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一、 填空式选择题

1.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起定为每年的( )。

A.6月5日 B.4月22日

C. 5月22日 D.12月29日

2.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

A. 6月5日 B. 5月22日 C. 4月20日 D. 12月25日

3.《生物多样性公约》于( )通过,( )正式生效。

A.1993年,1994年 B. 1992年,1993年

C. 1997年,1998年 D. 2001年,2002年

4.《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目标是( )

A.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B.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体健康

C.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

D.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

5.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简称是( )

A.CBD B.CITES C.WTO D.GEF

6. 生物多样性包括( )

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

7.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初步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 )。

A. 39330亿人民币 B. 1800亿人民币

C. 220亿人民币 D. 100亿人民币

8. 目前世界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

A.锐减

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9.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共有( )个部门组成,由( )牵头。

A.18,科技部

B.20,国家环保总局

C.22,外交部

D.21,教育部

10.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联络点和履约办公室设在( )

A.外交部 B.国家环保总局

C.财政部 D.科技部

11.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 )

A.本地区的有害物种。

B.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物种。

C.一般指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或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进入另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威胁及破坏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D.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的物种。

12. 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的途径包括( )

A. 国际运输、跨国界河流、国家间边界物种自然繁衍

B. 飞机、轮船、火车

C. 货物销售、旅游、动植物进出口

D. 有意引进、无意引进和自然入侵

13.在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于2002年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的外来入侵物种是( )。

A 紫茎泽兰 B 桉树 C 食人鲳 D 大头蚁

14. 外来入侵物种将( )造成危害

A.仅对农作物 B.仅对野生动植物 C.仅对水生生物

D.对生物多样性、林业、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

15. 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应采取( )的方针

A 重在宣传教育 B 加强科学研究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 只种植本地物种

16. 生物安全管理是为了防范( )

A. 自然生境破坏

B. 环境污染

C. 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和商品化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有害影响 D. 动、植物杂交、植物嫁接等产生的风险

17.《<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于( )在( )达成协议。

A.200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 B.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

C.2001年,日本东京 D.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

18. 中国于( )签署了《生物安全议定书》。批准议定书的国家达到( )后《生物安全议定书》将自动生效。

A. 1999年5月,80个

B. 2000年8月,50个

C. 2000年1月,100个

D. 2001年8月,60个

19. 正确对待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和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是( )

A.先发展,后防范

B.只批准转基因生物实验室研究,禁止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和商品化

C.积极支持生物技术发展,生物安全应采取事先防范措施

D 重发展,轻防范

20.生物安全监管包括( )

A. 转基因植物监管

B. 食品监管、饲料监管、药物监管

C. 转基因动物监管

D. 生物技术实验室、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和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的安全监管等。

21.2002年4月在海牙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惠益公正、公平分享的( )

A.生物安全议定书

B.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约定

C.波恩准则

D.海牙公约

22.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规定,遗传资源( )

A. 拥有国拥有主权,遗传资源进口国必需得到资源拥有国的事先知情同意。

B. 全球共享

C. 自由获取

D. 禁止从其他拥有国获取遗传资源

23.原产中国的农作物品种有( ) A.大豆 B. 花生 C. 玉米 D. 西红柿

24. 有活化石之称的野生动物是( )

A.大熊猫 B. 藏羚羊 C. 野骆驼 D. 金丝猴

25. 有活化石之称的野生植物是( )

A.珙桐 B. 桫椤 C. 银杏 D. 人参

26.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确定了( )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A.8 B. 11 C. 17 D. 28

27.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三个功能区。

A.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B.核心区、实验区、生产区

C.内区、中区、外区

D.核心区、中区、实验区

28. 目前中国依法管理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法规是( )

A.环境保护法

B.自然保护区条例

C.森林法

D.水土保持法

29. 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环境状况公报,到2002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 )个,其中国家级( )个。

A. 1551,171

B. 1757,188

C. 1757,165

D. 1458,188

30.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 )进行任何建设开发活动

A.核心区、缓冲区

B.核心区、中区

C.核心区、实验区

D. 内区、中区

31.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八条规定,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是( )

A.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 B.国务院直接管理

C.国家环保总局统一管理

D. 由各地政府管理

32.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调整必须经( )评审通过,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 )

A.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

B.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

C. 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

D.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发展规划司

33.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和青海可可西里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是( )

A.大象 B.老虎 C.藏羚羊 D.金丝猴

34. 大力协助和支持保护藏羚羊、麋鹿、亚洲象等濒危物种并在北京设有代表处的全球最大的动物福利非政府组织(NGO)是( )

A.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 B. 国际鹤类基金(ICF)

C. 保护国际(CI) D. 湿地国际(WI)

35.1956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A. 内蒙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 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6.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 )

A. 善待地球

B. 生物多样性与减贫——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C. 生物多样性与山地生态系统

D. 只有一个地球

37. 著名的北大生物学家潘文石教授在广西崇左致力于( )的研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社区扶贫工作做出了榜样。

A.金丝猴 B. 白头叶猴 C. 大猩猩 D. 华南虎

38. 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是( )

A.中国 B. 巴西 C. 印度尼西亚 D. 哥伦比亚

39. 我国杂交水稻闻名于世界,(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A. 李振声 B. 袁隆平 C. 娄成后 D. 翟中和

40. 生物多样性破坏除自然变化外,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人口的增长 B. 外来入侵物种

C. 湿地萎缩 D.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过度开发

二、 判断式选择题

41.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批准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最早的国家之一。( )

A 对 B 错

4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必须发动公众广泛参与。( )

A 对 B 错

43.荒漠生态系统不具有多样性。( )

A 对 B 错

44.中国是世界上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遗传资源进出口必须获得提供国的事先知情同意,并应有提供方和开发利用方惠益共享协议。( )

A 对 B 错

45.猎杀、出售、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应立即举报。( )

A 对 B 错

46.据研究,对人类造成威胁的重大瘟疫大多数是由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如爱滋病、鼠疫等,有的专家认为,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SARS病毒也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因此,人类在爱护野生动物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 )

A 对 B 错

47.中国少数民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知识,正确处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减少当地社区对生物资源的依赖,并积极鼓励参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

A 对 B 错

4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遗传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是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内容。( )

A 对 B 错

49.基因工程造福人类,所以不需要考虑基因工程对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A 对 B 错

50.生物多样性破坏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湿地、山地、海洋等生境破坏有关,因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施应加强与相关国际公约的协调。( )

A 对 B 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