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8.28 ——9.3教学内容:欣赏《晨景》《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能够安静的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2、在聊聆听、模唱中体会音乐的情绪,模仿不同乐器的姿势,体会主题变化。
3、认识长笛、双簧管的外形,哼唱音乐主题旋律,并听辨音色。
教学重点:1、能够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
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古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准确听辨长笛、双簧管,古筝的音色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学期寄语。
1、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
2、提出本学期音乐上课要求。
二、聆听作品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
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
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2.聆听歌曲《清晨》(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3.聆听乐曲《晨景》(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
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
(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情景?(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调。
(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5.《渔舟唱晚》(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
(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 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3)聆听第一部分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5)聆听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6)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曲调(7)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3 2 1 6 5 3(8)完整地聆听全曲,并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三、小结:周而复始的朝夕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四首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拓展:至丽上搜集我国的民族乐曲,听一听,辩一辩,它们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板书设计:聆听:晨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渔舟唱晚(古筝)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周9.4——9.10教学内容:歌曲《清晨》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晚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指导学生以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3、认识拍号6/8拍,懂得它的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教学重点:唱会歌曲的第一声部。
教学难点:注意每句的弱起拍,唱准歌曲的节奏。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随《清晨》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1.基本音阶跟唱123456717654321 ||2.复习一个升号的基本音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3.找出do、la、sol的位置。
三、学唱歌曲《清晨》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请你说说清晨能感受到什么美好的景象?2、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和情绪?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教师范唱歌曲曲调,请学生找出曲调中do、la、sol的位置,并视唱歌曲1 3小节曲调。
4、教师范奏歌曲第一乐段曲调,请学生小声跟琴视唱。
5、跟老师视唱第二乐段曲调,重点唱准fa(4)的音高。
6、跟着老师的琴欢快地唱好全曲曲调。
7、跟琴小声填唱歌词。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以欢快的情绪演唱好歌曲。
10、表演歌曲:自选形式表演。
11、个别展示、评价。
四、编创活动以《早晨》为题,自选表现形式来编创。
五、小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让我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板书设计:清晨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歌曲《晚风》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晚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指导学生以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3、认识拍号6/8拍,懂得它的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教学重点:唱会歌曲的第一声部。
教学难点:注意每句的弱起拍,唱准歌曲的节奏。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演唱歌曲《清晨》。
二、学唱歌曲《晚风》1.聆听歌曲录音,说说自己的感受。
2.复习拍号知识,解析六八拍子的含义。
3.教师示范六八拍子的指挥图式,请学生模仿。
4.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划六八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5.全体划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老师点谱视唱第一声部的第一乐句。
6.教师视唱歌曲曲调,请学生自学第一声部的第二、三乐句曲调。
7.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全曲曲调。
8.老师指挥大家演唱全曲曲调。
9.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第一声部全曲。
10.二声部合唱(1)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
(2)跟着老师的琴,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3)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11.分声部填唱歌词。
12.合唱歌曲。
注意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13.歌曲处理(分组讨论、试唱)。
三、编创活动1.分别加入不同的节奏试奏。
2.选择适合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分小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晚风轻爽,晚上安静祥和。
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来尽情地歌唱吧。
板书设计:晚风(二声部)弱起小节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周9.11——9.17教学内容:六拍子指挥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清晨》《晚风》2、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指挥图示3、理解八六拍号的含义教学重点:更好的掌握歌曲《清晨》《晚风》教学难点:边唱歌曲《晚风》边跟音乐划拍子教学课时: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跟琴演唱歌曲《清晨》。
要求: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有能力的同学可边唱边表演。
二、跟琴演唱歌曲《晚风》。
要求:用轻快的歌声,轻松抒情的情绪表演歌曲。
三、六拍子指挥讲解: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 拍子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划拍:△△1.跟《晚风》音乐划拍。
2.分小组练习指挥,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展示、评价。
4.个别同学展示,师生给予评价。
四、创编活动1.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自拟主题(早、晚)创编音响。
可根据本课四首作品为背景音乐。
3.相互展示、评价。
五、小结:热闹的清晨,安详的夜晚,用你的歌声、想象和智慧,尽情地表现它们的美景吧。
板书设计:晚风六八拍指挥图式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周9.18——9.24教学内容:聆听歌乐曲《嘎达梅林》教学目标:1、能简要表述《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
2、能听辨出男低音音色。
3、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1、认识马头琴2、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能感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演唱第一课歌曲。
二、聆听歌乐曲《嘎达梅林》1.设问导入:你看到“足迹”一词,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的记忆中,你知道的英雄人物是谁? 你最崇拜的英雄是谁?2.初听歌曲,了解歌曲讲述的历史背景。
小组讨论后,师归纳总结。
3•复听歌曲,感受、听辨男低音的音色,并熟悉歌曲。
人声分类中男低音的音色特点。
(低沉,浑厚)4.再次复听歌曲,一边听一边哼唱歌曲,并用手跟随音乐划旋律线,感受歌曲的分句和旋律特点。
讨论:演唱者是怎样唱出英雄性格的。
5•分析歌曲:a歌曲分为几句?b歌曲的情绪怎样?c旋律进行的方式是怎样的?三、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1.聆听器乐曲,说说与歌曲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的不同。
2.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说出乐器的名称。
简介蒙古族乐器一一马头琴。
并讲解关于马头琴的传说。
3.复听五重奏。
设问:歌曲的主题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4.再次聆听,提示:主题曲调每次出现在音区、音色、速度及伴奏上有什么不同?5.进一步聆听,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表现力。
交流乐曲赞颂的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形象。
延伸:课下收集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感受其音色特点。
板书设计:嘎达梅林男低音马头琴一一蒙古族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雨花石》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瓢涌花苑感受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理解并学习雨花石的奉献精神2 .运用听.动相结合的方法,灵活采用自学利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歌曲记忆歌曲旋律体验歌曲表现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唱好歌虬3、能用优美棘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歆曲诵花&能较到位的表现歌曲中的连断区分并能准碉演唱前倚首休止龜三十二分音龜教学重点: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装饰音。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演唱歌曲《嘎达梅林》的第一段歌词。
二、学唱《雨花石》1.简介插图,讲解故事。
2.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3.再次聆听歌曲录音,体会音乐的特点。
4•分乐句学唱曲谱。
(前四乐句、后四乐句)(1 )教师分部分范唱乐句。
(2)教师弹奏乐句,学生小声跟唱。
(3)师加入装饰音范唱,生模唱。
(4 )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曲调。
6.二拍子指挥图示(1)师弹奏简单的二拍子歌曲,请学生按照强弱的不同拍击。
(2)跟随音乐依照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划拍。
(3)按指挥图示,一边演唱歌曲旋律,一边做划拍练习。
7.学唱歌词(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 )讨论歌词表达的意义。
(3)跟着老师的琴,小声填唱歌词。
(4)设问: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雨花石”的崇高品质?(5 )跟着伴奏,充满深情地演唱歌曲。
三、小结:小小的雨花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却满怀革命理想的崇高品质, 亲切而又感人。
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
板书设计:雨花石二拍子指挥图示J T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周9.25——10.1教学内容:歌曲《我怎么长大》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合唱曲《我怎么长大》其中一个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