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三-四章
1 如父母与子女之间——为一亲等;祖(外)父母与
孙(外)子女之间是二亲等。
计 算 法
直 系 血 亲
2
从自己往上数至双方共同的直系血亲即同源人,每经一代 为一亲等;再往下数至要计算的人,也是每经一代为一亲 等,所有数字相加即得出亲等数。
如计算自己与兄弟姐妹的亲等:首先找到自己与兄弟姐妹的 血缘同源人即父母,分别从自己和兄弟姐妹这两边往上数至
1、生育自己的称“父母”;自己生育的称“子女”等。 2、这种亲属间的身份和称谓因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产生,从而具有永久 性或长期性。
(三)亲属体现为权利义务关系——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1、据法律规定,父母子女、夫妻以及兄弟姐妹等亲属之间,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2、如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具有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 子女、外孙子女间,在一定条件下也有扶养的权利和义务等。
性个 限别 定适 法用
间的扶养义务。
二、亲系
近 亲 属
二、亲系
总 法律上有权利义务的亲属即近亲属:我国法律采取列举式呈现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同时彼此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成员。
义
广义的亲属,是指一切具有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血亲
(收养、再婚)关系的人,范围广大:
2 包括受法律调整或不受法律调整的所有的具有婚姻、血
广 义
缘或法律拟制关系的成员。
第一节 亲属的概念和种类
一、亲属的概念
如
直系、旁系血亲+直系、旁系姻亲
二、亲系
如 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
二、亲系
如
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 叔伯姑与侄子女
二、亲系
总
第一节 亲属的概念和种类
一、亲属的概念
广义的亲属,是指一切具有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血亲
1
(收养、再婚)关系的人,范围广大: 包括受法律调整或不受法律调整的所有的具有婚姻、血
广
缘或法律拟制关系的成员。
义
狭 义 狭义的亲属,是指具有婚姻、血缘或拟制(收养、再婚)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配偶
血亲
姻亲
亲属关系—亲疏远近之分—衡量方法:亲等计算法
亲等:是计算亲属关系远近的单位,即每经一代为一亲等。亲 等数越少,亲属关系越近。
系 血
亲
计
算
法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二、我国婚姻法的亲属计算法 我国婚姻法的亲属计算法
利:我国以“代”来计算简便易行。
弊:精确性不够。如自己与伯叔姑是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与他们的子女(堂 、表兄弟姐妹)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表面上代数相同,但实际上血缘关 系却有远近之别。
婚姻家庭继承法
Marriage and family inheritance law
主讲: 杨丽娟
Lecturer: Yang LiJuan
江汉大学法学院
Jianghan University
第三章 亲属制度
一 亲属的概念和种类 二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三 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法律效力
1、妻亲的范围比外亲更窄。
二、亲属的种类
(二) 现代 亲属
的 分类
配偶:即夫妻。配偶是血亲的源泉,姻亲的基础。
血亲: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1、根据血缘的来源不同,分为自然血亲和法律拟制血亲: (1)自然血亲:指因出生而形成的、源于同一祖先的有血缘联系的亲属, 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2)法律拟制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继父母和继子女间权利义务。 2、根据血缘的联系不同,分为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 (1)直系血亲:指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 (2)旁系血亲:指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即除直系血亲外,与自己同出 一源的亲属。如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伯、叔、姑、堂兄妹;舅、姨、表兄妹 3、根据血亲的辈分不同,分为长辈亲、晚辈亲和同辈亲。
一、亲属的概念
广 义 亲 属
狭义的亲属,是指具有婚姻、血缘或拟制(收养、再婚) 血亲关系的,同时彼此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成员。
第一节 亲属的概念和种类
一、亲属的概念
广 义 亲 属
狭义的亲属,是指具有婚姻、血缘或拟制(收养、再婚) 血亲关系的,同时彼此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成员。
在婚姻家庭领域,确定了亲系,便可确定是否可通婚、是否可 发生遗产继承,如上述例子
第一节 亲属的概念和种类
二、法定近亲属范围(法律规定效力问题)
法律对于亲属关系的调整须规定特定的范围。关于亲属范围的限定,一般有两种立法例:
1、即法律对亲属范围从总体上作概括性规定,然后根据亲属 性 总
二、亲属的种类
亲 属 种 类
二、亲属的种类
1
我国古代亲属分类
亲
属
种
2
现代亲属的分类
类
二、亲属的种类
(一) 我国 古代 亲属 分类
