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t/h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系统操作规程准备阶段:1,检查脱硫塔,灰斗,斜槽,布袋除尘器,保证人孔门封闭,容器内没有存灰。
2,检查各电机是否加油、固定螺栓保证拧紧。
3,检查各电路系统,保证电路运行。
4,检查气路,保证压缩空气中没有含水量,需做各气路管线密闭性试验,脉冲阀密闭性试验。
5,检查水路,保证水管线中没有杂质、水锈等都塞物。
6,检查布袋除尘器控制柜是否带电,脉冲阀前压力控制为0.3MPA-0.4MPA。
检查仓室盖是否密封完全,3个旁通阀,10个提升阀能够正常开关,在运行前,将3个旁通阀关闭,10个提升阀打开。
7,运行前将喷嘴全部取出,运行水泵,试验喷嘴雾化效果。
8,各个流化风机与电加热系统运行前1天开启,保证灰斗,斜槽内有一定温度。
并记录无灰状态下的斜槽流化风压力,灰斗流化风压力。
9,输灰系统、消石灰给料系统提前检查,保证输灰管线无堵塞,仓泵憋压,泄压正常,仓泵各阀门动作正常,消石灰给料泵运行正常。
10,脱硫塔进口挡板门,引风机挡板门,脱硫塔出口挡板门及旁路挡板门动作正常。
11,消石灰仓需提前1天打入消石灰。
12,运行系统前,需要进行布袋预喷涂:将停止的锅炉引风机开启,该烟道进脱硫塔挡板门开启,其余三台炉进脱硫塔挡板门关闭,脱硫塔出口烟道挡板门开启,脱硫引风机开启频率不能过高,布袋除尘器不运行。
将电除尘器灰斗中的灰送至脱硫塔,建立循环流化床,观察布袋除尘器压力,涨至1000pa即可引烟气。
该运行方式主要是为了防止引烟气时脱硫塔及布袋除尘器中产生冷凝水使布袋糊袋。
13.记录所有运行前脱硫除尘系统数据,以便运行中时进行对比。
14.灰斗电伴热是否投用,流化风伴热是否投用开车阶段:当准备阶段工作全部完成后,即可进行系统开车。
1,将运行中的锅炉进脱硫塔挡板门开启,脱硫引风机挡板门开启,脱硫塔至烟囱挡板门开启,确保各个挡板门开、关到位。
2,将脱硫引风机开启,派遣技术人员至引风机现场,远程控制:1,启动引风机冷却风机和电加热器。
2,将引风机合闸,观察DCS反馈信号。
3,合闸,运行引风机。
4,如引风机开启成功后,可将频率慢慢升高至45HZ。
3,待引风机运行稳定后,脱硫塔出口负压为-1000pa以上,引风机进口负压为3000pa左右。
此时将锅炉进烟囱挡板门关闭,使烟气完全进入脱硫塔。
(提供除尘系统压差范围,上面提到比较含糊)4,烟气进入脱硫塔后,可以开启布袋除尘器,在除尘器控制柜上进行操作,首先定制运行参数(脉冲时间:100ms,脉冲间隔:10S,循环周期时间:600S,喷吹压差:1200pa)。
然后检查3个旁通阀是否关到位,10个提升阀是否开到位。
开启布袋除尘器时,点击控制屏中的除尘器投入、压差控制、在线清灰。
此时布袋除尘器已开启,会根据布袋除尘器压差判断是否进行喷吹。
5,进行灰斗蓄灰阶段,由于烟气是经过电除尘器后进入脱硫塔,故烟气中粉尘含量较低,蓄灰需要将电除尘器中的灰送至脱硫塔入口,增加粉尘浓度。
该输送开关在电除尘器现场,打至脱硫塔方向。
蓄灰阶段时间较长,操作员需根据料位计观察左右灰斗灰量是否平衡,如一方灰量较多,可以将该灰斗中的灰少量输送至脱硫塔,直至灰量平衡。
控制该循环灰是有灰斗出口处的调节阀以及关断阀控制,当需要把灰送至脱硫塔中时,先开启调节阀,开度打至15%,然后将关断阀开启。
根据灰斗中灰量来调节阀门的开度。
输送过程中,可以根据斜槽压力、脱硫塔压差变化(压差变大说明灰已进入脱硫塔)、现场测量斜槽温度等方法来判断斜槽下灰是否顺利。
当灰量平衡后,调节阀和关断阀即可关闭,顺序为先关关断阀,后关调节阀,调节阀开度打至0%既是关闭。
6,当灰斗中灰量均为高高料位时,记录灰斗流化风压力。
进入建立循环流化床阶段:关闭电除尘器向脱硫塔送灰开关,将2个灰斗的循环调节阀都打至15%的开度,开启2个关断阀。
此时需根据斜槽压力、脱硫塔压差变化(压差变大说明灰已进入脱硫塔)、现场测量斜槽温度等判断斜槽流化顺畅程度。
当循环灰进入脱硫塔后,脱硫塔压差会有明显上升的变化,此时缓慢的增加调节阀的开度,使脱硫塔压差稳步上升至800pa-900pa左右。
待压差稳定2小时后,引风机可以适当调节,转速升至46-47HZ。
脱硫塔压差控制在800pa-1100pa之间。
之后将烟气回流烟道打开,开度控制在30%-50%,增加烟气量(如果烟气量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
7,脱硫塔压差稳定2小时后,可以加入消石灰粉。
