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试卷2(带答案)

模拟试卷2(带答案)

LA物理师模拟(二)一单选题(共1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下列哪种射线不是放射性核素发出的:A α射线B β射线C X射线D 正电子E 中子2 镭-226是典型的α衰变核素,它或通过发射4.78 MeV α粒子直接到氡-222基态,或是发射4.60 MeV α粒子到氡-222的激发态,再通过发射γ射线跃迁到基态。

问发射的γ射线能量是多少?A 4.78 MeVB 4.60 MeVC 4.78 MeV 和4.60 MeVD 0.18 MeVE 9.38 MeV3 放射性核素钴-60的射线平均能量(Mev)和半衰期分别是:A 0.83 1590aB 1.25 5.27aC 0.662 33.0aD 0.36 74.2dE 0.028 59d4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哪一种相互作用X射线仅损失部分能量:A.光电效应B.电子对效应C.相干效应D.康普顿散射E.光核反应5 如下哪种粒子或射线可引起原子间接电离:A 电子B 质子C α粒子D 重离子E X(γ)光子6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长度的电离损失用下述哪个物理量表示:A 线性碰撞阻止本领 B质量碰撞阻止本领 C 线性辐射阻止本领D 质量辐射阻止本领E 传能线密度7 如下哪一种射线(或粒子)的射线质是用射程表示:A 200KV X射线B 400KV X射线C 6MV X射线D 10MV X射线E 电子线8 质能吸收系数是用来描述A 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长度的能量损失份额B 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质量厚度的能量损失C 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质量厚度被物质吸收的能量份额D 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长度被物质吸收的能量份额E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质量被物质吸收的能量份额9 医用直线加速器与电子感应加速器相比,具有哪些优势?A 输出剂量率高B剂量输出稳定性好,射野范围大C输出剂量率高,剂量输出稳定性好D射野范围大,体积小E输出剂量率高,剂量输出稳定性好,射野范围大,体积小10 钴60治疗机和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共同点是:A 结构复杂,不易出故障B 结构复杂,容易出故障C 结构复杂,不易出故障,无须定期检测D 结构简单,易于出故障,需定期检测E 结构简单,不易出故障11 碘-125源常用于什么疾病的治疗?A 皮肤癌B 淋巴瘤C 眼内黑色素瘤D 宫颈癌E 食管癌12 哪项不是产生X射线的必要条件?A 电子源B 真空盒C 加速电场D 靶E 滤过板13 半影的表示方法哪项正确?A P90%-10%B P90%-20%C P80%-10%D P95%-10%E P95%-20%14 用于放射治疗的重离子是指元素周期表()号元素以前的原子核离子。

A 10B 12C 14D 16 E1815在小照射野条件下,应用平行板电离室测量较低能量的电子束剂量分布劣于半导体探头的原因是:A体积较大B对侧向散射反应不灵敏 C 受“热效应”影响大D 易受环境及温度影响E 受照射野大小影响16 能调节各射野照射靶区内某一点的时间的方式是:A 一维物理楔形板B 动态楔形板C多叶准直器动态扫描 D 多叶准直器静态扫描E 笔形束电磁扫描17 下列关于等剂量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A 射线能量影响等剂量分布的形状和物理半影的宽度B 低能X射线在线束边缘出现剂量不连续现象C 随着能量升高,射野中心部分等剂量曲线由平直逐渐弯曲D 半影越大,线束边缘等剂量曲线的弯曲越明显E 低能X线的边缘散射多,并随射野增大18 无限大射野内任意离轴点的剂量率与相同深度处中心轴上相应点的剂量率之比是:A 原射线的离轴比B 射野的边界因子C 射野的对称性D射野的平坦度E 射野的均质性19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低能X射线加入楔形板后射线质变硬B 钴-60γ线射线质不受楔形板影响C 对钴-60治疗机和加速器,楔形因子不随射野中心轴上的深度改变D 对于通用型系统,楔形因子随射线宽度而变化E 楔形因子定义为加和不加楔形板对射野中心轴上某一点剂量率之比20 关于照射野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哪项错误?A 照射野越大,影响越大B 电子束射程越短,影响越大C 低能时,影响较大D 当照射野的直径大于电子束射程的1/2时,影响较小E 当照射野的直径大于电子束射程的2/3时,影响较大21 OUF因子与Sc,Sp,Scp的关系表达式是:A Sp(FSZ)= Scp/OUF= Scp/ScB Sp(FSZ)= OUF/ Scp= Sc/ ScpC Sc= Scp/OUF= Scp/ SpD Sc= OUF/ Scp= Sp / ScpE OUF=(Sc+Sp)/Scp22 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随源皮距增加而变化的特点,哪项错误:A 表面剂量增加B 最大剂量深度变深C X射线污染增加D 剂量梯度变陡E 高能电子束较低能电子束变化显著23 TAR的定义是:A 肿瘤中心(固定野的等中心)处小体积软组织中的吸收剂量率与同一空间位置空气中一小体积软组织内的吸收剂量率之比。

