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外贸发展前景及展望

我国外贸发展前景及展望

我国外贸发展前景及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
用尤为突出,尤其是加入以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稳定较快的增长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发挥着巨大作用,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少差距。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但是在国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下调以及国际上美元贬值,贸易壁垒的增强,出口需求的萎缩等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里我们所说的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
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其主要方式包括: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技术贸易等。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
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
发展方式取得了新的进展。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及前景
(一)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外需将难以大幅度反弹
在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超常规政策的干预下,全球经济衰退势头有所减弱,但后危机时代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异常缓慢,这无疑将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从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发展连续出现负增长。

同时,欧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持续的高失业率直接影响
消费者的消费需要。

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过程缓慢而曲
折的这一趋势,将直接制约美国、日本、欧盟等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消费水平,从而导致中国外需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反弹。

(二) 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出口将面临更大压力
为了刺激国内经济恢复,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救市
计划,即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

不可否认,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的中高端产品较中国更有优势,这意味着中国在出口中高端产品时将面临激烈的
竞争。

更为重要的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在国内经济复苏阶段通过采取本币贬值等手段刺激出口争夺国际市场,导致中国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也将逐渐丧失。

(三)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出口将面临更多壁垒
全球经济下滑以及各国过高的失业率,诱发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的加
强,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和产业的发展,以刺激经济复苏为由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必然缩减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量。

(四)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出口收款风险将大大增加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部分国家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价值剧烈波动以及信用急剧下降,这一现象将加剧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履约风险和结算风险。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型商业银行信用等级急剧下
跌,导致信用证开证行违约风险增大; 另一方面,许多海外客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纷纷采取拖欠、违约拒付及破产保护等方式转嫁风险,导致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坏账损失增加。

对改善我国贸易现状的对策及展望
(一)提高国内消费率,扩大内需
我国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普通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提高居民消费率。

在我国内需市场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条件下,这是切实可行的。

在世界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使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推进以内需为主的
发展方式,使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保障我国经济正常运行,不受外来环境的过度干扰。

(二)优化产业结构
服务业可以降低一个国家对外贸的依存程度,提高国家贸易竞争力,在扩展
的经济规模的同时,优化一国产业结构。

发展第三产业,改善贸易结构。

我国的
产业结构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仍然呈现以制造业为主的状态。

这是因为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所致,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我国服务业的空间,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优化我国现有产业结构。

(三)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欧盟作为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合作伙伴,美国作为中国第二大合作伙伴,
但二者经济运行偏离正常轨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从美国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我国外贸受到的影响可以清晰的看出。

所以,为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加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扩大我国出口产品的规模,分散贸易风险,摆脱传统市场的限制,同时减少贸易摩擦,我们应该在巩固发达国家市场为主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市场,这也是我国迈向贸易自由化不清晰而缺少的一步。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外贸人才
人才在如今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国家竞争甚至是国内地区竞争中尤为明显。

在影响竞争的众多软件因素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自年起,我国接受义务教育人口已达一半以上,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连年递增。

在现如今世界格局日益震荡中,我国应该培养人才,尤其是具备竞争力的外贸人才,充分发挥人口优势,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整体竞争力。

(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为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形成稳定的汇率机制。

我国应该努力增强人民币在区域和国家中的影响力,提高人民币在一些经济合作组织和贸易联盟中的地位,开展亚洲货币之间的合作关系。

由于我国采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我国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不仅包括了美元、英镑、欧元,还包括一些亚洲
货币。

由于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货币,我们可以适当在一篮子货币当中加
大欧元的权重,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与欧盟的外贸活动所造成的冲击。

(六)创新出口方式,开拓新市场。

实施多元化产品和多元化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积极拓展企业发展途径,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特别是大型的出口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从而减少出口商品的运输、管理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看,在一个较长的
时期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将略高于一般工业制成品而低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

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国际技术扩散和国际高技术产业分工的利益,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调
整,保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