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智慧爱心型教师

做智慧爱心型教师

做智慧爱心型教师
——
做一名智慧爱心型教师
一年一度的读书活动让我能真正走近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他的“以德立教”,他的“爱满天下”,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的奉献精神,他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核心思想;他的平民教育、他的生活教育、他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用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作为教师的我,更要铭记陶行知的名言,对学生言传身教,以爱作为教育手段,走进学生心里。

现在重新审视自己教育生涯的点点滴滴,也正是契合了大师的教育真谛,只是自己做的还很不够,还需不断努力。

用尊重平等真诚的爱温暖和感化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尽量用心地去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孩子、分析班级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班级里有一位学生成绩很不好,有一次语文默写结束了他还迟迟不肯交本子,有一个声音恶狠狠的响起:你还没抄好,他无所谓地笑着看着对方,事后了解到,他压根就没有抄,他被冤枉了,每一次别人说他时,他都装着无所谓,但是事后和家长沟通以后才发现他回到家后关起门哭了好久好久,就是这样一位脆弱又坚韧的学生在学农时翻阅四米逃生墙时却坚持
要用自己很瘦弱的身躯扛起一个个练习的同伴,让我们全体师生感动得潸然泪下,所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教师的责任就是在他孤独无助时给他方向和信心,多一份宽容多一分理解。

班级里还有一位学生他妈妈在日本,爸爸中风在床,孩子一个人租房,衣食住行全靠自己,我经常和孩子一起放学回家,为的是能和孩子交流一天的学习和思想,衣服脏了提醒该洗了,天气凉了提醒要添衣……对于结对的困难学生,学习进步时一颗巧克力、学习退步时一句温馨鼓励的话……让孩子体会到有人在关注、关心、关爱他。

也正是班级中的一件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职业崇高的深刻含义。

今天当有同学从大学回来看老师,谈笑起那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显得如此珍贵,也让我感受到一名教师真正的幸福。

用真诚的爱铸就班级的温馨
引领学生感恩生命热爱生活是我凝聚班魂的永恒主题。

在新学期开始,我会送给孩子们寄语,譬如:“伴你成长是你我的缘分、引你奋进是你我的方向、助你成功是你我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说正能量的话,做正能量的事……正是这样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影响,同学之间相互传递正能量,有学生这样形容自己的班级:“不管过了多少岁月,在未来的旅途上,偶尔歇下脚步,不禁要感谢老师和自己,曾在一个班牌上挂有“高二(3)班”的集体里扶持着、拼搏着。

他们相信,这一段感动的生命历程是对全体三班人一生的激励。

”一位学生在五四表彰时给他的颁奖词是“对他人的
热情,对工作的执著,对集体的奉献,让他在面对一个个困难时勇往直前;对班级学校的热爱,对同学的友爱,在的平凡生活中一次次触动着我们的心。

用他最朴素最平凡的行动,点燃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也真是这样一位位同学的正能量聚合成了集体的正能量,从而铸就了班级的温馨。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个人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姿态本身对学生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他所传授的新
知识和能力。

课堂是生命间的交往,绝不是简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运用就能使学生生成预设的能力或思维方法,尤其是人文主义的渗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课一章能做到的。

很多时候我们教授给学生的是化学的知识经验,是在老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训练后的知识记忆留存,而并没有渗透那些我们更希望学生具有的科学精神思想品质。

回头来看,这样很多原本看似模糊的东西就会豁然开朗。

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最后一页,看一看自己记录的教育名言,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的感受,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

唯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踏踏实实地付诸实践,尽责尽力,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才有可能做成一名智慧、高效、有责任心、充满爱心的教师。

陶行知曾经翻译过这样的诗:“我向空中射了一支箭,我不
知它在何方;我向空中唱了一首歌,我不知它在何方。

好久好久以后,在一棵橡树上,我寻着了这支剑,仍旧没有破;在一个朋友的心里,我寻着了这首歌,一个字也不错。

”是的,心中有爱,我们可以传递温暖。

心中有爱,我们就可以远离冷漠。

心中有爱,你就会体会教师的幸福。

我想,只要自己心中有爱,不断探索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我可以一步一个台阶,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留下一串串美丽的足印。

做“爱心型”的教师
首次看到“爱心型”教师的提法,是在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里,当时感觉有点新鲜。

虽然觉得他的做法,他的理念比较贴近教学一线教师,但是总觉得我们这些无名小辈是很难达到大师那种境界的。

我们只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尽自己能力不误人子弟。

我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教师,只是觉得自己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谁知昨天学校的副校长告诉我,局长在城区小学教研大组组长会议上表扬我了。

我感到很纳闷:我这个人生性木纳,不善言辞,只是一位极为普通的教师,局长怎么会知道我,表扬我呢?校长引用局长的话说“提倡要像南秦小学的某某老师那样做一位…爱心型‟的教师。

”闻此言,我很是诧异,但同
时又是一阵惊喜。

每个人都有喜欢受表扬的劣根,我也不例外,无意间得知自己被局长表扬,自然是心花怒放。

我一直以为,教师不一定要多么出类拔萃,但他应该是爱护学生,在乎学生的人。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那么小,在他们心中,我们教师是无比伟大,绝对权威的。

我们无意间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将会给孩子们以难以估量的影响,所以为人师者时刻得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小心呵护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珍惜自己更要珍惜学生的时间,珍惜学生的感受。

即使是反应很慢的学生,我都是鼓励他,激起其自信心。

我把学生看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坦诚地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错怪了学生就及时地向他们致歉,要学生做事也从不生硬地命令,总是不失时机地用“请,谢谢……”等。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难免会出错。

如果讲错了,我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纠正,请大家帮助老师指正,说自己愿意和大家一起进步。

如此一来,自己的威信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孩子们在路上看到什么新闻也首先跑来告诉我;有什么心事总愿意向我倾诉,让我出谋划策;甚至连父母吵架也求助于我。

这些我都会耐心地倾听,真诚地沟通、想办法,如此一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充满了平等、文明。

我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的。

我也常和学生交流,把自己的喜悦和他们分享。

得了稿费了,
买来零食发给他们;获得荣誉,也告诉他们,让孩子们为我高兴。

投桃报李,孩子们给予我很多,他们喜欢听我的课,喜欢做我布置的作业,喜欢整天和我呆在一起。

和他们在一起,我的心态也变年轻了好多,我体验到了为人师的乐趣。

只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这样竟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赏识,我真的很激动。

或许在他看来,这仅仅是对平时工作的一种肯定,可是对我却是莫大的鼓舞。

记得有人说过:朋友或师长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有可能使得激情和能量爆发,惊喜和奇迹诞生。

我想:如果我这样做能算得上是“爱心型”教师的话,那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会如此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