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第五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5、智力的特点 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能力。 人的智力与个体因素(如遗传、身体状况 等),社会环境因素(文化水平、职业等) 有密切关系。
智力分为两类:液态性智力和结晶性智力。 液态性智力的高低主要与个体的神经 生理功能发展状况有关,老年人由于脑神 经功能的退行性变化,故液态性智力受到 较大影响。 结晶性智力的高低与个体知识的多寡, 受教育的程度和学习的机会,与抽象思维 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后天获得的。老人 一生经验丰富,阅历深广,因而结晶性智 力保持较好。据研究,液态性智力测验成 绩随增龄,每隔10年下降3.75%,而结晶 性智力反而增长3.64%。
3、思维的特点
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是更为 复杂的心理过程。
老年人因记忆力的减退,在概念形成、解 决问题 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和逻辑 推理方面都受到影响,且个体差异很大。
4、情绪的特点 老年人的情感与意识过程因社会地位、 生活环境、文化素质的不同而存在较大 的差异。 老化过程中情感活动是相对稳定的, 即使有变化也是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的 变化所造成的,并非年龄本身所决定。
(二)抑郁的评估 抑郁是个体失去某种其重视或追求的东 西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其特征是情绪低落,甚 至出现失眠、悲哀、自责、性欲减退等表现。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三种: 1、访谈与观察 2、心理测验 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 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6个侧 面20项 老年抑郁量表:30个条目
第三节 老年人心理健康
5、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1)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坚持适量的运动 6、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树立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2)尽快完善相关立法,维护老年人 的合法权益 (3)尽快发展老年人的服务事业
第四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老年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几乎人 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有益 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变化,有利于个体通 过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平衡等,但持久过 度焦虑则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进入老年期,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 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并面临社会角色的 改变、丧偶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必须努 力面对和适应这些事件。在面对和适应 过程中,老年人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 理变化,影响着老化过程、健康状况、 老年病的防治和预后。
第一节 老年人心理特点 及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两部 分。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绪、 情感、意志等。 研究表明,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伴随生 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使某些心理功能 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出现下降、衰退,而 另一些心理功能或者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仍 趋于稳定,甚至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 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 体、智力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 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 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二层含义: 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 正常,无心理疾病; 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 应环境,建设性地发展完善自我,充分 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 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 充分发展。
影响
3)特异性:每个人的个性不同
1、整合良好型(1)重组型 (2)中心型 (3)离退型 2、防御型 (1)坚持型 (2)收缩型 3、被动依赖型(1)寻求援助型 (2)冷莫型 4、整合不良型
二、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2、社会角色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的改变 4、丧偶 5、疾病 6、疾病 7、文化程度
6、人格的特点 人到了老年期,人格(即人的个性, 包括性格、兴趣、爱好、倾向性、价值 观、才华和特长等)也相应有变化,如 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所产生 的不安与焦虑,保守、孤独、任性,把 握不住现状而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等。
1)稳定性:个性一旦形成,不易改

2)深刻性:所有行为方式都受个性的
第五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2. 了解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3. 熟悉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4. 掌握老年人情绪与情感的评估方法。 5. 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6.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 7. 熟悉心理健康的标准; 8. 掌握维护和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2.惊恐发作
• 又称急性焦虑症
