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欣赏《赤足走在田埂上》,感受无伴奏合唱的意境。

3、通过我的创造,能用自己的音乐方式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两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每班大约有25%--30%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

2、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乡间的小路
(多媒体)欣赏乡间小路风景图片,配以乡间的小路伴奏为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说出自己看了图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心情我很理解,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一起跟着音乐到乡间的小路上去走一走吧。

活动2【讲授】乡间的小路
介绍作者叶佳修。

新歌教学
(1)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乡间的小路》,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

(前、后部分欢快、跳跃,中间部分优美连贯)(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给乐曲分段,说一说每个乐段给你的情绪感受一样吗?每一乐段的旋律、节奏有什么不同?
(4)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反复记号”、“三连音”、“切分音”。

(5)学唱歌曲
活动3【活动】乡间的小路
A、生跟《乡间的小路》的音乐以律动的形式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

B、请学生以XX X节奏为歌曲伴奏。

请生用其他伴奏为歌曲伴奏(踏步、拍手等)
活动4【练习】乡间的小路
歌曲处理
师: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最合适?
让学生通过欣赏多媒体出示的“乡间”与“城市”两种不同风格的图片,对比其环境氛围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活动5【测试】乡间的小路
1、分组表演并创编
学生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

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

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2、欣赏教学
师:《乡间的小路》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台湾校园民谣,由著名音乐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

除了这首台湾校园民谣以外,音乐人叶佳修还创作了其他一些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国大陆也广为流传,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埂上》。

(1)学生欣赏歌曲。

(2)师: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

(3)师:歌词也很美,轻轻的读一读吧。

(4)再听,跟录音轻声哼唱旋律。

活动6【作业】乡间的小路
1、拓展:简单介绍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祖国宝岛台湾的大学生在“乡土文学”影响下,出现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

这些青年作者所创作的一些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的歌,被称为“校园民谣”。

2、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几首好听的歌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校园歌曲就只适合在校园内演唱呢?那么再想一想,这些二三十年前的歌曲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流传甚广?台湾、大陆两地的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
的音响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