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
摘要】工程项目除了要控制施工的质量,还要对整个项目主体的质量随时检测
与分析,从而保证建筑对象的整体构造稳定,质量达标。

因此我们在实施对项目
主体的各项数据检测时,要做到一丝不苟,对每一处可能存在隐患部位都要严格
检测。

本文先阐述建筑主体的检测范围,检测方式,以及进行实际检测时可能出
现的检测疏忽,接着分析三种主要的检测结构,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关键词】主体结构;检测;要点
引言:
建筑对象的质量事关业主的切身利益,建筑主体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不可挽
回的巨大损失,为此对主体的检测就显的很有必要。

通过对建筑主体的建筑材料
的质量检测,施工质量的等级评价,来确定建筑前期不存在质量问题;通过对整
个主体框架的各部分进行详细抽样检测,是为了消除尚未被发现的各种隐患,给
居住的业主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一、检测方案的制定
(一)检测内容
对建筑的对象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检测,才能保证检测的结果具有说服力与
可信度。

而一个可信度高的检测报告至少要具有关于被检验主体的整体状况分析。

而本次进行检验分析的目标内容包含:已经被提前确定的抽样的建筑对象、本次
检测所使用的方式、检测点在建筑主体中的位置情况等数据;还含有:需要对检
测对象的位置分布,架构变形的状况;检测区域的墙体的开裂情况;在工程施工
中存在的弊端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检测的主体实物与设计图纸是否一样;在检测
的主体的附近的是否存在其他的施工单位或者正在施工的建筑;检测地的天气情
况和地质环境;非自然因素的影响等等。

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
才能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降到最低点,给施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1]。

(二)确定样本空间
在进行建筑对象的监测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与程序进行监测,这
样才能保证监测的数据具有可信度与说服力,才能达到监测的目的。

监督的对象
是不定时选择的,但是选择监测的样本一定要有目的性,样本的必须在监测方案
中的给定的数据之内,对于不同的检查对象,一定要根据对象的特性创建合理的
检测报告,对于监测的对象可能由于某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检测
方要及时与施工方进行数据的更新交换,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有时候进行质
量检测时,需要对原有的建筑主体的结构造成轻微的损害,这样的监测方式不能
不经过上级批准独自实施,一定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与同意之后才能去实施监测。

由于质量实体检查灵活性很高,与工程结尾签收时的检查是有所不一样的,
所以要区别对待。

一个合适的检查方式具备简便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这
样做的方式不会给施工造成困扰,或者影响施工[2]。

(三)抽样方式
对于样本空间的选择不是混乱的,而是采用科学的抽样方式进行选择,只有
运用科学的统计学方式进行选择,抽样的结果才符合建筑质量评价的标准。

而抽
样的最低要求是:在同一种构架中选择承载能力大的构件和施工质量差的构件进
行检测。

抽样可依据监测的对象的类型不一样进行区分。

第一,根据检测对象的
架构与材质的种类进行抽查,按照构架不同分为钢铁、钢混等架构;按照构架不
同分为墙、主体等;剩下的根据材质分为玻璃等[3]。

也可以根据检测的情况进行
细分。

当检测部门对某些构件存在质量疑虑时,可依据实际检测的现场的构件的
型号进行随机抽查,用检查的结果去验证猜测是否合理,从而判断构件是否质量
达标。

这些检测都要依据检测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里的条文去严格实施。

二、现场结构检测
(一)钢结构的检测
检测的部门检测的方式分为:普及检查与申优检查,而对钢铁构架的项目实
施检查时,需要按照相关部分发布的钢铁焊接质量等级评价等文件中的条文进行
实地检查,申优项目对于钢铁焊接的检测抽样比较少,其中一等要求抽取四分之一,二等十分之一即可。

对于钢结构的检测是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过关,不会因
为焊接不牢固导致建筑物存在隐患,造成更大的危害。

(二)混凝土的检测
混凝土的质量关乎土建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所拥有的高度的承压能力是其具
有的关键特性。

对混凝土的检测主要就是对由其够早的建筑对象的强度进行检查。

记性普检时抽样标准是1000: 1 的标准,即1000m2 选一个构件进行检测,优检
标准则为2000:1 的标准,即在2000 m2 的面积中选一个构件进行检验,然而在进行二次检查时选择样本的范围变为了2000 m2,选件要按照一定的准则去实施,
即在存在安全问题或者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抽检,这样才能保证主体的质量
标准更高,更有保证。

而且工作人员在进行选样本时,所抽样的种类要多,尽量
每一种都要进行一个抽样检测,其中重要点是地下室、建筑顶端房屋,建筑地面
低端房屋。

检测的检查人员要保证检查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原有建筑的构造或者结
构不被损坏,所以这就要求检查时尽量使用高端科技进行检查,以保证最大限度
的保护原有建筑的结构原貌。

而对于其中首次就被发现质量不达标的构件需要进
行重复检测,还要对其同一种类的构件实施监测,以防止出现漏检或者检误。


样的检测既科学又稳妥[4]。

(三)砌体结构的检测
砌体主要是砖混结构,材料与混凝土不同,但是检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检
测强度,砌体检测的目的是检查砌砖的泥浆的承压能力。

而且首次的检查与混凝
土的要点基本一样,完全可以按照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检查,而且对砖混结构体的
二次检查,选点等各项标准都是几乎一样的,所以安全可以按照混凝土的标准进
行检查,本文这里不再论述,但是检测也是有区别的,因为砌体的抽样构件要考
虑威胁到砌体的整体质量的方向来抉择,抽样的构件的强度等级要从最低等级到
最高等级。

对于各种砌体都要实施检查,不留下一处隐患,对地下室与最高层与
一楼的砖混墙等砌体要重点检查,保证其质量达标。

而对于其中首次就被发现质
量不达标的构件需要进行重复检测,还要对其同一种类的构件实施监测,以防止
出现漏检或者检误。

检查的所有数据都要进行登记分类,存档,以方便检测和有
关部门审查。

三、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检测标准,检验完建筑主体后,必须在3 天内(不含检查日)向管理检测的数据部门提交制定的检查数据结果文案。

第三方的
检查单位还要向委托人提交检查方检查数据的报告,而且至少要5 份详细数据报告。

要是相关的工程方要用该监测主体进行优质建筑主体申报时,向相关的单位
出具相关的检测报告5 份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对该建筑主体的建筑主体各方面材
质的强度与抗震等级进行普及检查,若是检查结果达不到申请的标准,但是高于
其原本的标准质量强度的88%,并经过该建筑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质量合格,
该项目就可以移交给业主。

钢架项目的检查结果必须按照钢架的相关规定进行仔细审核。

检查的相关部门,对于检测出的数据要进行分类,总结,对于出现的问题,每四个月向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汇报。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只有建筑主体质量达标才能保证建筑主体的顺利验收,才能给业主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对建筑主体进行的全方位检测是对业主生命安全的负责。

参考文献:
[1] 赵建, 朱吟玉, 徐文团.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 四川水泥,
2014(9):00011-00011.
[2] 曾荣军.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3):237-237.
[3] 黄建忠. 邹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5,5(27).
[4] 李金妮. 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4):275-2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