宗亲: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及其配偶和在室未嫁的女性亲属。其由封建礼
法确认,由同一宗族的成员组成,地位高于外亲。 1、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一般指自己在内的上下各四代,共九代; 2、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的配偶,即嫁入的妇女。如伯母、婶、嫂、儿媳; 3、同一祖先的未出嫁的女性,如姑、侄女、未出嫁的女儿。
外亲:又称姻亲,指与女系血亲相联系的亲属,包括与母亲有关的亲属
和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属。 1、与母亲有关的亲属:如外祖父母、舅、姨及表兄妹; 2、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属:如女婿、外孙子女、姑夫及其子女; 3、地位:外亲地位不如宗亲,范围窄。如母亲的亲属近算及上下两代。
妻亲:指与妻子相联系的亲属,包括妻的父母、妻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等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案 例 延 伸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直
答案:不会
系
血
通过学习,某些民事法律事实会导致亲属关系发生变动, 但亲生的父母子女属于自然血亲,死亡是其关系终止的 唯一原因。
亲 、
1
旁
因此,子女被他人收养,并不会消除与亲生父母的自然 血缘关系。所以,即使小李被收养,也不会终止与亲生 父母,以及与亲生父母的其他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
现代意义上的家长、家属:
1、家长: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2、家属:其他家庭成员; 3、家长不再居于支配地位,其与家庭成员的地位平等。
家庭成员:
1、指同居一家共同生活、相互具有权利义务关系的近亲属。如 夫妻、父母子女、祖孙、兄弟姐妹等。 2、家庭成员一般都有亲属关系,而有亲属关系不一定是家庭成 员。
直 系 血 亲 计 算 法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旁 系 血 亲 计 算 法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二、我国婚姻法的亲属计算法:“世代”计算法
直系 血亲
1、直系血亲是从自己算起为一代,向上数至父母为二代;至祖父母、外祖 父母为三代;至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为四代……; 2、往下数也是如此,自己至子女为二代,至孙子女、外孙子女为三代;依 此类推……。
旁系 血亲
1、首先找到自己与所要计算的旁系血亲的血缘同源人,然后从两边分别往 上数至血缘同源人。如果两边代数相同,取同数;如果两边代数不同,是取 多者一方的数字。 2、注意:代数包括自己或所要计算的旁系血亲。 3、自己与兄弟姐妹为两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人即父母,后分别从自己和 兄弟姐妹这两边往上数至父母,自己为1,至父母为2,则为二亲等);与堂 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与伯叔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计 算 法
旁 系 血 亲
父母,两边分别为1,再将两边的数相加1+1,即二亲等。
第一节 婚姻家庭的理念及属性
一、婚姻、家庭理念
二、我国婚姻法的“亲属计算法”:用“世代”表示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1
的种类和亲等的远近,再规定其法律效力。
限体
2、如《日本民法典》第725条:“六亲等以内的血亲和配偶, 以及三亲等以内的姻亲为亲属。”
定 法
概 括
1、即法律根据不同法律关系的需要,对亲属的法律效力作出具
2
体的规定。这样比较灵活,适用性较强。 2、如规定禁止一定范围内的亲属结婚;规定一定范围内的亲属 具有扶养义务。 3、我国法律就是采用个别适用性规定。如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 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夫妻、父母子女、祖孙及兄弟姐妹
一、亲属的特征
(一)亲属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
1、结婚是亲属产生的基础:如夫妻关系、姻亲关系; 2、人的出生是亲属自然形成重要原因:血缘是这类亲属关系的联系纽带; 3、拟制血亲是产生亲属的又一原因:本无血缘,通过某一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而创 设具有血亲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亲属是具有固定的身份和称谓的社会关系。
血亲关系的,同时彼此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成员。
第一节 亲属的概念和种类
一、亲属的概念
广 义 亲 属
狭义的亲属,是指具有婚姻、血缘或拟制(收养、再婚) 血亲关系的,同时彼此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成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亲属的概念和种类
亲等计算法:一为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的罗马法亲等计算法;二 部分国家所采用的寺院法亲等计算法。我国婚姻法未采用亲等计 算法,而是沿用世代计算法,即采用简便的代数来表示血亲关系。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计算法
一、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国际通用)
从自己往上数,每经一代为一亲等;从自己往下数, 每经一代为一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