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教师用100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孟国泰说教育真正的教育——自育;真正的教学——自学;真正的学习——创新;真正的创新——做人;真正的做人——自强。
中国教育发展必由之路:从“统一”走向“个性”,从“教育”走向“导育”,从“文本”走向“人本”,从“国学”走向“人学”。
真正的教育只为人提供土壤、阳光、空气、水分,从不异化人、置换人、羁绊人、操纵人。
中国教育不缺先进理念,缺的是落地践行。
北京大学有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先进理念,但几人做到了?云南大学有着“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的先进理念,但几人做到了?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够先进了吧?但课改十几年,几人做到了?聪明的教师用100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愚笨的教师用一种方法教1000个学生。
中国教育不缺教师,缺的是聪明的教师。
但在中国,聪明人几乎不报考师范院校。
勤奋的学生是“会装懒”的老师培养出来的;聪明的学生是“会装傻”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快乐的学生是“会装愁”的老师培养出来的。
课堂的精彩,一定是学生“学的精彩”,而不是老师“讲的精彩”。
老师不是“高、大、全”的杰出代表,而是“矮、小、偏”地发现学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高手。
没有老师的快乐,何来课堂的快乐?!没有课堂的快乐,何来学生的快乐?!没有学生的快乐,何来家长的快乐?!没有家长的快乐,何来社会的快乐?!没有社会的快乐,何来国家的快乐?!立志比苦干重要;角度比思维重要;选择比勤奋重要;方向比速度重要;后台比前台重要;创新比学习重要;人格比体格重要;能力比学历重要。
5000年来,中国人一直被两样东西奴役着:权、钱。
因为这两样东西,中国人从来就没有真正地自由过。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情景化,情景能力化,能力为人化,是教育从文本走向人本的必由之路。
当今教育下的诸多学生状况:有脾气,无志气;有乱想,无理想;有冲动,无行动;有情绪,无情感;有顽固,无顽强;有自大,无自信;有试题,无问题;有智力,无智慧;有共性,无个性;有制造,无创造;有体格,无人格;有自己,无自律;有妥协,无和谐;有文凭,无文化。
没有创新教育,教得再多,也不过是增加了一批批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鹦鹉;没有个性教育,教得再多,也不过是增加了一批批步调一致、亦步亦趋的木偶;没有人格教育,教得再多,也不过是增加了一批批坐等靠要、骨软皮松的奴才。
假冒伪劣的商品多,是因为假冒伪劣的人多;假冒伪劣的人多,是因为假冒伪劣的教育多;假冒伪劣的教育多,是因为假冒伪劣的教师多;假冒伪劣的教师多,是因为假冒伪劣的教育官员多!中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有几人在思考并践行着真正的教育?在他们的办公室门上,常常只写着这样五个字:我牛,我怕谁。
真教育,请遵循:勿操纵,宜尊重;勿洗脑;宜引导;勿填鸭,宜疏导;勿奴役,宜解放;勿掐断,宜点燃;勿泯灭,宜唤醒;勿羁绊,宜松绑;勿钳制,宜放手;勿笼养,宜放生;勿冷漠,宜发现;勿谴责,宜赏识;勿异化,宜转化;勿扭曲,宜通和。
泯灭人性的教育:操纵教育;洗脑教育;填鸭教育;奴役教育;羁绊教育;钳制教育;笼养教育;异化教育;置换教育……人可以无聊,但不能无志;人可以无趣,但不能无知;人可以骄傲,但不能自傲;人可以谦虚,但不能心虚;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人可以效忠,但不能愚忠;人可以多看,但不能乱看;人可以善变,但不能多变;人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人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人可以稳重,但不能沉重;人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人可以丢物,但不能丢人;人可以和谐,但不能妥协。
教书的越来越多,育人的越来越少;大学生越来越多,有为的越来越少;博士生越来越多,博学的越来越少;做官的越来越多,为民的越来越少;从商的越来越多,诚信的越来越少;自夸的越来越多,自信的越来越少;顽固的越来越多,顽强的越来越少;躁动的越来越多,深刻的越来越少;贫困的越来越多,有志的越来越少。
真正的基础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快乐与健康奠基。
但现在的功利性教育已蔓延全国,并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功利性教育必然滋生功利性老师。
在功利性教育体制下,学校(老师们)沾沾自喜谈论的是他们的学生大学考取了多少,而只字不提学生在考前被分流了多少、落榜了多少,大学毕业后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有多少。
安排麻雀和雄鹰比赛飞高,麻雀肯定输,但这证明不了麻雀的无能;同样,安排陈景润与陈静开比赛举重,陈景润肯定输,但这证明不了陈景润的无能。
真正无能的是安排这种比赛的人。
真正的教育要让人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是鹰的领地。
麻雀如果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照样会过得很快乐。
不要指望灌木会长得很高,高处的风光,是望天树的眼福。
灌木丛如果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照样会过得很惬意。
不要指望低智商者会学得很好,学问的高端,是高智商者的专利。
低智商者如果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照样会过得很幸福。
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与鸡为伍而丧失直冲云霄的本事;野狼在羊群里长大,就会爱上羊而失去驰骋原野的狼性;人离开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就会丢掉人性而成为“印度狼孩”、“星期五”。
