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滨州市滨城区2020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月份)(B卷)(含答案解析)

滨州市滨城区2020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月份)(B卷)(含答案解析)

滨州市滨城区2020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月份)(B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爆竹爆炸B. 木炭燃烧C. 钢水浇铸D. 葡萄酿酒2.下列消防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A. 用打火机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B. 电器设备起火用水扑灭C. 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D.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3.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导致温室效应B.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C. 液态氧可做火箭的助燃剂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活泼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为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 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上灯帽C. 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D. 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里滴入液体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的光D. 分别点燃羊毛和棉花,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数之比为2:1B. 图中含有两种分子C. 该图表示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图中物质中没有单质7.在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B. 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C. 铬属于金属元素D. 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8.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 FeCl3﹑CuSO4﹑NaClB. K2SO4﹑NaNO3﹑NH4ClC. CaCl2﹑Na2CO3﹑AgNO3D. BaCl2﹑Na2SO4﹑NaOH9.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C.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D. 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所以原子是带电的微粒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205237反应后的质量待测35212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C. 物质Z一定是催化剂D. 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11.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A. CH4B. C2H5OHC. CH3OHD. CH3COOH12.三氯生(C12H7Cl3O2)是一种高效抗菌剂.下列有关三氯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氯生中含有氧分子B. 三氯生由碳、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C. 三氯生是一种氧化物D. 三氯生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13.数轴能直观、简明地表示某些科学知识.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错误的是()A. B.C. D.14.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 10mL量筒B. 烧杯C. 玻璃棒D. 天平15.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滴加石蕊溶液,搅拌,溶液变蓝B. 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溶液变红色C. 加入蒸馏水,搅拌,溶液颜色不变D. 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16.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加入到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M和固体N.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溶液M可能是无色B. 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C. 固体N中一定有CuD. 固体N中可能有三种金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0分)1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及数字的意义。

(1)钙离子______;(2)氯酸钾______;(3)最理想的燃料______;(4)氯化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______;(5)3N2O5______;(6)Mg2+中2的意义______。

18.20℃时,将4g固体甲加入到盛有2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①;再加入Xg固体甲,现象如图②;改变温度至T2℃,现象如图③.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T2>20℃,则图④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

(2)①②③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3)当X=______ g时,②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4)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______。

1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低污染、低排放,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的是______。

(填序号)①提倡发送电子贺卡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④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⑤增强室内自然采光(2)为实现“低碳经济”,家用燃料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如图是家用燃料的发展历程(括号内是燃料的主要成分)。

若将原有的液化石油气燃气灶改通天然气应将进风口调______(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是太阳能燃料电池的组成与工作示意图。

①太阳能燃料电池中可循环使用的原料是______;②电解槽的作用是电解水,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③夜晚,太阳能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途径为化学能→电能→热能④与单一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太阳能燃料电池的优点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20.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试回答并计算:(1)组成葡萄糖酸锌的元素有______种,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1.对于氢氧化钙进行如下实验(状态②有剩余固体,状态③上层为红色溶液,状态④为无色澄清溶液)(1)能说明氢氧化钙的性质是微溶于水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用序号回答也可)(2)对状态④实验现象的原因解释是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2.以下改进实验能够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

验证CO2的性质用H2O2和MnO2制O2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图甲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

(2)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可以制取氧气,用该装置(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的优点有______(写一点),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图丙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23.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1)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2)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人适量的稀硫酸?(3)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称量上述流程中哪些物质的质量?如何确定铝的质量?24.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m 4.4 4.4试求:(1)m的值为___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水浇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解析:解:A、液化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点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室内着火,不能打开门窗通风,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D、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流动,可以降低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爆炸极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D解析:解: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含量上升会造成气温上升,从而影响地球环境,故A说法正确;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B说法正确;C、液态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故C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根据已有的空气的成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简单操作,熟记各种实验操作要求与规范即可答题。

A.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而不是放回原试剂瓶,故错误;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而不是用嘴吹灭,故错误;C.无论用托盘天平称量什么样的物品,取用砝码都要用镊子,而不能直接用手,故错误;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里滴入液体,故正确。

故选D。

5.答案:A解析: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没有白色的光,故选项说法错误.D、点燃羊毛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点燃棉花没有该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实验现象,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实验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但需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6.答案:C解析: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数之比为3:2,故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含有三种分子,故错误。

C、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点,故正确。

D、由图示可以看出,图中的物质有两种化合物,一种单质,故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