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工作项目技术设计书(城镇地籍)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大学拟在其所辖区域范围内进行土地调查工程。
1.1 土地调查(城镇地籍部分)的主要任务1.2 项目内容及要求主要内容:城镇地籍调查面积以实际调查成果为准。
将测区分成八部分,测绘两个班分成八组,每组承担一部分。
1.3 作业内容(1)在校区已有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完成各作业区域的基础控制测量,并布设调查区的一、二级导线网或GPS控制网,以满足地籍图根控制及日常变更的需要;(2)基于现有的地籍调查数据和资料,完成各地籍调查区域的权属调查工作及地籍测量任务。
(3)应用市国土局提供的城镇地籍管理软件,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
1.4 项目工期要求工期要求:于2009年4月12日前完成全部工作。
2.已有资料情况及分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基础控制资料****大学已完成了D级GPS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础控制网建设,这些控制网点成果可作为E级GPS和一、二级GPS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城镇地籍调查资料****大学之前已经开展了城镇地籍调查,这些地籍调查成果为1954北京坐标系(需对原有成果的坐标系统进行转换至1980西安坐标系),可作为本次城镇地籍调查的作业底图和参考资料。
⑶影像图资料校区正射影像图可作为本项目基础测绘部分的工作底图。
(1)3.作业依据(2)3.1 调查依据(3)1998年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省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省土地管理条例》;(6)《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7)《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9)《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10)**省土地管理局1991年制定的《**省土地详查补充调查细则(试行草案)》;(11)**省土地管理局1991年10月制定《**省土地详查补充调查细则(试行草案)有关的补充意见》;(12)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简称《确权规定》;(13)国土资源部2001年制定《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14)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土地登记规则》;(15)**省人民政府1996年制定《**省土地登记办法》;(16)**省土地管理局1993年12月发布的《**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简称《细则》);(17)**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变更调查中地类变更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71号);(18)**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2005年10月《**省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标准(土地空间数据部分)》(简称《基础数据库标准》);(19)《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20)《****大学土地调查工作方案》;(21)《****大学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方案》;(22)该项目技术设计书。
(23)3.2 测绘技术依据(24)(1)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5)(2)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26)(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7)(4)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28)(5)GB/T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29)(6)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30)(7)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31)(8)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32)(9)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33) 3.3 测绘基准(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采用3°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采用119°30′。
4.作业流程5.作业路线(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如收集调查区相关资料,编写技术设计书。
组织、宣传、物资准备和调查试点等;(2)基础平面控制测量,利用已有控制点建立E级或一、二级GPS控制网;(3)依据国家及**省关于土地调查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原城镇土地调查变化区域实施权属补充调查,调查调查区内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填写申请书、地籍调查表,实地设置界标等;调查虚宗地类;(4)对每宗地界址进行解析测量,并测绘相关地籍、地物要素。
(5) 应用市国土局提供的城镇地籍管理软件,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
(6)进行面积计算、汇总和专项用地统计工作。
(7)资料整理归档。
(8)检查验收。
6.工作准备6.1 技术准备编制技术设计书根据******的技术要求和**省国土资源厅建库规范,编制该项目的技术设计书,用于指导该项目的具体生产。
(2)人员培训为统一调查要求,统一技术标准,开工前组织本项目调查作业人员培训。
培训以该项目设计书为主,明确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
