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理化之战【知识要点】一、物质的变化(一)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Eg: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脱水性、稳定性(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Eg: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吸水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典型例题】例1.某物质具有下列四种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 B硬度C还原性 D挥发性例2.物质的下列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是()A颜色 B状态C密度 D氧化性例3.下列性质一定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挥发性②氧化性③浓硫酸的“脱水性”④溶解性⑤浓硫酸的吸水性⑥吸附性⑦稳定性⑧酸碱性A.①②③B.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⑥例4.下列性质中,有一种性质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A.可燃性B.氧化性C.酸碱性D.导电性例5.下列性质中,有一组性质与其他性质的类型不同,该组是()A.可燃性、腐蚀性B.稳定性、还原性C.挥发性、溶解性D.氧化性、酸碱性例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化学性质的是A.煤气能燃烧B.液氧呈淡蓝色C.糖能溶于水D. 通常情况下氮气没有气味例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木材烧焦变黑C.酒精挥发D.冰熔化成水例8.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一起撞车事故,导致一辆栽有35t 液态氯气(C12)的槽罐车破损,使液氯大量泄漏挥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当地消防队迅速用高压喷淋水枪向槽罐车周围持续喷洒大量雾状水,降低空气中氯气含量。
(1)氯气一定有毒;(2)氯气还可能有的性质是:①氯气溶于水;②氯气与水反应。
小帆和同学讨论后,对猜测(2)进行验证。
老师提供了两瓶氯气(如右图),并提醒小帆:把蒸馏水加入软塑料瓶,观察完现象后,再向瓶内滴加数滴石蕊溶液。
(3)请你和小帆一起经历并完成这项探究实验:(4)根据图中氯气的放置状况,你认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收集氯气时用_____________方法。
【经典练习】1、下列关于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在常温时是液态B.酒精有醇香味C.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D.酒精易溶于水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金属具有延展性B.硝酸具有氧化性C.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D.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3、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所列出性质不一致的是( )4、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镁是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白色粉末B.水是无色液体,在100℃时能变成水蒸气C.胆矾是蓝色块状固体,放在研钵中可以研磨成粉末D.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它不溶于水5、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才能区分开的是()A.水和白糖水B.水和澄清石灰水C.硫粉和铁粉D.铜片和铝片6、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二氧化碳木炭氮气氢气7、铜有下列用途:①制火锅②制电线③塑铜像④制做微量元素肥料(CuSO4),其中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只有④8、下列各组词语中,前者用来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用来描述一种化学变化的是()A.挥发性、气化B.可燃性、氧化C.氧化性、液化D.还原性、熔化9、下列关于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在常温时是液态B酒精有醇香味C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D酒精易溶于水10、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填空。
汽油挥发属于__________,汽油易挥发属于___________;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属于__________,同时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__________。
11、根据哪些性质可以在家里区别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1)金和铜____________________(2)食盐和白糖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刚石和玻璃_____________ _(4)白酒和白醋___________________12、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a氧化性 b还原性 c可燃性 d毒性e吸水性 f溶解性 g酸碱性 h腐蚀性。
请选择合适的代号(a—h)填写下列空格(每空只填一个代号):(1)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有;(2)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是因为__ ;(3)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表现__ __;(4)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__ __;(5)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验溶液的__ __;(6)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_ __。
13、下图为某同学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
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
(至少答出三点)修正液(Correltion Fluid)使用方法:使用前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
注意事项: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严禁食用。
第十二讲理化之战(小测)班号姓名一. 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B.将煤末制成蜂窝煤。
C.铁钉生锈D.蜡烛燃烧2.下列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B.矿石粉碎C.钢锭轧成钢条D.植物的光合作用3、在二氧化碳的下列变化中,变化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是()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气体→干冰C、二氧化碳→碳酸钙D、二氧化碳气体→碳酸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木材锯成各种形状C.煤炭燃烧 D.点燃鞭炮二.填空判断5.在下列变化中(1)冰融化成水(2)铜器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3)汽油挥发(4)镁带燃烧。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6.写出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1)硫黄粉和熟石灰____ __。
(2)水和白酒___ ___。
(3)蔗糖和食盐__ _ ___。
(4)碱面和食盐____ __。
7.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是否都正确?(l)铁丝受力弯曲,体现出铁丝比较软的化学性质。
()(2)粉笔能在黑板上写字是因为粉笔是白色的。
()(3)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4)木材能被点燃,表明木材具有可燃的化学性质。
()(5)蜡烛受热后易熔化,属于它的化学性质。
( )(6)煤可以做燃料,是根据它的化学性质。
( )三.简答题8.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第十二讲理化之战(作业)班号姓名一.选择题1.某物质具有下列四种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B.硬度C.还原性D.挥发性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木材烧焦变黑C.酒精挥发D.冰熔化成水3.物质的下列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是()A.颜色B.状态C.密度D.氧化性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颜色变化B.状态变化C.发光、发热D.其他物质生成5. 下列性质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B.加热碱式碳酸铜C.氧化铜是黑色固体D.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6.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据是()。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放出大量的热C. 生成白色粉末D.镁带由长变短二.填空7.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 _ _(填代号),化学性质有___ __(填代号)。
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填文字)。
8.1806年,美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的方法从苏打中得到某种金属,他对金属作如下实验,取一小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小块钠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剧烈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运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阅读后,请你归纳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1)________ _____________(2)_________ _____________(3)_______ _____________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