B肿瘤中心(旋转中心)处小体积软组织中的吸收剂量率与同一空间位置空气中一小体积软组织内的吸收剂量率之比。

C同一空间位置空气中一小体积软组织内的吸收剂量率与肿瘤中心(固定野的等中心)处小体积软组织中的吸收剂量率之比D同一空间位置空气中一小体积软组织内的吸收剂量率与肿瘤中心(旋转中心)处小体积软组织中的吸收剂量率之比E空气组织比24 设θ为两楔形野中心轴交角,则两楔形野交角照射时,所选楔形角α为:A α=900-(θ/2)B α=900+(θ/2)C α=900-θD α=900+θE α=(900-θ)/225近距离照射放射源强度的表示方法中,比较给定放射性核素和镭-226在同一特定点位置造成的照射量率的概念表达是:A 毫克镭当量B 参考照射量率C 显活度D 空气比释动能强度E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26TBI(全身照射)时,在患者和混凝土墙之间增加吸收屏的目的是:A 增加射线的吸收B 减小反向散射 C增加皮肤剂量 D 增加剂量在患者体内的建成E 增加反向散射27TBI(分次全身照射)与白内障有明显的相关性吗?A 有B 无C 与分次数有关D 与剂量率有关E 不确定28 TBI(全身照射)现在常用的技术要求是:A 延长距离2-3米B 机架旋转45度C 治疗头旋转90度D 照射野的对角线平行于患者的长轴方向E 垂直照射29 TBI(全身照射)中,肺剂量与间质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是:A 无阈值B具有一定的阈值,约在5-7.5GyC具有一定的阈值,约在5.5-7GyD具有一定的阈值,约在7.5-8GyE具有一定的阈值,约在8-9.5Gy30 “跟随作用”描述的是()的几何尺寸取决于()的大小A X射线准直器电子束准直器B X射线准直器体表限束器C电子束准直器 X射线准直器D电子束准直器体表限束器E 体表限束器 X射线准直器31 双机架角多野技术在治疗部位的电子束平均能量为()Mev。

