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午睡的课题研究
——论文成果展示
关于中学生午睡的课题研究,是为了寻求最适宜的午睡时间。
使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有利的工具。
以下是我们课题小组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查阅,收发问卷,制定实验并解析,以及最后得出的最佳结论,希望我们的课题可以帮助广大的人们受益。
1、确定研究方案
我们从初中一路从来,顺利上到高中。
在这其中,课业变得愈发繁重,为了保证学习效率,许多同学不得不在晚上“开夜车”,这就意味着我们将从宝贵的睡眠时间下再减去一部分。
而这样做虽然提高了部分学习效果,但长期如此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对学习也不利。
在法国,有这样一个规定:每个公民每天中午必须保证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中午保证哪怕半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也能起到加油站的作用。
试想一个学生从6点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这么长的时间,中间要每个加油站的话,他很多时间是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度过的,这样有怎能学好。
2、查阅资料:
在确定好研究方案后,我们组便分配好任务。
吴云云同学负责查找资料并整理,以下就是他在互联网上找到的资料:英国科学家特别研究下午睡的长远效果及其对心脏病的影响后发现,每天坚持午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能使心脏冠状动脉得到休息,能减少心脏病的发作。
另有学者研究显示,成人睡眠不足4小时者,其死亡率是正常睡眠(7-8小时)的180%。
俄罗斯学者基洛托夫对人体24小时生物节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13:00正是肝脏休息时间,只有少部分糖元进入血液,上半天的最佳工作学习时间即将过去,人会感到疲倦,需要休息,此时如果午睡1小时,就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长久坚持下去,可减少某种疾病的发生。
由于课业紧张,时间紧,任务重,本小组摘抄的资料有限,望见谅。
本组长对吴云云同学的负责工作表示感谢。
2、制定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分析其结果:
这一块内容是我们组的林婷婷同学负责的。
以下是她在经过一个星期试验后得到的结论:经本小组认真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午睡效果与午睡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当午睡时间为15min以下时,67%的学生会在课间有打瞌睡现象;
当午睡时间高于30min时,25%的学生会在可见有打瞌睡现象,75%的学生无打瞌睡现象;
当午睡时间控制为15min-30min时,只有45%的学生会有睡欲,但55%的人都精神饱满。
实验因人而异,本小组的实验可能不精确,望见谅。
4、打印收发问卷
关于收发问卷这一问题,本小组在虹桥镇一中、虹桥镇三中、虹桥中学都曾收发过问卷;
实印300张问卷,实收267份问卷。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本小组织认真分析T6-T9这几个问题。
并将实验结果负载论文上。
此分析是由吴旭秋与张晓珍共同完成。
在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下列哪种午睡方式最佳?A.趴在桌子上B.躺在床上C.坐着闭目养神。
从问卷的结果分析来看78.5%的学生人物B种午睡方式最佳。
事实上经本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各种午睡方式各有千秋:
一、坐着入睡,这样很不利于消除疲劳。
因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全身肌肉放松,血
液循环不减慢。
如果坐着入睡,因体味关系,供给大脑血液会减少,醒后易出现
头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脑缺血缺氧症状。
二、伏案入睡,用双手当枕头伏案而睡,岂不知这样做会使眼内压力增高,久之易诱
发眼部疾病。
有的人在午睡后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黑蒙”等症状,就是因为长
期眼压眼球变压引起角膜,晶体变形,弧度改变而致。
因此长期伏案而睡,眼压
过高,眼睛会受到损害。
三、午睡时间过长,有关专家认为,最佳午睡时间是人体警觉自然下降期内(中午12
时-13时),在此期间,午睡一小时即可恢复实力。
因为人们在睡眠中大脑皮层一
直加强,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有兴奋抑制周期;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大脑抑制会逐
渐加深,人体会感到极不舒服,更加困倦,头脑沉重,浑身乏力,意识模糊,反
应迟钝。
所以,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为保证午睡质量,午餐不应喝咖啡与浓茶。
以免引起兴奋不安难以入眠。
此外餐
后不要马上入睡,应轻微活动10-15分钟。
5、撰写结题报告
本报告由我(金海琴)与卓智键同学共同完成。
这都是我们俩第一次写论文,写的可能不是那样好,望老师与同学多多指正。
PS:除以上提到的同学外,郑炀炀同学也制作了精美的PPT,吴正峰、季慧敏、赵旭庆同学也对本课题的完成做出巨大努力,衷心的感谢他们!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叶科峰。
总能在我们课题遇到困难时,耐心认真地给我们指正,也感谢他!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得出:最佳的午睡时间中午12:00-13:00。
经过这一小时的睡眠,即可恢复经历。
使下午的精神更加饱满。
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发困等现象。
同时,睡眠质量不好的同学,所以听一些轻音乐,5-10分钟,可以帮助入眠,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为保证睡眠,午餐不应喝咖啡与浓茶,以免引起兴奋,不安,难以入眠,餐后不应该马上入睡,应轻微活动10-15分钟。
希望我们的课题可以帮助到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