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11
中学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11
• 2.在理解椭圆的定义时,要注意到对“常 数”的限定,即常数要大于|F1F2|.这样就能 避免忽略两种特殊情况,即:当常数等于 |F1F2|时轨迹是一条线段;当常数小于 |F1F2|时点不存在.
•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
等于定长(大于|F1F•椭2|)圆的点的轨迹叫做
.这•两焦点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 •焦,距两焦
点的距离|F1F2|叫做椭圆的
.
• 2.在椭圆定义中,条件2a>|F1F2|不应忽视
,若•线2段a<|F1F2|,则这样的点不存在;若2a
=|F1F2|,则动点的轨迹是
.
• [例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 (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3,0)、(3,0),椭 圆经过点(5,0);
• (2)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5)、(0,-5), 椭圆 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 (1)坐标轴为对称轴,并且经过两点A(0,2) ,B.
• (2)经过点(2,-3)且与椭圆9x2+4y2=36 有共同的焦点.
• [点评] 1.求椭圆方程时,若没有指明焦
• [答案] 5或3
• [解析] 由题意得2c=2,c=1,当焦点为 x轴上时,a2=m,b2=4,c2=m-4=1, ∴m=5,
• 当焦点在y轴上时,a2=4,b2=m,c2=4 -m=1,
• ∴m=3.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C.充要条件 •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
• [答案] C
• 2.已知椭圆
=1上一点P到其一个焦
点的距离为3,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
为
•( )
• A.2 D.7
B.3
C.5
• [答案] D
• [解析]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 ,由椭圆定义知,|PF1|+|PF2|=2a=10, 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7.
•[答案] A
• 4.椭圆
=1的焦点坐标是
•( )
• A.(±5,0)
B.(0,±5)
• C.(0,±12)
D.(±12,0)
• [答案] C
• [解析] ∵椭圆方程为
=1,
• ∴椭圆焦点在y轴上,
• 又∵a=13,b=5,∴c=12,
• ∴椭圆焦点坐标为(0,±12).
• 6.椭圆 =1的焦距是2,则m的值为 ________.
点位置,一般可设所求方程为
=
1(m>0,n>0).再根据条件确定m、n的值
.
• 2.当椭圆过两定点时,常设椭圆方程为 Ax2+By2=1(A>0,B>0).将点的坐标代入 解方程组求得系数.
• 一、选择题
• 1.(2009·陕西文,7)“m>n>0”是“方程mx2 +n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
中学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 方程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11
• 2.1 椭 圆
• 1.知识与技能 • 掌握椭圆的定义,会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2
.过程与方法
•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本节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标准方程的 两种形式.
• 本节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 1.对于椭圆定义的理解,要抓住椭圆上 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即椭圆上点的几何 性质,可以对比圆的定义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