A 2.3B 2.4C 3.4D 4.3E 4.432 双对称旋转技术在治疗部位的电子束平均能量为(Mev):A 2.3B 2.4C 3.4D 4.3E 4.433 电子束旋转治疗时的β角,射野宽W和曲率半径r 的关系是:A W=2rSin(β/2)/[1-(f/r)Cos(β/2)]B W=2rSin(β/2)/[1-(r/f)Cos(β/2)]C W=2rSin(f/2)/[1-(r/f)Cos(β/2)]D W=2rSin(β/2)/[1-(r/f)Cos(f/2)]E W=2rCos (β/2)/[1-(r/f) Sin (β/2)]34 关于高能电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 描述错误的是:A 剂量建成区B 低剂量坪区C 高剂量坪区D 剂量跌落区E X射线污染区35 电子束和X(γ)线在皮肤表面相交,会在衔接处出现剂量冷点和热点,其原因是电子束照射野产生的( ).A 侧向散射B 反向散射C 偏转D 半影E 加速36 近距离照射中, 距离源1cm和3cm 之间的剂量变化为:A 1倍B 3倍C 6倍D 9倍E 16倍37 为防止高剂量率照射引起治疗增益比的下降,可采用分次大剂量照射,其所用分次剂量为:A 0.4 Gy B0.5 Gy C 2 Gy D 5 Gy E 12 Gy38 现代近距离照射中,模拟线源时假设驻留位为N,相邻驻留位之间的距离为S, 则距离源()之内,模拟源的剂量分布为波浪形,且离放射源距离越近越明显.A N/2B S/2C NSD N/SE S/N39 采用等中心方法, 拍摄两张互相垂直的影象片, 此种放射源的定位技术称为:A 正交技术B 立体平移技术C 立体交角技术D 立体斜交技术E 旋转技术40 曼彻斯特系统规定,若放射源不能形成封闭的辐射平面,则治疗的面积会有所减少,一般单侧无交叉,面积减少:A 5%B 10%C 15%D 20%E 25%41 曼彻斯特系统规定,辐射平面的面积决定周边源与中心源强度之比,当面积小于25 cm2时,二者的比值是:A 1/4 B1/3 C 1/2 D 2/3 E 4/542 关于巴黎系统的插植基本规则,描述错误的是:A 所有的放射源的线比释动能率相等B 放射源是相互平行的直线源C 插植时各直线源强度及长度相等D 各源的中心在同一平面,即中心平面E 多平面插植放射源排列为长方形或等边三角形。

43 巴黎系统规定,单平面插植最多使用9根放射源,三角形双平面插植最多也使用9根放射源,而正方形排列为()根放射源。

A 8B 9C 10D 11E 1244 肿瘤组织内的克隆源性细胞数,通常用肿瘤的()表示。

A SF2B TpotC T分期D N分期E M分期45 关于不对称射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不对称射野是指射野中心轴线偏离线束中心轴的射野B IEC1217号标准规定,当叶片位于不对称射野坐标系的正方向时,叶片位置为正C 不对称射野由独立准直器的四个叶片形成D 不对称射野用于共面相邻野衔接时,会在相邻区出现剂量不均匀现象E 不对称射野可以实施弯曲形靶区的等中心旋转切线照射技术46 照射区是指对一定的照射技术及射野安排,()等剂量线面所包括的范围。

A 50%B 80%C 90% D95% E 100%47 靶剂量的定义是:A PTV内接受的最大剂量B PTV内接受的平均剂量C 靶区内接受的最大剂量D 靶区内接受的平均剂量E 肿瘤得到控制或治愈的肿瘤致死剂量48 测量出射剂量时,在患者表面放置足够厚的反散射材料的目的是:A便于测量B消除剂量跌落效应的影响 C 保证测量的精确性D保证测量的安全性 E 以上均错49 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关于()的描述。

A 治疗比B 治疗原则C 治疗方案D 治疗防护E 治疗方案优劣50 X(γ)线与电子束混合照射的物理学原理是利用了:A 电子束的皮肤剂量较高B 电子束的深部剂量较低C X(γ)线的皮肤剂量较低D X(γ)线的深部剂量较高E 以上都对51 宫颈癌组织间插植的优点是:A 止血效果好B 操作简便C 局部肿块消除快D 可根据肿瘤形状调整插植排列E 以上各项52 腔内照射应用最广泛的是:A 乳腺癌B 宫颈癌C 子宫内膜癌D 直肠癌E 卵巢癌53 宫颈癌体外照射模拟机定位的盆腔照射野的标志为:A L4-5间隙水平B 闭孔下缘C 股骨头内1/2D 以体中轴为中线两侧对称E 以上各项54 下列哪项的技术摆位要点是机架转角一定要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