• 典型表现为老人正在进行日常活动,患者突然感到心 悸,心跳剧烈、胸闷痛、或者呼吸困难,有窒息感, 老人惊恐万分,有濒死感。 • 惊恐发作一般持续5-20分钟,很少超过1h。经过一 段时间后会逐渐趋于缓解。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楚, 发作后仍心有余悸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3、实验室检查 4、心理-社会状况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国内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 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 际情况,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从 以下7个方面进行界定 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 意志坚强 ▽关系融洽 适应环境 人格健全 行为正常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一)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 1、适应原则 心理健康强调人与环境能动地协调适 应 2、整体原则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整体,身心相互 影响。 3、系统原则 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人无时无刻不与 自然、社会文化、人际之间等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3)减轻紧张情绪: (4)社会支持: 谦让和尊重老年人,关心体贴老年 人; 3、用药护理: 心理疏导为主,重度焦虑应遵医嘱应用抗焦虑 药物(如地西泮、利眠宁等)进行治疗。 4、健康教育: 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和 自我放松,建立规律的活动与睡眠习惯;
焦虑的预防护理
1. 加强心理护理,以支持和疏泄疗法为 主要内容。对病人要有耐心,允许病 人有哭泣、纠缠等情绪的发泄行为。 2. 老人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乐天知命, 知足常乐。不要轻易发脾气。 3. 自我放松
1、感知的特点: 感知是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是最简单 的心理活动。
2、记忆的特点
1.概念
• 是人们对感知、体验或操作过的印象经过加工 保存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提取出来。 1)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 初级记忆:是指老年人对与刚听过或刚看过、 当时在脑子里还留有印象的记忆。 • 次级记忆:是指对自己听过或看过一段时间的 事物,经过编码储存在记忆仓库,以后需要加 以提取的记忆。
二、情绪和情感的评估
(一)焦虑的评估 是个体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的、 不愉快的情绪状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 失眠等,但无法说出明确的焦虑对象。 常用的评估的方法有三种: 交谈、观察、心理测验 汉密顿焦虑量表(他评):分精神和躯体两 大 类共14个条目,前者1-6项和14项,后者 7-13项。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自评):40个条目, 1-20项评价焦虑状态,21-40评价焦虑特质。
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问题: 1、焦虑 2、舒适的改变 3、部分自理缺陷 护理目标: 1、焦虑减轻或消失 2、躯体不适减轻或消失 3、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为自理缺陷者制定日常生活计划,并督促或 协助完成。 2、对症护理: (1)评估老年人焦虑程度; (2)指导和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认识分析焦 虑的原因和表现,尽量避免使用或慎用可引 起焦虑症状的药物;
4、指导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①鼓励老年人主动调整自己与其家庭 成员的关系 ,一方面老年人要宽容大度, 不要倚老卖老,另一方面晚辈也要关心 照顾老人,尊敬老人,多与老人沟通, 让老人感到老有依靠。 ②空巢家庭中,老年人应该正确面 对子女成家立业离开家的现实。 ③老年夫妻间要相互关心照顾,相 互宽容、适应、注重情感的交流 ④鼓励老年人与家人或其他老年人 共同居住。
(二)焦虑的临床表现
焦虑是包括指向未来的害怕不安和痛 苦的内心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以及伴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三方面症状,分为 两类。 1、急性焦虑—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 2、慢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
1.广泛性焦虑
• 又称慢性焦虑症
• 临床表现为紧张不安,过分担心或烦恼,且与现实很不相 称 (1)焦虑与烦恼:客观并不存在的结局,病人过度担心, 与现实不相称,称为担心的等待。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 宁,忧心如焚,注意力不集中。但病人不能控制,颇为苦 恼。 (2)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口感、上腹不适、心动过速、尿 频、尿急 (3)运动性不安: (4)过分警觉:惶恐,易惊吓
2、指导老年人做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 (1)为退休做好心理准备,以实现 “平稳过度”; (2)为退休做好行动上的准备,建立 第二生活模式; (3)避免因退休而产生的消极不良情 绪。
3、指导老年人老有所学,鼓励老年人勤 用脑 坚持适量的脑力劳动,使脑细胞不 断接收信息刺激,对于延缓脑的衰老 和脑功能的退化非常重要。老年人应 该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通过书 报电视网络等不断获得新知识。
1. 概念 认知是人们认识、理解、推理 事物的过程,通过行为、语言表现出来, 反映了个体的思维能力。 2. 老年人的认知变化 三方面: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定 向力。 3. 评估方法 a.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b. 简易操作智力状态问卷(SPMSQ)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筛查认知缺损 的老年人) 1、量表结构与内容 时间、地点定向语言即刻记忆、注意 力等11个方面,19大项,30小项。 2、评定方法 直接询问,记分值。 3、分析指标 总分0~30分,按受教育程度划分界限。 简易操作智力状态问卷(SPMSQ) 内容包括定向、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 注意力。
第二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对其老化过程、 健康长寿、老年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较 大的影响,所以掌握老年人的心理活动 特点和影响因素,正确评估其心理健康 状况,对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具有重要 的作用。从情绪和情感、认知能力、压 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