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南亚和印度复习学案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三节南亚和印度》导学案课程标准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南亚的地形区、河流、平原和岛屿的位置;2、能够根据气候要素的统计图表、数据,来分析说明南亚气候成因和差异,以及气候差异与农业地域类型的关系;3、能够对印度的农业类型和分布进行农业区位的综合分析;4、能够以班加罗尔为例,分析新兴工业区形成的区位。
考纲要求1、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南亚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2、南亚的人口问题;3、印度的主要资源、工农业发展状况;印度主要自然灾害。
【导学练习】一、南亚1、概述:(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 ~ ,纬度范围 ~ ;②海陆位置:亚洲,山与洋之间;东临湾,西临海。
因板块漂移而至,故称;(2)范围:包含半岛、岛、群岛等。
国家和地区:内陆国:(首都:)、(首都:)临海国:(首都:)、(首都:)、(首都:)、岛国:(首都:)、(首都:)地区:(3)居民:该地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主要信奉印度教,斯里兰卡、不丹主要信奉,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是教和教的发源地。
[课堂练习]填图:(按要求将空白图补充完整)(1)海洋: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半岛(2)国家:印度(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克什米尔地区(3)地势: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塔尔沙漠(4)城市:新德里(印度首都)、孟买(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海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班加罗尔(全国第三大城市)2、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和平原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南部为高原,两侧有山脉和山脉。
(北部为亚欧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喜马拉雅山即为板块隆起形成)(2)水文:① 河:源于我国西藏狮泉河,流向西南,流经(国家)注入海;② 河:源于山南麓,流向东南,流经(国家)和(国家)注入湾。
③ 河: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山北坡,在中国叫江,在南亚与河汇合,注入湾。
(3)气候:主要气候类型:A 、B 、C ;全年分旱、雨两季,雨季为月,旱季为月,旱季又分为凉季(月~ 月)和热季(月~ 月)。
冬季盛行风(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盛行风(成因:)。
因为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变化大,多旱涝灾害。
当夏季风或或时,降水少,造成旱灾;当夏季风或或时,降水过多,造成水灾。
另外,部沿海和部降水较多,因为与西南夏季风的迎风坡,多雨。
该地东北部由世界“雨极”是。
自然带:主要有带和带。
但德干高原上以热带草原景观为主,因为山和山阻挡来自的进入高原内部,使内部常年高温少雨。
【课堂探究】巴基斯坦境内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二、印度1、概况居民:(1)民族:是一个国家,有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印度斯坦组;(2)语言:为国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3)宗教:大多数信仰教,少数信仰教;(4)人口:人口总数为世界第二,人口增长很快。
2、农业:(1)发展条件:①耕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以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② 灾害频繁,制约农业发展;③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制约着农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
(2)解决水利问题的措施:①在水源充分的地区,兴修水利;在水源缺乏的南部高原地区修筑大量的来缓解旱情;②实施“ 革命”,以解决粮食不足问题,目前已基本能自给。
(3)农产品及分布(参考印度主要作物分布图):产品分布生长条件水稻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地区需要较高的和较多的小麦德干高原部,恒河上游能力强棉花德干高原部喜光、耐旱、需要土壤的透气性好黄麻恒河三角洲需要低湿的土地和的气候茶部低坡山地多水的气候及良好的坡地甘蔗恒河平原的中部气候湿热,水源充足2、矿产及工业:(1)矿产丰富,主要有、、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2)工业的分布(参考印度主要工业区域分布图):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工业中心)发展条件电力、钢铁等传统工业德干高原部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麻纺织工业以为中心接近产地,第二大港口,第一大城市棉纺织工业以为中心接近产地,第一大港口,第二大城市电子、计算机软件等新兴工业以为中心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科教发达;交通便利;政策大力支持【课堂探究】印度的耕地面积为何多于中国?【实践演练】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作物生长期热量不足B、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C、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D、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2、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下列情况最可能发生的是()A、①地滑雪业迅速发展B、②岛茶树分布的海拔降低C、③岛国旅游业蓬勃发展D、④地沿岸更易受海潮影响下面是“南亚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旱涝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量大B、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C、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D、湖泊少,对径流量调节能力差4、图中甲所在国家的水稻主要分布在()A、德干高原西北部B、半岛沿海地区及东北平原C、德干高原中部D、西北部印度河流域该图是某国著名的名胜古迹,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古迹的名称与所在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麦加圣殿沙特阿拉伯B、泰姬陵印度C、真纳陵巴基斯坦D、岩石成巴勒斯坦6、关于古迹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干高原地势高,降水少,光照强,种植黄麻B、东西沿岸平原降水多,水热条件好,种植甘蔗C、东北丘陵地区降水多,土壤酸性好,种植茶叶D、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小麦下图为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B、终年受高气压控制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D、常年受西风带影响8、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A、地势起伏大B、北高南低C、山河相间D、中间高四周低9、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小B、有冰期C、水位季节变化大D、落差小自主检测:下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季风示意图”,回答1、图中所反映的月份是()A、1月B、3月C、7月D、12月2、图中①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B、西风带形成的风向C、信风带形成的风向D、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3、此时,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A、被陆地高压切断B、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C、被海洋上的高压切断D、被陆地低压切断读“印度及周边国家轮廓图”,据此回答4~5题。
4、有关印度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C、印度河是印度最主要的河流D、恒河三角洲是印度重要的产棉区5、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为主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D、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6、下列关于东南亚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南半岛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多对流雨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C、河流众多,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是世界上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最大产地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7~8题。
7、图中标示的某种农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农作物是()A、茶叶B、甘蔗C、棉花D、黄麻8、①②③④四城市中,纺织工业比重较大的两个城市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合作探究:(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8分)(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6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8分)(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14分)【当堂检测】XXXXX: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要求。
(1)由图乙判断印度半岛20°N以南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简析印度半岛20°N以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征及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
(3)孟买是印度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海港。
孟买港位于中心城区的________(东或西)侧。
简析孟买港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下节预习】答案1、C2、A3、D答案4、A5、D答案6 D答案7A8、C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C),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少(2)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自北向南倾斜答案(1)地势西高东低。
大部分河流由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
(2)城市大多沿海岸线或铁路线分布(东部沿海平原城市数量多,中西部城市数量少);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3)东有铁路与全国主要城市相连,腹地广阔,经济发达;孟买经济发达,港区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解答该题关键把握以下几点:①印度半岛河流的流向、城市、交通线的分布;②城市、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③孟买的空间布局状况。
第(1)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该区域地势的特点。
第(2)题,结合图中城市的分布情况,可总结其分布特征,这与印度半岛的地形有关。
第(3)题,可结合港口形成发展的社会区位条件和孟买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麻纺历史悠久,有技术工人。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