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现代哲学考试复习

西方现代哲学考试复习

一、选择或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唯意志主义认为人的最根本、最真实的本性是(生命冲动)。

2近代欧洲哲学的主题是(理性)。

3叔本华认为彻底地摆脱痛苦的方式是(否定生命,走禁欲之路)。

4唯意志主义认为世界的最高原则是(意志)。

5尼采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6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是(痛苦)。

7唯意志主义把(意志)作为决定人们行动的准则。

8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柯亨、卡西尔)。

9尼采认为做一个哲学家的首要条件是(真诚)。

10教过胡塞尔、弗洛伊德等大师的大师是(布伦塔诺)。

11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12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是(桑代克、詹姆斯)。

13(弗雷格)堪称分析哲学的创始人。

14(《逻辑哲学论》)这部著作是分析哲学进入鼎盛时期的标志之一。

15西南学派的领袖是(文德尔班)。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叔本华):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说没有一个无法被解释的事物。

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不同表现形式分别是: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行为动机2超人”:超人是生命力(权力意志)得到充分发扬的人,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超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立法者,是道德和真理的准绳,但本身不受法律、道德和真理的约束和制约。

总之,超人是人的生命力即权力意志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是与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所确立的人的价值相反的新的价值观念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或者说是狄饿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和人格化。

3.奴隶道德(尼采):尼采比作畜群的普通人、“下等人”所遵奉的道德。

这些人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没有奋发有为的生活理想和自我创造的愿望,把功利当作生活和行为的准则,把怜悯、同情、仁慈、宽恕等品性赞为美德,把强者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当作恶人。

奴隶道德是基督教的道德,这种人丧失了本真的自我。

4.主人道德:他比作贵族老爷阶级的少数奋发有为的人、上等人所奉行的道德。

这些人的生命和本能得到了充分表现,不受任何确定的、被认为是普遍的道德原则的约束,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尺度来创造价值、制定道德观念。

高贵的人把一切高尚的、威严刚毅和值得骄傲的东西,即一切能发挥个人的内在生命力和本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的东西当作善,把一切卑劣的、柔弱平庸、循规蹈矩、没有创造新神的东西,一切乞求同情、怜悯之类的东西当作恶。

总之,主人道德是一种以人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为出发点的道德原则。

5.权力意志:是把追求权力,要求统治一切事物,征服所有妨碍“自我扩张”的东西的意志看作宇宙本原的唯心主义理论6.个体生存(克尔凯郭尔):只能适用于个人的概念。

是指个人的具体生存,意味着一个人自己的生活过程,包括自我参与、自由选择以及实现自我三个环节。

自我参与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生活,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人生的全部过程,不随波逐流地活着。

参与生活就要自由选择,选择朝着上帝无限可能性的不断努力,存在是在有限的生活中实现无限可能的过程,即不断的“飞跃”。

自由选择是人生的冒险,只有在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才是自由的选择,否则那不过是被已知的目的所决定的手段。

自我实现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群体把个人变得顽固不化和不负责任,只有选择虔信上帝,才有可能勇于担责。

7.绵延(柏格森):意识材料不可分割的连续的流动状态,不分界线,相互渗透,当下状态包含着过去,预示着未来,与其他状态有质的差异。

8.纯粹知觉: 无关身体的孤零零的形象,唯心论者的“心灵”,是一个虚拟空间,理论假设,使人认识到具体知觉如何在意识中产生,虚拟空间如何变成真实时间,导致身体行为9.新康德主义:是一场针对在古典唯心主义浪潮消退后科学领域泛滥的唯物主义思潮的反对运动。

企图通过复活和解释康德的有关理论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它们之间的差异往往表现为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出发来利用和重新解释康德。

10分析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认为传统哲学关于形而上学的思辨是没有意义的,主张哲学的任务在于“清思”,用尽可能客观的方法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并阐明它们的意义11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之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即集中关注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

12外在关系说(罗素):罗素的外在关系说认为,关系是独立于关系项而存在的,因而实在是由多元的事实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事实的存在都不依赖于其他事实,由此构成了常识中的多元世界。

13图式论(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图像论的主旨,在于把命题看做是关于事实所逻辑图像,通过分析命题来最终揭示世界的逻辑结构。

14意义赋予(或意义意向)和意义充实:意识行为分为意义赋予(或意义意向)的行为和意义充实的行为,前者在意识中呈现抽象的概念的意义,后者除此之外还呈现认识对象的形象化的具体表象,它还可以起到判断一个表达是否存在逻辑矛盾的作用。

15.中止判断(悬置或悬搁):中止判断(epoche)这个术语表示对给予的东西是否存在暂不表态。

三、简答题(5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尼采的悲剧精神。

尼采提出希腊悲剧具有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两种精神.。

真正的悲剧精神就是用最大的痛苦去换取最高贵的人生.尼采还认为科学与道德阻碍生活,艺术则发扬生活,肯定生活.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 他虽也认为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但主张直面和战胜痛苦,在奋斗中寻求人生的意义,从而成为一种肯定生命的积极的悲观主义。