所以,真正的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人类生活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鹰”去搏击长空,让“鱼”去畅跃阔海,让“望天树”成为最好的“望天树”,让“老葛藤”成为最好的“老葛藤”,让“陈景润”成为最好的数学家,让“陈静开”成为最好的运动员,让“谭晶”成为为最好的歌唱家,让“谭嗣同”成为最好的政治家,是真教育的永恒追求。
比知识更高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高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高的是魅力,比魅力更高的是魄力。
真教育有两组关键词,教育的秘密就藏在里面:第一组,梦想、行动、灵巧、简单、个性;第二组,扬弃、创新、人格、快乐、坚持。
不怕不快乐,就怕比快乐。
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比别人更快乐。
不怕不聪明,就怕比聪明。
之所以不聪明,是因为追求的不是聪明,而是比别人更聪明。
不怕不成功,就怕比成功。
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比别人更成功。
自爱,是最大的爱;自信,是最大的信;自律,是最大的律;自强,是最大的强;自立,是最大的立。
世上最简单有效的教育:自育;世上最简单有效的教学:自学;世上最简单有效的快乐:微笑;世上最简单有效的人生:简约。
教师成功的全部秘密:无条件地、义无返顾地放心、放权、放胆、放手,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他们,凡是学生能做的(包括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导案编制、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题考试、批阅试卷、评价评定),都交给他们去做,绝不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畏手畏脚、包办代替、说三道四。
任何教育的“道”,如果不能落地去统领“术”的话,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枯竭而死的。
只有“道”,会如堕雾里;只有“术”,会机械僵化;只有“道、术”结合,才能长盛不衰。
一切打着“教育”的名义而进行的“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活动”,其实都有着很强的“强迫、强化、强制,甚至强奸”嫌疑,如:“幸福教育”“创新教育”,再如“成功教育”“和谐教育”,等等。
真正的教育是“疏导、引导”,是“导育”。
只有导育,才是“尊重人、幸福人、相信人、发现人、发展人、创新人、成就人,让人成其为人”的不二法门。
“命运”由“命”、“运”组成。
命,是父母给的,运,是后天造的。
真正的教育,既要关注如何“给命”,又要关注如何“造运”。
因此真正的教育既要实施“婚配教育”,也要实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万物教育”“自我教育”。
真教育应该培养比阳光更灿烂、比鲜花更艳丽的笑脸。
人生很短暂,不乐太遗憾;人生很渺小,不乐很可笑。
教育乃导育。
教育之道,乃导育之道。
导是道的源泉,道是导的归宿。
导快乐,得快乐之道;导学习,得学习之道;导创新,得创新之道;导做人,得做人之道。
“人之初,性本善”是一个假设,“人之初,性本恶” 也是一个假设。
人是一个集“真善美与假丑恶”于一体的矛盾体。
世上没有天生的“真善美”,也没有天生的“假丑恶”。
为了防止“假丑恶”在心灵中蔓延,最好的办法是播上“真善美”的种子。
真教育应做到:扬人性之光辉,弃人性之阴暗。
真正的教育不是牵着人的“鼻子”走,而是要顺应人(尤其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好动”和“互动”让人从“被动”走向“主动”。
实现人的主动发展,让人自觉、自主、自动、自愿、自由地成长,是真正教育的最佳体现。
真正的教育,最紧要的是从“立志”到“立国”。
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心,立心先立志;志立则心立,心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
真正的教育,既要做到“继承与适应”,又要做到“创新与引领”。
继承传统的、优秀的,创新陈旧的、落后的;适应人性的、社会的,引领高贵的、美好的。
我们不赞同“无为而治”、“率性而为”:“无为而治”,会让人丧失战斗力;“率性而为”,会使人随心所欲,要么狂妄自大,要么自暴自弃。
真教育,乃乐育。
快乐是一种人生责任。
只有快乐地学习、工作、生活,才能对得起人生。
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吧:让它将伴随你一生一世!从现在起,做一个快乐之人吧:你的人生将因此与众不同。
真教育培养的人应该做到:平而不凡,自而不大,静而不止,骄而不傲;同流而不合污,狼狈而不为奸,党同而不伐异,同光而不和尘。
教育的基础是生命,许多老师却在浪费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幸福,许多老师却在制造痛苦。
由于老师眼中只有“分”,没有“人”,学生只得为“分”而学,为“分”而拼,从而失去了许多做“人”的机会。
找道路,让自己去选择;找方向,让自己去前进;找兴趣,让自己去钻研;找爱好,让自己去发挥;找困难,让自己去面对;找问题,让自己去解决;找矛盾,让自己去创造;找对手,让自己去竞争;找机遇,让自己去挑战;找磨难,让自己去锻炼;找时间,让自己去反省;找空间,让自己去成长;找平台,让自己去发展;找毅力,让自己去胜利;找生命,让自己去和谐;找快乐,让自己去享受。
当今中国较多老师的写照:志向不高励志不少;兴趣不浓激趣不少;意志不坚拖延不少;德行不好说教不少;知识不多灌输不少;能力不强讲得不少;创新不多观望不少;故事不多事故不少。
真正的“课堂”,是“课程天堂”的简称。
凡是有利于每个人健康成长、快乐做人的活动,就是真正的课程;凡是有利于每个人健康成长、快乐做人的地方,就是真正的课堂。
真正的课堂可分为三种:小课堂(教室内的)、中课堂(校园内的)、大课堂(社区内的、国家内的、地球内的、宇宙内的)。
近贵知贱,近富知贫,近智知愚,近真知假,近善知恶,近美知丑。
反之亦然。
人是一个矛盾体,要填补空虚的心灵,就要用智贵富、真善美作填料,而坚强的意志力,是填补空虚心灵的最佳铁锨。
思想再好,没有行动,也是垃圾一堆。
思一千,想一万,没有行动就完蛋。
一个行动胜过一千个理想、一万句口号。
行动是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赞美生命、创新生命、发展生命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