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一、工程项目计划体系(一)建设单位的计划体系建设单位编制(也可委托项目管理单位或监理单位编制)的计划体系包括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和工程项目年度计划。
1.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是指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的工作进度安排,它可使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各项工作的时间得到控制。
2. 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是指对工程项目从开始建设(设计、施工准备)至竣工投产(动用)全过程的统一部署。
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字和表格两部分。
(1)文字部分。
(2)表格部分。
包括工程项目一览表、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和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3. 工程项目年度计划工程项目年度计划是依据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和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编制的。
工程项目年度计划主要包括文字和表格两部分内容。
(1)文字部分。
(2)表格部分。
包括年度计划项目表、年度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计划表、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和年度设备平衡表。
(二)承包单位的计划体系承包单位的计划体系包括投标之前编制的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签订合同之后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1.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在投标之前编制的,旨在作为投标依据、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及签订合同要求的文件。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应包括下列内容:(1)项目概况及实施条件分析;(2)项目投标活动及签订施工合同的策略;(3)项目管理目标;(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5)项目质量目标和施工方案;(6)项目工期目标和施工总进度计划;(7)项目成本目标及管理措施;(8)项目风险预测和安全生产目标及措施;(9)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0)项目现场管理和施工平面图。
2.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在开工之前由施工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的,旨在指导施工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文件。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
(2)施工部署。
(3)施工方案。
(4)施工进度计划。
(5)资源供应计划。
(6)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7)施工平面图。
(8)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9)项目风险管理。
(10)信息管理。
(11)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二、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类型和内容(一)目标控制的类型由于控制方式和方法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按照是否形成闭合回路,控制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按照纠正措施或控制信息的来源,控制可分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归纳起来,控制可分为两大类,即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1. 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就是预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拟订和采取各项预防性措施,以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
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
主动控制是一种前馈控制。
主动控制又是一种事前控制,它必须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控制措施。
2. 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指发现问题,找出偏差,寻求并确定解决问题和纠正偏差的方案,然后再回送给计划实施系统付诸实施,使得计划目标一旦出现偏离就能得以纠正。
被动控制是一种反馈控制。
(二)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内容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通常可以概括为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
2.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对工程项目从策划与决策开始,经设计与施工,直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全过程的控制。
3.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不是单一目标的控制,而应当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同时进行。
此外,项目管理人员在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时,应立足于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经济效益,不能只局限于项目的一次性费用。
三、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和方法(一)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1. 组织措施2. 技术措施3. 经济措施4. 合同措施由此可见,确定对目标控制有利的承发包模式和合同结构,拟订合同条款,参加合同谈判,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做好防止和处理索赔的工作等,是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
(二)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1. 网络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进度控制的有效方法,在工程项目目标控制中采用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工程成本的控制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2. S曲线法对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如果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累计完成的工程数量或造价,即可形成一条形如“S”的曲线。
S曲线可用于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
3. 香蕉曲线法香蕉曲线法的原理与S曲线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香蕉曲线是以工程网络计划为基础绘制的。
ES曲线\LS曲线,两条S曲线组合在一起,即成为香蕉曲线。
香蕉曲线可用于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
4. 排列图法排列图又叫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特图,是用来寻找影响工程(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工具。
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图形和一条曲线组成。
其中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
若干个直方图形分别表示质量影响因素的项目,直方图形的高度则表示影响因素的大小程度,按大小顺序由左向右排列,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
这条曲线称为帕累特曲线。
在一般情况下,将影响质量的因素分为三类,累计频率在0~80%范围的因素,称为A类因素,是主要因素;在80%~90%范围内的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在90%~100%范围内的为C类因素,是一般因素。
5. 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分析图又叫树枝图或鱼刺图,是用来寻找某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有效工具。
6. 直方图法直方图又叫频数分布直方图。
它以直方图形的高度表示一定范围内数值所发生的频数,据此可掌握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了解质量特征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1)折齿型分布。
这多数是由于作频数表时,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所致。
2)绝壁型分布。
直方图的分布中心偏向一侧,通常是因操作者的主观因素所造成。
3)孤岛型分布。
出现孤立的小直方图,这是由于少量材料不合格,或短时间内工人操作不熟练所造成。
4)双峰型分布。
一般是由于在抽样检查以前,数据分类工作不够好,使两个分布混淆在一起所造成。
7. 控制图法前述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是质量控制的静态分析方法,反映的是质量在某一段时间里的静止状态。
控制图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分析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目标管理法、责任图法、价值工程、看板管理法、PDCA循环法、6σ管理法等。
第四节流水施工组织方法一、流水施工的特点和参数流水施工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并按照施工过程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各专业队按照施工顺序依次完成各个施工对象的施工过程,同时保证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均衡和有节奏地进行,使相邻两专业队能最大限度地搭接作业。
(一)流水施工的特点1. 施工工期较短,可以尽早发挥投资效益2. 实现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3. 连续施工,可以充分发挥施工机械和劳动力的生产效率4. 提高工程质量,可以增加建设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节约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5. 降低工程成本,可以提高承包单位的经济效益(二)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除网络图外,主要有横道图和垂直图两种。
1. 流水施工的横道图表示法某基础工程流水施工的横道图表示法如图4.4.1所示。
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流水施工的持续时间;纵坐标表示施工过程的名称或编号。
n条带有编号的水平线段表示n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的施工进度安排,其编号①②……表示不同的施工段。
横道图表示法的优点是:绘图简单,施工过程及其先后顺序表达清楚,时间和空间状况形象直观,使用方便,因而被广泛用来表达施工进度计划。
2. 流水施工的垂直图表示法某基础工程流水施工的垂直图表示法如图4.4.2所示。
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流水施工的持续时间;纵坐标表示流水施工所处的空间位置,即施工段的编号。
n条斜向线段表示n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的施工进度。
垂直图表示法的优点是:施工过程及其先后顺序表达清楚,时间和空间状况形象直观,斜向进度线的斜率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施工过程的进展速度。
但编制实际工程进度计划不如横道图方便。
(三)流水施工参数流水施工参数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用来描述工艺流程、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状态参数,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1.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主要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个参数。
(1)施工过程。
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为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用n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
(2)流水强度。
流水强度是指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也称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例如,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是指每工作班浇筑的混凝土立方数。
流水强度可用公式(4.4.1)计算求得:【例】有一人工挖土作业队按合理劳动组织为8人,已知人工挖二类土每立方米需0.4工日,则挖土过程的流水强度为()。
A. 3.2m?/日B. 20 m?/日C. 0.4 m?/日D. 2.5 m?/日答案:B思路:给出的条件为时间定额,需转换为产量定额1/0.4=2.5 m?/工日,流水强度为2.5*8=20 m?/日2. 空间参数空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
通常包括工作面和施工段。
(1)工作面。
(2)施工段。
将施工对象在平面或空间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或流水段。
施工段的数目一般用m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
1)划分施工段的目的。
划分施工段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流水施工。
2)划分施工段的原则。
为使施工段划分得合理,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②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③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④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
施工段数目过多,会降低施工速度,延长工期;施工段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工作面,可能造成窝工;⑤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需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各专业工作队依次完成第一施工层中各施工段任务后,再转入第二施工层的施工段上作业,依此类推。
以确保相应专业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之间,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地流水施工。
3. 时间参数时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安排上所处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