
承受轴向载荷
( )轴承不能承受轴向载荷。
调心球轴承
可倾瓦轴承,其各瓦块背部的曲率半径均( )
轴承体内孔的曲率半径。
大于
主要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称为( )。
可倾瓦装配时,支承瓦块的球头螺钉必须与瓦块
的球形坑相互配研,使接触面积达到( )。 50%~60%
装配可倾瓦轴承时,测量轴承间隙的方法有( )。
涂色法
可倾瓦块径向轴承装配中,在瓦块的修配过程,
要求同一组瓦块厚度偏差应在( )mm以内。 0.01
用红丹粉检查止推瓦与止推盘表面的接触情况,
各单独瓦块接触面积不低于( )。
9
对于多支点和挠性变形比较大的传动轴,以及难
于对中的轴,宜选用( )。
深沟球轴承
同时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宜选取用
( )。
调心球轴承
下列( )因素对动压滑动轴承稳定工作没有影
响。
转速
调心滚子轴承的类型代号是( )。
36000
( )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圆锥滚子轴承
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 )的
式和( )方式两种。
两端双向固定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座孔的配合( )
。
均为基轴制
减少滚动轴承的游隙,可以使轴在轴承内的(
)减小,有利于提高主轴的旋转精度。
热膨胀
装配整体式滑动轴承时,轴承与座的配合常采用
( )。
较大的间隙配合
如检查发现滚动轴承表面有麻点、剥落等缺陷时
( )。
可予以修复
新买的轴承上,绝大多数都涂有防锈油脂,安装
70%
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的厚壁轴瓦刮研时,应保持
接触角一般为( )。
35°~60°
根据经验,当转速在3000r/min以上时,轴瓦与
轴的接触角可选择( )。
35°~60°
根据经验,当低速重载时,轴瓦与轴的接触角可
选择( )。
35°~60°
一般情况下,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的薄壁轴瓦(
)。
不允许刮研
镀铬 大于50mm 角接触球轴承 1.5~4 2T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圆柱滚子轴承 25 正偏差 液体润滑状态 径向 轴承组件 橡胶棒 静止的平面 剖分式滑动轴承 油槽与油孔相通 便于更换 60%
60%
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形式不包括( )。
背对背安装
对游隙不可调整的滚动轴承,以其( )为装配
依据。
原始径向游隙
120° 60°~90° 60% 60%~70% 抬轴法 0.02 70% 面对面安装 安装游隙
滚动轴承在轴承座上的轴向
滚动轴承游隙是指( )。
游动量
滚动轴承装配的轴向固定方式有两端单向固定方
的材料不同而异,从强到弱依次是( )。
铸钢、铸铁、青铜、低碳钢
按照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分为( )大类。
7
关于滚针轴承说法不正确的是( )。
能承受径向载荷
各类轴承中径向尺寸最小的是( )。
调心球轴承
足够的抗疲劳强度
承受一定的载荷 混合摩擦
摩擦性质
减小
r>r1 支承件 推力轴承
推力轴承 轴承盖 青铜、低碳钢、铸 钢、铸铁 8 不能承受轴向载荷 深沟球轴承
( )不适合强制润滑。
减速机轴承
当机床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较高时,环境温度较高
时,适宜选用( )黏度的液压油。
较高
API标准中,润滑油一般为( )。
动物油
润滑脂一般在滚动轴承装配时加入,并每隔(
)加一次新的润滑脂。
二个月
对于采用润滑脂润滑的滚动轴承,每隔( )对
轴承部件彻底清洗一次,并重新充填润滑脂。 半年
正下方
现场装配轴瓦时常用( )方法检查衬里与底瓦
结合质量。
敲击法
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接触点与机器的特点有关,重
负荷及高速运转的机器,其接触点数为( )点
。
1~15点/cm2