将消石灰给料机开启,转速调至15HZ,然后将现场消石灰插板阀打开,观察消石灰输送管道压力,如果消石灰开始输送,消石灰输送管压力会上升,一般控制消石灰给料机开度30HZ,此时消石灰输送量大约为700kg/h,(给料量根据经济运行为主)。
8,消石灰输送1小时后,将喷嘴装入脱硫塔喷嘴口(具体数量由喷水量而定)。
回水调节阀打至回水量100%,打开喷枪前的进水阀门与回水阀门,然后将水箱出口阀门打开,水泵出口阀门关闭(水泵开启时需进行憋压,延长水泵使用寿命),由DCS控制开启水泵1台。
观察管道压力,当接近3.7mpa时,将水泵出口阀门开启,此时喷嘴应开始喷水雾,根据脱硫塔烟气温度开始进行降温。
保证布袋除尘器出口温度维持在85℃以上。
如果降温区间大,一台喷嘴的喷水量不能满足降温要求,可以再开启一台喷枪(步骤为将第二台喷枪装入喷嘴口,打开该喷枪的进水阀与回水阀)。
9,由于锅炉出口温度较低,在冬季运行时,脱硫塔内不喷水的前提下,温度大约为95℃-105℃,该工况下,喷水量会比夏季烟气温度高的时候少,脱硫效率也会低于夏季,故如果脱硫后SO2不能满足达标排放,炉内喷钙量需增大。
并且喷嘴数量也需减少,以便更好的控制喷水量。
(请说明炉内喷钙夏季是三台一塔还是两台一塔配合使用,冬季又是如何使用)10,喷水量不宜快速调节,当需要加水量时,观察脱硫塔温度与布袋除尘器出口温度,如果两处温度相同,则可以调节回水调节阀增加水量,一次不得超过3%。
如果布袋除尘器出口温度高于脱硫塔温度,则不可加水。
11,以上步骤进行完毕后,整套脱硫除尘系统正式运行,脱硫效率需大概6小时左右可以稳定,操作员需要定时去现场检查各阀门开启状态,斜槽流化状态,电机运行状态等。
12,每天需将脱硫塔塔底排灰阀门打开,将塔里体积增大的灰排出。
13,每天定时由电除尘输送4小时新鲜粉煤灰至脱硫塔,保证脱硫塔中循环流化床的活性。
14,当灰斗灰量过高时(灰斗流化风压力超过21kpa,高高料位报警),开启输灰程序,DCS可以实现自动运行,输灰前联系灰库,保证灰库有足够的余量。
当高高料位报警消除后,灰斗流化风压力降至18kpa时,停止输灰。
输灰时,尽量不要使仓泵存储过多灰量,避免输灰管道的堵塞。
停车阶段:如果脱硫塔需要停止运行时,正常停止顺序为:1,先将喷水量减少,回水调节阀开度缓慢开至100%,DCS停止水泵,同时现场需有人将喷嘴进水阀门与回水阀门同时关闭(防止水泵停止后,喷嘴由于泄压关系继续向脱硫塔打水)。
关闭水泵后,将水路管线的排水阀打开,放净管路中残余的水量并关闭水泵出口阀门与水箱出口阀门,最后将使用的喷嘴抽出喷嘴口。
2,停止喷水后,消石灰即可停止输送,先将给料机频率降低至0hz,5分钟后将现场手动插板阀关闭,停止整套消石灰输送系统。
3,消石灰仓在系统长时间停止运行时,需将仓内剩余的消石灰使用完毕,如果在停止前剩余较多,输送系统不用停止,继续向脱硫塔内输送,由仓泵输送至灰库。
4,水和消石灰停止后,烟气先不切出脱硫系统,继续进行循环,此时将仓泵输灰系统持续运行,将灰斗与消石灰仓内剩余的所有灰全部输送至灰库。
这样可以避免灰斗内的灰由于温度降低形成板结。
5,当脱硫塔内,灰斗,斜槽,消石灰仓内已无灰时(对比空仓时的压力),斜槽调节阀关闭,关断阀关闭。
流化风机继续运行。
6,关闭布袋除尘器系统,在现场除尘器控制柜上的触摸屏控制,点击除尘器退出即可。
7,关闭回流风调节阀,烟气切换至锅炉主路,提前联系锅炉运行人员,注意锅炉压力。
将锅炉进烟囱挡板门开启,脱硫引风机缓慢降低转速,当转速降至0时,关闭引风机系统,引风机的冷却风机和电加热器继续运行。
将锅炉进脱硫塔挡板门逐个关闭。
3台挡板门全部关闭后2小时,脱硫塔进烟囱的2台挡板门关闭。
此时烟气完全切出脱硫除尘系统。
运行结束后需进行整套系统的检查:1,运行结束后,需将灰斗内与斜槽内的灰全部输送至灰库。
2,打开脱硫塔人孔,检查脱硫塔壁是否结灰,脱硫塔底是否结灰,如有结灰,需进行人工清理。
3,在保证灰斗内没有灰后,打开斜槽人孔,灰斗人孔,检查斜槽、灰斗是否有积灰,流化布是否损坏。
4,当布袋除尘器温度较低后,打开布袋除尘器仓室顶盖,检查是否有漏点,焊缝。
抽取布袋检查表面结灰现象,如发现结灰较为严重或者有糊袋现象,建议进行布袋清洗。
(提供清洗方法)5,检查水线系统中管路是否还有残余水量,如有需进行排空处理。
6,喷枪抽出脱硫塔,并进行喷头清理维护,检查喷头是否有损,并将清洗后的喷头放于脱硫塔外。
7,各压力变送器,压差变送器,料位计,温度计需进行校验,清理。
取压管需用压缩空气进行反吹,保证畅通。
8,检查各阀门,法兰,是否有漏点出现。
事故检修:系统运行中会出现各种事故,按照以下表进行检修:4,循环灰系统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4,烟气净化脱硫系统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