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意识状态及瞳孔 变化,观察抽搐的特点、次 数、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尤其注意惊厥缓解后神志的 恢复情况、有无呕吐、皮疹 的颜色、口腔的特殊气味等, 并做好护理记录,如发现异 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五、其他
加强基础护理,减少 不良刺激,避免再次抽搐。 各种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 行,房间环境要安静,减 少噪音。注意安全,必要 时加床挡,防止患儿坠床。
一、预防窒息
一旦发现惊厥患儿,立即使患儿平卧,头 偏向一侧,头下放置柔软的物品。解开衣 领,松解衣物,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呕 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用缠有纱布的 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唇舌咬伤, 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免后坠,引起 窒息。必要时给予吸痰器吸痰,操作时动 作轻柔、快捷。备好抢救器械和药品,防 止当惊厥出现持续状态,心跳和呼吸骤停 时,能快速有效地施行心、肺、脑复苏操 作。
• 临床表现: • 2、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 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 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为惊厥危重型,多见于癫痫大 发作、破伤风等。由于惊厥时 间过长,可引起缺氧性损害、 脑水肿而死亡。
临床表现: 3、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分两型: (一)单纯型:其临床特点为: (1)多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 续数秒至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 暂嗜睡; (2)发作后,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 切如常; (3)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只发作 一次 (4)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 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
• (1)孩子体温≥38.5℃时要作降温 处理。指导家长家中备一些常用退 热药,并指导退热药的应用方法和 剂量。使用退热栓剂时要放入到直 肠。退热栓剂放入手法要正确到位, 腹泻患儿不宜选用退热栓剂退热。 如果选择口服退热药物,要注意掌 握准确剂量,防止剂量过大或偏小, 服药后有呕吐者,要适当追加剂量, 以免剂量不足影响疗效。
三、降温
• (2)物理降温 : • 高热患儿应配合使用物理降温,首先采用温水 湿敷或用降温贴、冰袋等置于患儿前额或大血 管处等降温方法或行温水擦浴。温水擦浴是目 前较为常用的方法,其操作简单易行、无刺激、 不过敏。 • 其他物理降温方法如头部置冰袋、冰帽或腋下、 腹股沟放置冰块、冰囊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使 用。物理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观察体温变 化及疗效。
临床表现: 3、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分两型: (二)复杂型:其临床特点为: • (1)惊厥形式呈部分性发作,发 作后有暂时性麻痹,惊厥发作持续 15分钟以上;(2)在24h以内发作 1次以上;(3)热性惊厥反复发作 5次以上;(4)初次发作年龄可小 于6个月或大于6岁以上;(5)发 作后清醒慢;(6)体温不太高时 即出现惊厥;(7)可有高热惊厥 发作史。
二、控制惊厥
• (1)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组织缺氧。鼻导管吸 氧法0.5~1.5L/min,面罩法2-3L/min 。 • (2)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遵医嘱用药。首选安 定每次0.1- 0.3mg/kg缓慢静脉注射,可用生理盐 水、葡萄糖注射液等稀释。最大剂量不超过 10mg,速度为1ml/ min,用后1-2min生效。半 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静脉注射有困难者,可按每 次0.5 mg/kg保留灌肠,通常在4-10 min生效。 还可用10%的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每次 0.5ml/kg。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l。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 救与护理
相关 知识
一.简 介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多见 于1-3岁的小孩。发病率为3%~5 % ,复发率为30%~40%。是指 单纯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 厥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上呼吸 道感染的初期,当体温骤升至 38.5~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 惊厥。
临床表现: 1、惊厥: (1) 典型表现:突然意识丧 失,头身后仰,面及四肢肌肉呈 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眼球固定、 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 闭,面色青紫,部分有大小便失 禁。 (2)局限性抽搐:多为微小 发作,如呼吸暂停、两眼凝视、 反复眨眼、咀嚼、一侧肢体抽动 等,一般神志清楚。
使患儿家长系统掌 握高热惊厥有关知识, 避免惊厥反复发作造成 脑细胞损害,影响智力 发育。
1、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
(1)向家长详细交代患儿 病情,解释惊厥的病因和 诱因。 (2)体温计使用指导:告 知家长备好体温计,以便 在家中发热时使用,指导 家长熟练掌握体温计的正 确使用方法。
1、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
• (3)发热的观察指导: • 指导家长注意孩子发热的表现,避 免发生惊厥。多数孩子发热时精神 萎靡,年长儿诉头痛,但有的孩子 发热时无特殊表现,能正常玩耍, 精神好,不易觉察出来。当发现孩 子面色潮红,呼吸加快,额头发热 时应立即测量体温,有高热惊厥史 的孩子,更应注意观察。
2、告知物理或药物降温的方法:
常见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 与惊厥发作 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 与惊厥发作、 咳嗽和呕吐反射减弱、呼吸道堵 塞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意识 障碍有关。 4、体温过高 与感染或惊厥持 续有关。
惊厥患儿起病急,如得不到 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 复发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 发育。因此,小儿高热惊厥的急 救护理以及对患儿家长进行有效 的出院指导,对于及时控制惊厥 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
三、降温
高热可以引起机体代谢 障碍和各系统的功能紊乱, 以及脑缺氧细胞水肿,因此 控制体温是防止反复抽搐及 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1)药物降温 : 儿科较常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间隔4-6 使用。或用对乙酰氨基酚栓纳塞肛及安乃近 滴鼻。轻度发热伴有感冒症状患儿可使用酚 麻美敏口服,该药也可有降温作用。
2、告知物理或药物降温的方法:
• (2)指导家长观察用药后效果。 服用退热药后,一般1h后才开始出 汗逐渐退热,因此服药后1小时测 体温观察用药效果。退热药服用后 体温降至正常,药物作用消失后体 温仍会有上升可能。因此要随时注 意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再次升高, 可重复使用退热药,但须间隔4~6 小时,1日不超过4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