根据经验,滑动轴承装配时应保证留有( )的
轴向间隙。
0.1~0.8mm
轴瓦与轴承体的接触质量要求是上瓦与瓦盖的接
触面积要求大于( )。
关于推力球轴承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推力球轴承有单列和双列之分,单列推力球轴承
( )。
只能承受单向推力
球轴承的极限转速比滚子轴承要( )。
低
在需要经常装拆或装拆困难的场合,可选用(
)的轴承。
内外圈不能分离
当载荷较大时,可采用( )止推轴颈的止推滑
动轴承。
实心端面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代号在( )中表示。
( )。
液体摩擦
两摩擦表面被一层液体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液
体内部分子间黏性阻力的摩擦状态称为( )。 液体摩擦
滑动摩擦力是由摩擦面之间的( )造成的。 分子作用
摩擦的本质与( )有关。
材料的硬度
下列摩擦中摩擦系数最小的是( )。
干摩擦
出现干摩擦时,容易引起运动副表面物质损失的
是( )磨损。
粘着
通常所说的抱轴、烧瓦、拉缸等现象属于( )
目数是( )。
60 80 100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润滑油为( )。
动物油
( )属于连续式供油润滑。
压油式油杯
对于重载、低速的轴承,则应选用( )的润滑
油。
黏度较低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摩擦零件应选用闪点、燃点
( )的润滑油。
较高
当润滑部位的间隙较大时应选用( )的润滑油
。
黏度较低
润滑剂除了润滑作用外,还可以起到( 。
。
磨粒磨损
由于摩擦和化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而造成机械设
备的损坏是( )。
事故损坏
零件磨损经历( )磨损阶段。
跑合
自然磨损的磨损速度( )。
较快
在一个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中,代表使用寿命长
短的是( )。
剧烈磨损阶段
选择润滑油时,为减少能量消耗,在使用温度压
力较低或转速较高时,应选用( )的油。
黏度较低
润滑油的黏度越大,则内摩擦阻力( )。
增大
为保证轴承内圈与轴肩端面接触良好,轴承的圆
角半径r与轴肩处圆角半径r1应满足( )的关
系。
r=r1
滚动轴承是( )。
旋转件
下列轴承是按摩擦性质分类的是( )。
向心轴承
一个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载荷,则它应称为( )
。
向心轴承
不属于剖分式滑动轴承组成部分是( )。
轴承座
轴承合金浇铸在轴瓦机体上的黏附能力,随机体
轴瓦和轴承衬材料应具有的几项性能不包括(
)。
良好的减摩性
滚动轴承中的保持架的作用是( )。
使钢球均匀承受载荷,减小 磨损,提高轴承寿命
液体动压轴承是指运转时( )的滑动轴承。 半干摩擦
按( )不同,径向滑动轴承可分为整体式、剖
分式和调心式三种。
结构型式
角接触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随接触角α的
增大而( )。
轴承能达到的寿命。
99%
( )通常应成对使用。
深沟球轴承
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只能承受双向推力 差不多
内外圈能分离
空心端面 基本代号 17mm 12mm 止推滑动轴承
P2级 圆锥滚子轴承
7
调心球轴承
推力球轴承
润滑油黏度 20000 角接触球轴承
90% 圆锥滚子轴承
滚动轴承严重磨损后,采用( )方法保证机器
闪点 润滑脂 液体润滑
润滑油 干油或黄油
润滑脂的基本组分为( )。 常用的润滑剂不包括( )。
润滑油、氧化剂、添加剂 润滑油
固体润滑剂的润滑作用主要是依靠( )。
其晶体沿滑移面滑移的结果
润滑脂的针入度随温度升高而( )。
增高
润滑的主要目的是( )。
缓冲吸振
润滑脂是由矿物油、稠化剂、添加剂在高温下混
合而成,一般矿物油的含量为( )。
轴承采用油浴润滑时,轴承局部应浸入润滑油
中,油面不应( )最低滚动体的中心。
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