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含中药成分功能性牙膏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含中药成分功能性牙膏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含中药成分功能性牙膏
市场调研报告
2007-05
报告摘要:
中国牙膏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市场饱和潜力值为每年82亿支,2007年可能销售值为49亿支,占总潜力值的59.8%;2、尽管存在近40%即33亿支的空白市场,但其中农村低端约占到近85%约合28亿支,空白市场存在缘故是缺乏良好刷牙适应,该市场开发难度大;3、整体牙膏市场成熟度高,市场增长缓慢,年均5%左右;4、市场品牌集中度高且稳定,2006年排名前6名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83%;5、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率不断被摊薄,目前平均不足7%;6、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激烈的对冲式市场竞争势态差不多形成,新一轮品牌大战差不多拉开序幕;7、广告宣传是目前及以后牙膏市场最重要的营销手段,高额广告成本形成进入牙膏行业市场要紧壁垒。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牙膏市场是一个
极具挑战性的市场,存在诸多市场经营风险需要我们予以关注。

同时目前中国牙膏市场也存在一定的市场机会:1、人们对口腔清洁用品的需求正不断升级,除了清洁口腔外,有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产品、有针对不同购买能力产品、有针对不同地区的产品以及针对不同生理功能需要的产品,为不同的口腔清洁用品生产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2、高科技产品深得人心,向天然、多品种、多档次、多功能方向进展,功能性牙膏仍将是销售热点,如:符合中国传统消费适应的中药牙膏、符合国际口腔用品进展潮流的增白牙膏、多合一牙膏和生物牙膏等;3、都市牙膏产品将进一步向个性化、高档化进展;农村市场,低价位产品销售量将快速上升,市场重心向农村倾斜;4、2007年内《中药牙膏生产标准》出台将可能为市场制造新的商业机会;5、云南白药牙膏的全新市场策略及近期爆发式市场增长,为新品牌进入市场提供新思路。

这些市场机会假如能够被充分利用新品牌依旧存在市场拓展空间的。

报告目录
一.全国市场整体情况分析
二.外资与本土品牌竞争分析
三.新兴品牌与传统品牌的市场竞争
四.目前中国牙膏市场消费分析
五.中国牙膏市场现状总结
一.全国市场整体情况分析
1.1.中国牙膏市场目前经营规模及市场潜力
中国牙膏行业市场容量相对较大,据相关市场数据显示: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市场规模保持年均5%的比例稳步增长。

1998年,全国牙膏产量达到28.07亿支;2000年产量达到了36亿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2.8支;可能2007年中国牙膏产量将达到49亿支,2010年将达到54亿支。

(以100g/支为标准计算)通过市场调研部实际测试及访谈确认得到以下结果:一般成人每次刷牙使用牙膏1.5g,平均每日刷牙1.5次,每人全年消耗牙膏821.25g。

全国刷牙适龄人口10亿(三岁以下幼儿及超高龄人群被排除;3-14岁儿童使用量较少进行减半处理),按此推算全国全年消耗牙膏8212.5亿克;以100g/支为样本,全国每年牙膏最大市场潜力82亿支。

因为牙膏使用存在使用方法固
定、使用频率固定的特点,加之适用人群不可能快速增长,因此牙膏市场的净消耗量潜力是存在明确上限的。

另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都市居民有三分之一人群没有良好的刷牙适应(即未能每日早晚两次刷牙);在宽敞农村地区,约有57%的人不刷牙,而农村目标消费群人口基数在6亿以上。

通过计算证实因不良适应造成的市场空白量和市场潜力预估总量与官方报告产销量的差值吻合。

三方数据能够相互印证,市场数据相对可靠。

我国牙膏最终饱和市场潜力值为每年82亿支,2007年可能销售值为49亿支,占总潜力值的59.8%,存在近40%即33亿支的空白市场。

在目前空白市场中农村占到近85%约合28亿支;都市约占15%约5亿支。

空白市场多为老少边穷地区及都市低收入人群市场。

1.2.中国牙膏市场品牌进展历程
建国后,中国牙膏市场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1.2.1.第一时期(1949-1982年):两大品牌南北称雄
建国后的打算经济期间,上海中华牙膏和天津蓝天牙膏两个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

素有“南有中华,北
有蓝天”的美称。

当时的打算经济条件下,牙膏定产包销,销售是靠各级百货站分销,差不多没有竞争。

1.2.2.第二时期(1983-1991年):本土品牌市场进展
改革开放,尤其是工业自销后,国内新品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涌现出两面针、冷酸灵、黑妹、芳草、草珊瑚、小白兔、黄芩等众多品牌。

它们各执一域,逐渐形成竞争割据之势。

1.2.3.第三时期(1992-1995):外资品牌市场导入
1992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用品公司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

短时刻内利用强大的营销攻势抢占了中国的高端市场。

1.2.4.第四时期(1996-2002年):外资品牌市场突进
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格局:一方面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市场份额和渠道,如联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取得了"中华"和"美加净"的品牌经营权;另一方面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价格调整,让大众同意自己。

而蓝天六必治、芳草、小白兔等昔日国产名牌整体陷入颓势。

1.2.5.第五时期(2003年至今):本土品牌重新整合
两面针、冷酸灵等本土品牌在经历了一轮市场洗礼后,营销手段和品牌治理理念日渐成熟。

田七牙膏异军突起,又涌现出纳
爱斯、西瓜霜、立白、云南白药牙膏、牙依牙膏等新生品牌,他们避开与外国品牌的正面交锋,避实击虚,力保占据"中老年口腔护理"和"中草药护理"等细分市场。

1.3.目前牙膏市场品牌占有率情况
依照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牙膏规模达到47亿支。

国内牙膏市场要紧品牌群大致为:高露洁、佳洁士、中华、两面针、田七、黑妹、冷酸灵、蓝天六必治、黑人、竹盐狮王、洁银、洁诺、草珊瑚、永南、美加净、白玉等近20个。

在国内牙膏市场,外资品牌高露洁、佳洁士、中华的市场领导地位已形成;本土品牌两面针、田七、黑妹、立白、蓝天六必治等也差不多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份额。

从要紧品牌市场占有率看,2006年度,排名前6名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83%:高露洁26%、佳洁士19%、两面针13%、中华10%、田七9%、黑妹6%,与2004年度市场份额分配情况差不多相同。

1.4.目前中国牙膏市场特点
1.4.1.目前中国牙膏市场各要紧市场要素的特点如下
1.4.
2.目前中国牙膏市场要紧竞争点
都市高端市场:通过市场细分、品牌、价格、渠道等手段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

农村低端市场:通过价格、渠道、消费者教育等手段进行空白市场渗透与扩张。

新功能市场:通过突破传统牙膏功能,向传统牙膏市场发动以抢占市场份额为目的的市场竞争。

在前两个市场竞争点的争夺中,要紧是外资与国内传统品牌之间对冲式竞争势态。

第三个市场争夺点要紧是新兴品牌对传统品牌的市场攻击,云南白药牙膏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二.外资与本土品牌竞争分析
2.1.差不多市场格局
在目前中国牙膏市场中,不同级不、不同价格、市场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