2. 叔本华把人分为哪几类?人分为大部分人、有个性的人、天才和圣徒。

第一种人,大部分时间是意志的工具,不被理智支配,生活是苦难。

第二种人,个性是天生的,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个是意志的多样形态,个性越显著,欲望越强烈,生活就越痛苦,变得不是贪得无厌,就是恐惧不安,或是百无聊赖。

第三种人,摆脱了欲望的控制,超凡脱俗,主要表现在艺术。

艺术形象是意志向心灵的显现,艺术的本质是意志对自身的直观,这种艺术直观叫“自失”——“那永远寻求而又永远不可得的安宁就会在转眼之间自动光临,而我们也就达到了十足的怡悦。

”但艺术给到的只是暂时的解脱。

第四种人是道德和宗教圣徒,通过正义感、同情和禁欲获得长久或永恒解脱。

3. 简述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

他认为世界的历史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世界的图景就是权力意志在其永恒轮回中三各种表现。

尼采以当时科学已经确定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学说为依据,认为权力意志在全体上是永恒同一的,就是说其总量是确定的,但在它表现的局部的质的方面却是流动变化的。

它不会永远停留于某种状态中,除了不断地流动、不断地变化本身以外,它没有任何永恒的的东西。

权力意志永远是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永远是自己破坏,自己创造。

尼采永恒轮回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对某种绝对的、彼岸的目标的追求,肯定现实的世界和人生。

4. 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人在通向上帝的道路上经历三个认识自己的存在的阶段。

它们也是人的存在的三个层次、境界,是人的三种不同生活方式。

第一阶段是审美阶段,人的生活为感觉、冲动和情感所支配,个人沉溺于感性的享乐。

第二阶段,即伦理阶段的生活方式,认识到有法律和习俗,要做好人就必须遵循习俗。

人的生存为道德规范所支配,追求普遍性、理性,以善为人生目标。

第三种生活方式,即宗教,人为自我判断承担责任,把社会标准丢在后面,选择信仰上帝。

人在此为信仰所支配,是作为他自己而存在,所面对的只有上帝。

5. 柏格森的两种时间。

两种时间。

一种是真正的的时间,即生活和具体的时间;另一种是科学的时间,即度量和抽象的时间。

6. 简述布伦塔诺的真理观。

布伦塔诺提出实在主义的主张,认为精神(心理)活动的本质是要超越自身而指向实在事物。

学史上曾经提出过符合论、一致论和实用论三种真理观。

他提出真理应同时符合“成功性”、“无怀疑性”和“相关性”这三个要求。

不等于符合←外在事物含糊不清真理=明证直接明证=不完全无误的判断绝然明证=绝对无误先天必然的判断,通常是否定判断,依逻辑规律作出真理标准:不是实践、符合度,而是具有明证的判断者7. 简述实用主义的基本特点。

1、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以来在美国流行的一个哲学流派,也是现代美国各派哲学中对该国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

2、反对将心物、主客等二元分立作为哲学的出发点,拒绝对关于世界的基础、本质等传统哲学的问题作出回答,要求抛弃各种声称具有普遍和绝对意义的哲学体系。

3、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

4、兼容并包。

继承近代经验主义传统,又超越后者的形而上学。

超越一般经验主义的感觉主义和原子主义倾向,强调经验的融贯性和连续性,肯定经验中包含了各种非理性的内容。

它区别于其它哲学的地方在于更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做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做最高目的。

行动概念占主导地位。

8. 简述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

詹姆士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不能分析为简单的、不变的观念,它们总是流动不居的、混一的。

思想是主体的全部心理活动。

思想总是个人的思想;思想永远是变化的;思想总是连续的;思想必有不以思想为转移的对象;思想总是有选择性的,总与人的利益和兴趣相关。

9. 简述詹姆斯的真理观。

詹姆斯的真理论注重概念的实际效果对于具体个人的作用。

真理只能是观念和思想的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属性;真理是相对于人、相对于人的变化着的经验而存在的,真理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作为尺度;真理就是对确定人们的信念、注意有实际效果的观念,对满足人的需要、愿望有用的观念,是能使人获得成功的观念;真理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方便工具、权宜手段,是纯粹相对的,没有任何普遍的和绝对的意义。

詹姆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事实与具体性,根据个别情况里的作用来观察真理,并予以概括。

但他在正确地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时,却又由于将其绝对化而倒向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

10. 简述分析哲学的特征。

分析哲学是一个观点相当庞杂的思潮或流派,不仅在它的各个支派之间,甚至在一个支派内部,也有很多分歧。

各学派的共同点重视语言在哲学中的作用,把语言分析当作哲学的首要任务,甚至当作它的唯一任务。

普遍重视分析方法反对建立庞大的哲学体系,主张在解决哲学问题时要从小问题着手,由小到大地逐一解决11. 简述罗素逻辑原子主义的核心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