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金色花》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金色花》

金色花
教材分析:《金色花》是人教版200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是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众多表现母爱主题诗歌当中的一首。

本诗通过描写一个小男孩幻想自己变成-朵神圣的金色花之后与母亲Z间发生的故事,表现了一种深深而又真诚的母子Z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它所抒发的感情是人类都会有的一种伟大的情感,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入诗境,引起强烈的共鸣。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也有着自然而然的亲近感。

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因此,如果从感情和美的角度出发加以引导,能够引起人家很人的兴趣。

但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还是相对比较缺乏,再加上年龄比较小,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也就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就会差一点,这方面,还需要老师想办法进行加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了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
诗歌基调;
(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Z情以及欣赏感悟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感情。

教学难点:
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做《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生答:“记得。

”“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大家背)“恩,很好。

那大家还记得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对,母爱。

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一一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二、体裁、作者、题目介绍:
(一)、这首诗是散文诗,那么什么是散文诗呢?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二)、作者介绍: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三)、释题: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它在宗教屮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自由朗读,整休感知,字词积累
匿(ni)笑:偷偷地笑
嗅(xiu):用鼻子闻。

动词。

罗摩衍(yd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

祷(dd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ti)浴(yti):洗澡,洗浴。

也比喻沉浸在某种坏境里。

四、听读课文,把握情感
(一)、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联想自己在生活中和母亲调皮的事情,大家分享。

(三)、大家再来看看诗歌中的“我”是怎样调皮的?
(四)、三次嬉戏中,我所做的事情有什么共同点?
五、再读诗歌,感受意境:
1、学生自由朗读,让我们以舒缓、温馨的语调去体会金色花散发出的浓浓情意。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语句呢?从这些语句中读到了什么?
比如: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调皮、想象、快乐的感觉)
②你要是叫到:“孩了,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读出了母亲的焦急的心情,可带着急促的读法。

我调皮,读出轻快的感觉。


③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母亲沐浴后,一身轻松,坐在小庭院里念着虔诚的祷词,一阵微风吹来, 金色花散发出陈陈浓香,花香沁人心脾,母亲心旷神怡,这种感觉太妙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无法形容无需形容,我们把这幅画面读出来吧!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出了爱怜、责怪。

有一点娇嗔,但是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可以前面读得急促,后面落下时变成厚重慢慢的读法。

)孩子变成金色花玩乐一天,黄昏时才回到家,母亲问道引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眼里的孩子是真坏吗?是一天不见得又惊又喜,又怪又疼,怪得多还是疼得多?这就叫
“嗔怪"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⑤“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读岀
了调皮、撒娇,可以轻快点读。

)因为妈妈那时也是这样同“我”说的,“这”指的是哪句话?(“我不告诉你”)让我们来想象一个情景: 当偉亲剥开一颗甜甜的糖果,轻轻地放在孩了的嘴边时,孩了会问:“妈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呀?”母亲故作神秘地说:“我不告诉你。


这不禁让老师想到:一个快乐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位爱他的母亲,孩子沐浴着母爱,又将这种无私的爱,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默默地回馈给母亲,这不正像印度圣树上那朵圣洁而美丽得金色花吗?
2、讨论完后,进行第二次朗读:集体带着感情地诵读。

(师生一起)
六、拓展延伸、自由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都有被这种母子之情所感动。

这首诗描写的对母亲的爱是悄悄地、默默无闻的,人家赞成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
七、结语:
小结整节课:本诗以花托物寄情,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之情,构思新奇巧妙,极富想象,充满童趣,极符合孩了的童真特性。

对母爱的赞美自古不息,同学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啊, 母爱伟人,母爱圣洁,母爱永恒,我们也该做力所能及的事报答父母。

八、课后作业布置
1、选读泰戈尔和冰心的作品,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

2、仿写
九、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
祷告献花香
读诗投影子
去牛棚现原形
母亲(善良、慈爱)“我”(调皮、活泼、可爱、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