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环境稳态 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 生理意义


• 练习:蓝本规范解题 • 黄本4、6、13
实验
• 1、强调缓冲对 •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 3、实验过程中,加试剂注意等量原则。
练习: 黄本15题
越高
7.35—7.45
解 惑
①、②、④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属 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强化审答
集训真题
练出高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渗 透 压 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 数目 。
来源:主要与 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考点二 聚焦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和内环境的稳态
完善下图,理解内环境的功能和稳态,并完成思考:
消化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泌尿 循环 呼吸
皮肤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直接相关的系统、器官 有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起调节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作用的系统有 。
一 内环境组成及理化性质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液
[推断]
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先判断B为 组织液 ,则A为 细胞内液 ,C为 血浆 ,D为 淋巴 。
技 巧
1、如何区分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考点一---3)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2、题型与难易 (1)考查题型上,选择题和简答题都有出现,试题难度系数维持 在0.52——0.68之间。 三、命题趋势 1、本节课内容易与神经、体液调节形成学科内综合简答题,有可 能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 系数在0.65左右,较易得分。 2、结合人类的实际生活,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和 把握调节的生理过程,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强化审答
集训真题
练出高分
1、分析课本P4血浆的化学组成。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哪些物质有关?
区分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
2、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
(P15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提炼)
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过程
(考点一—2)
二 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和酸碱度
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Na+、Cl-
理 化 1. 性 质
酸碱度:血浆的pH为 7.35~7.45 ,维持稳定的
缓冲对为 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 。 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
Ph值的调节
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酸过多: 乳酸+ NaHCO3 乳酸钠
内环境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 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
3.实质:内环境的 理化性质保持 相对稳定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常见失调实例: 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等当我们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常感 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 足够的能量而引起的。过高会得糖尿病; 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细胞代谢紊乱 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 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到 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④体温失调 ——发热、中暑等。当我们感冒发烧时,食欲低下、 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 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的缘故。
(10安徽卷)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 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 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 活动 (10江苏卷)9、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B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跨膜层数及浓度高低问题
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如图
(1)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 了7和11 层生物膜。 (2)氧气跨膜方式是? 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二氧化碳跨膜运输方式? 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1、体液的概念,包括? 2、细胞外液包括?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三个 方面?各方面相关数据。 3、两个缓冲对 4、内环境稳态概念,作用,意义 5、与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系统器官
6、贝尔纳、坎农、目前认为的调节机制
第28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考纲解读 1、考纲内容 稳态的生理意义‫װ‬ 2、分析解读 考点要求为‫, װ‬但是涉及知识难度较小,主要是理解和记忆水平的, 本节的复习中要注意理清3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理解内环境稳 态的调节机制。 二、命题规律 1、命题内容与角度 (1)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生物试题看,知识点分布主要集中在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及破坏实例”。 (2)该部分知识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会与体液调节等 内容结合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还可以以图解的形式出现,或 与生活实际中的糖尿病、脱水病、免疫病等的实例结合,考查学生 对发病的机制、症状及防治的了解,如2009广东生物34以妊娠期 糖尿病筛检报告为题材,考查血糖调节知识。
举例
对位训练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A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⑤载体蛋白、呼吸酶 A.①③ B.③④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⑥麦芽糖 C.①② D.②④
2.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黄本 T2 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都能渗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 B. 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碳酸氢盐)
+
H2CO3
CO2 H2O
肾脏排尿
呼吸排出
碱过多:
Na2CO3+ H2CO3
2NaHCO3
肾脏排尿
如: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 Na2HPO4 • NaH2PO4溶液呈酸性 H2PO4- + OH• Na2HPO4溶液呈碱性 HPO42- + H+ H2PO4HPO42- +H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