通过培训,达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的目的。
6.2 资料准备(1)收集整理土地权源资料,包括土地审批、土地征用、划拨、出让、转让、土地级别、地价以及土地登记发证等有关资料。
(2)收集整理测绘有关资料,包括已有地形图、平面图、地籍图、宗地图、坐标册等。
(3)房屋普查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
6.3 仪器、工具和设备准备全站仪、RTK、钢尺、手持测距仪、计算机、外设和软件系统、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
7.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⑴成图比例尺校区土地调查采用1︰500比例尺,图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
⑵成图精度①界址点精度要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地籍图平面精度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明显地物点不超过图上±0.3mm,街坊内部不超过图上±0.5mm;地物点间距中误差明显地物点不超过图上±0.4mm,街坊内部不超过图上±0.5mm。
8.权属调查8.1 作业流程具体作业流程为:8.2 基本要求权属调查是土地登记中一个重要法律程序,其基本要求是: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因此调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本次地籍调查的对象是调查区内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使用者的情况、宗地使用的状况及他项权利,确权的依据是经过审查认为有效的权源证件,调查的主要方法是现场调查宗地的土地座落、位置、界线、收取并核实权源证件。
调查的结果是取得一份合格的宗地调查资料,为地籍勘丈提供合法、有效、可靠的依据。
8.3 准备工作(1) 组织宣传和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召开被调查对象的动员大会,积极宣传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做到地籍调查工作家喻户晓。
(2) 街道、街坊划分及编号街道、街坊的划分尽量不打破原来已划分好的街道、街坊。
对未开展城镇土地调查区域,按《细则》规定,结合调查区实际情况,在徐州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局的配合下统一划分街道、街坊。
调查区的街坊号和宗地号均从西北角起始,采用“弓”字形编号方法。
街坊号在街道最大街坊号续编,新增、变更宗地号在街坊最大宗地号后续编。
(3) 制订工作计划,组织业务学习在开展调查工作之前,组织调查人员、检查员、各项目负责人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讨论学习《规程》、《细则》和“设计书”,技术负责人员做好事先指导,达到认识统一、思路清晰、解除疑难,方法明确之目的。
按照项目总体计划安排落实人员、计划实施。
⑷权属调查工作人员按其承担的工作内容领取相应的地籍图件和资料,办理调查工作证,同时拟订作业计划。
8.4 土地登记申报土地登记申报以街坊为单元,采用集中申报和调查员上门申报相结合的方式。
主要工作内容是收取、审查权源证件,指导申报者填写申报的各类表格。
变更地籍调查区土地登记申报以街坊为单位,由调查人员根据分幅地籍图检查巡视,针对有变更的宗地,由调查员与土地使用者共同申报相结合,并收取权源证件,办理变更登记申报。
对调查区内没有发放土地使用证的宗地,申报时对土地使用者提供的权源证件需当即审查,对持有有效权源证件者办理申报,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对持有无效证件或无证件者,应详尽了解其土地的实际使用状况和变更过程并作详细记录,指导其与当地国土管理部门联系,补办必要的用地手续。
对调查区内已发放土地证的宗地,如权利人、权属性质、用途、使用权性质、通讯地址、界址点(线)、宗地四至与邻宗关系等均未发生变化,可不填写申请书,但须收取土地证(复印件)和房产证(复印件)。
如发生变化,需办理变更登记申报手续。
共用(有)宗地必须按各共用(有)权属主体分别收集权源材料。
8.4.1常见有效权源证件常见有效权源证件列出如下:①、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出让合同、征(拔)用土地的批文及其附图、宅基地证、建房审批表、项目批文等;②、地面建筑物产权证件。
这是一种土地使用权的间接证明,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建筑执照等;③、国有土地使用权发生转让、租赁、抵押,或因机构调整、企业兼并、联营、合建、房屋买卖等原因,出现土地使用权属变更时由政府或有关职能部门出具的相关批文、合同或协议等;④、土地使用权纠纷处理意见。
包括司法部门和国土管理部门关于土地使用权纠纷的判决书或裁决意见书,公证部门的公证书;⑤、具结书。
单位或个人因种种原因缺少权源证件时,在查无邻宗纠纷和违法行为后,可由单位或个人填写具结书。
具结书需由主管部门或居委会签署意见。
8.4.2 各类表格填写根据申请者的实际情况,可在现场指导填写,或协助填写。
使用碳素墨水的钢笔书写,要求字迹端正清楚、术语规范、文字通顺、项目齐全正确。
①、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该表由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单位填写,单位名称应与公章一致;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用地单位应由相应主管部门申报。
此外,还需注意正确区分宗地的土地座落和单位通讯地址,抄录身份证号码时,号码应与身份证复印件一致。
②、户主身份证明书该表由申报人填写姓名,名字以身份证为准,不得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替代。
③、土地登记指界委托书该表是在合法申报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自行办理申报(或指界)、需要委托他人代办时填写。
委托人和代理人均需按要求如实填写各自相关的项目,加盖印章。
共用宗需所有土地使用者共同委托一名代表指界时,也需办理委托书。
新村成套住房指界时,不需办理委托书。
④、土地登记申请书按申请书扉页的填写说明和要求填写各项内容;土地使用者应填写户主姓名或单位名称。
单位申请书需在封面上加盖公章;地址为土地使用者的通讯地址;座落为描述宗地的地理位置的路名、巷名、门牌号码,填写门牌号码时应严格区分支号和连续号码,连续门牌号码用逗号隔开,支号用破折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