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PPT幻灯片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PPT幻灯片


口唇紫绀,立即置抢救室抢救。患儿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
入抢救室时处于抽搐状态, T39.5 ℃ ,110次/分,呼吸
30次/分,咽部充血明显,肠鸣音亢进,腹软,颈软,心
肺无异常,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阴性。
初步诊断“高热惊厥,上呼吸道感染”,医嘱给予输氧、 输液抗炎、静注安定5,肌注安乃近0.6等处理。
非感染性疾病引起:(无热惊厥) 颅内疾病:原发性癫痫、新生儿窒息、颅内 出血、脑发育异常等;
颅外疾病: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
7
临床表现
发热 惊厥(抽搐)
8
临床表现
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 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之时(38.5 ℃ 以上), 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 ,伴有意识障碍。
持续时间 发作时间短暂,多数5~10分钟内。 发作时间长( >15分钟,尤
醒后不留任何异常神经征。
其>30分钟)。留~2周后正常 好。继发癫痫少
热退1~2周后仍异常 继发癫痫发生率高
11
辅助检查
查血、尿常规或测定血生化:血糖、 血钙、血钠、血尿等、鉴别是否为 代谢因素致病。
简便,必要时30分钟重复使用一次 针刺止痉:针刺止痉是既简单又经济有效的止痉方
法。常用针刺穴位:人中、合谷、少商、十宣等。
15

16
17
18
19
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及时清除患儿口鼻部及呼吸 道分泌物,去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 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松解胸 前衣领及腰带,吸引器吸净口鼻腔 分泌物。如出现面色青紫、呼吸暂 停时立即行面罩给氧呼吸或气管插 管呼吸囊辅助呼吸。
20
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在上、下牙齿间垫上敷料包 裹的压舌板,防止咬伤舌头,但在 抽搐或牙关紧闭时不可用力撬开, 防止损伤牙齿。
(三)吸氧4~6L ,待患儿面色转红润 呼吸恢复平稳后氧流量改为1~2 L .
21
急救措施—降温治疗
物理降温:脱去患儿外衣外裤,让患儿 的头背部睡在4~8℃的水枕上,四肢用 热水袋保暖,避免寒战,体温降至38℃ 以下撤去水枕。可用3050%酒精或温水 擦洗大动脉(颈部两侧、腋窝、股动脉、 腘窝)处,擦浴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 体征,天冷时注意保暖,降温后30分钟 测量体温。
脑脊液,鉴别有无颅内感染
眼底检查,有无颅内出血、颅内高 压等。
必要时可做脑电图、颅脑、磁共振
等检查。
12
止惊
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降温治疗
13
急救措施—止惊
高热惊厥起病急骤, 属危重症。 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以避免脑细胞受 损,影响智力发育,因此及时准确有 效地使用止惊药,使患儿立即停止抽 搐,这是急救的关键。
发作时,眼球固定、上翻、斜视,头向后仰,牙关 紧闭,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制性和阵挛性抽搐, 意识丧失,严重者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面色紫绀, 惊厥发作可由数秒钟至10多分钟或更长,可自行停 止,反复发作可至脑损伤,进而导致智力低下,个 别患儿可发展为癫痫。
9
高热惊厥的分类
(1)单纯性高热惊厥 (2)复杂性高热惊厥
3
病例导入
思考题 针对患儿病情,我们护士要做好 那些急救措施、观察哪些内容? 怎样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及宣教工作?
4
什么是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俗称“抽 风”,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 致38.5℃ 以上的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 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称为小 儿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 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的危急症状之一, 尤以婴幼儿(6个月-3岁)多见,男孩多 5
10
高热惊厥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
单纯性高热惊厥
复杂性高热惊厥
发病率 热性惊厥中占80%
首发年龄 大多在6月~3岁,6岁后罕见
发作时间、大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39 ) 体温
热性惊厥中占20% 任何年龄,可<6月,或>6岁 可为低热(< 38 )或无热
发作形式 全身性发作
局限性或不对称性发作
发作次数 在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惊厥发作 反复多次(丛集式发作:24 (2/3), 少数2次(1/4-1/3); 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
原因
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脑神经细胞分化不全,抑制能力差, 以至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 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 而发生惊厥,发病原因除年龄因素外, 还有遗传因素,代谢性因素等。
6
原因
感染性疾病引起:(热性惊厥) 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
颅外感染: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中 毒性脑病等
22
急救措施—降温治疗
药物降温:口服美林滴剂或泰诺林悬液,安 乃近滴鼻或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持续高 热可给予地塞米松静推,必要时给予人工冬 眠疗法。
多喝水:嘱患儿多饮水。防止出汗过多引起 虚脱,要及时更换湿的衣裤。
有呕吐或进食困难的患儿可适当增加静脉补 液。
23
惊厥持续状态
止惊 控制高热 降低颅内压 纠酸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4
急救措施—止惊
首选安定:开通静脉通道后立即静注地洒泮0.1~0.3, 一次总量不超过10,注射速度1~2分钟,大多1~2分 钟起效,3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要密切观察患儿的 抽搐情况及呼吸频率 。
力月西,每次儿童:0.15~0.2体重,缓慢静注。 苯巴比妥钠,每次8~10,肌肉注射或静脉缓注。 10%水合氯醛0.5保留灌肠,其止惊作用快而且操作
24
惊厥持续状态
止惊:同一般止惊处理 控制高热:持续惊厥可致体温增高,可用头部冰帽迅速降低 头部温度,以保护脑组织,必要时可用人工冬眠配合降温。 降低颅内压:为了迅速减轻脑水肿,按医嘱应用地塞米松每次 0.3~0.5,或20%甘露醇2.5-5,静脉快速滴注或推注 。 纠酸:惊厥持续时间长,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者,适量给予碱性 溶液纠酸。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无严重体液丧失时补充液体60~80日,保 持轻度脱水及低钠,以利于控制脑水肿。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1
学习主要内容
高热惊厥的概念 高热惊厥的原因 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 高热惊厥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病例
2
病例导 入
见案例视频
患儿,男,3岁,因发热(T39.7 ℃)半天,于5月5日15:40
来诊,在就诊过程中突然出现四肢抽搐、两眼凝视,流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