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发现: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面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同时发现在血液肿瘤细胞中,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B. 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C. 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生命活动缺少能量所致D. 根据材料可知,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2.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1是在低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B. 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C. 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D. 制作装片的过程中解离液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3.在基因型为 AaX B X b、AaX B Y的果蝇产生正常配子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B. 卵巢中某卵原细胞可产生aX B、A、AX b X b三个极体C.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直接产生AX B、aY两种精子D. 雄果蝇的X B与X B、Y与Y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结果有可能产生非等位基因C. 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易位均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加以区分5.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阶段有两次A. 5项B. 4项C. 3项D. 2项6.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D. 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7.氢氧化铈[Ce(OH)4]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氢氧化物。

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滤渣A中主要含有SiO2、CeO2B.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 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eO2+H2O2+3H+=Ce3++2H2O+O2↑D. 过程④中消耗 11.2L O2(已折合成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8.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都可以降低肝脏中的胆固醇,二者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 二者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C. 胆烷酸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D. 等物质的量的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与足量Na反应时,最多消耗Na的量相同9.氯气氧化HBr提取溴的新工艺反应之一为:6H2SO4+5BaBr2+Ba(BrO3)2=6BaSO4↓+6Br2+6H2O,利用此反应和CCl4得到液溴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A. B.C. D.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L0.2mol/L亚硫酸钠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总数为0.2N AB. 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H4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 AC. 向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100g 9.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4N A11.一种新兴宝玉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2Y10Z12W30,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Y、W、X、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位于同一主族,Y与W位于同一周期。

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X>Y>W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C. 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强碱反应D. 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12.FFC电解法可由金属氧化物直接电解制备金属单质,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利用此法成功电解制备钽粉(Ta),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a极为电源的正极C. Ta2O5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Ta2O5+10e—=2Ta+5O2—D. 石墨电极上生成22.4 L O2,则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6.02×102313.已知NaClO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

常温时,有1 mol/L的HClO2溶液和1mol/L的HBF4(氟硼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V,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ClO2为弱酸,HBF4为强酸B. 常温下HClO2的电高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4C. 在0≤pH≤5时,HBF4溶液满足pH=lg(V/V0)D. 25℃时1L pH=2的HBF4溶液与100℃时1L pH=2的HBF4溶液消耗的NaOH相同二、选择题(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原子能级越高原子的能量越大,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动能也越大B. 用动能为12.3eV的电子射向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C. 用光子能量为12.3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D. 用光子能量为1.75eV的可见光照射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时,氢原子不能发生电离15.研究表明,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上产生了周期性的潮汐现象,潮汐力耗散地球的自转能量,降低地球的自转速度。

不考虑其它的变化,则多年以后A. 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减小B. 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长C. 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减小D. 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将减小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A、B两端接入电压为u=220sin(100πt)V的交变电流。

原线圈匝数n=1100,副线圈匝数n1=60匝,副线圈匝数n2=50匝,C、D之间接入电容器,E、F之间接入内阻为10Ω电动机M,它们都能正常工作。

则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 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0.2Wb/sC. 该电容器的耐压值为12VD. 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10W17.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大小为q的离子,从ad边的中点O处以速度v垂直ad边界向右射入磁场区域,并从b点离开磁场。

则A. 离子在O、b两处的速度相同B. 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C. 若增大磁感应强度B,则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增大D. 若磁感应强度,则该离子将从bc边射出18.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

为了使质量为m,带电量为+q 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可加一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未画出),则A. 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B. 若电场强度E=,则电场强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上C. 若电场强度方向从沿斜面向上逐渐转到竖直向上,则电场强度逐渐增大D. 若电场强度方向从沿斜面向上逐渐转到整直向上,则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1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圆弧轨道,O为圆心,AO水平。

两相同小球a、b分别从圆周上的A、B两点水平抛出,两小球均能到达C点(位于O点正下方),OB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球到达C点的时间之比为:1B. a、b两球到达C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C. a、b两球到达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D. a、b两球到达C点的过程中,速度增量之比为2:120.真空中两个异种点电荷Q1、Q2分别固定在x轴上的A、O两点(O为坐标原点),x轴正半轴上的电势随x变化规律如图所示,C为电势的最高点,=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处的场强为零B. Q1、Q2的电量大小之比为9:4C. 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B点沿x轴向C点移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D. 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B点沿x轴向D点移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21.如图所示,质量为M=950g的木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AB一起以v1=6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5。

当木块运动到最左端A 点时,一颗质量为m=50g的子弹,以v0=254m/s的水平向右的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设子弹射中木块的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则A. 子弹射中木块后,木块一直做减速运动B. 木块被击中后向右运动,离A的最大距离为4.9mC. 木块被击中后由于木块与皮带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6.5JD. 木块被击中后到相对传送带静止过程中,摩擦力对木块的冲量大小为13N·s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