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油学院分院校史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坐落在燕赵大地、渤海之滨的美丽海滨城市——秦皇岛。
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
秦皇岛是“国家园林城市”,素有“中国夏都”之称,是我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秦皇岛分院校园北依燕山,南临渤海,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校园,是理想的治学之所。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是大庆石油学院为拓展办学空间,与企业和地方共建的创新成果。
秦皇岛分院创建于1985年,初始校名为“大庆石油学院科技研究培训部”。
1998年,经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人教局批准,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1999年,秦皇岛分院举办高职教育并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学院党委决定在秦皇岛校区同时成立“应用技术学院”和“校区管理处”两个机构。
2010年初又整合为“东北石油大学皇岛分校”,同时成立“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党委”。
秦皇岛分院占地面积500亩。
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分校目前建有三幢教学楼、二幢综合实验楼、一幢科技交流中心、一幢图书馆、一个塑胶体育场、四幢学生公寓、一个学生食堂、十二栋教职工家属住宅楼等教学与生活设施,建筑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
自建校起,分院不断对校园进行植树、种草等绿化美化工作,绿化面积达80%上;同时还治理和修建了五个人工湖,水面积达5000平方米。
秦皇岛分院于1999年秋季正式招生办学,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主要面向黑龙江、河北、吉林、辽宁、天津、上海、河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安徽、山东、海南等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秦皇岛分院办学至今历时十年整,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由最初的300人发展到现在4900余人,最高峰时达到5400人。
秦皇岛分院专业建设坚持以发挥大庆石油学院优势,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创造品牌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管、文相结合的多学科性特点,形成了以石油专业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体系。
分院现有石油与化学工程系、电气信息工程系、游游管理系、计算机科学系、建筑工程系、基础部、体育部、计算机中心、图书馆等九个教学(教辅)机构,开设了石油钻井技术、油田化学应用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网络系统管理、供用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旅游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等22个高职专业。
秦皇岛分院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十多个校内实验室;同时,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在北京、秦皇岛等地区的多个知名企业建立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秦皇岛分院师资队伍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充分依托大庆石油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通过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逐步形成了一支锐意进取、业务精良、梯队合理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由办学初期的几十名教师,发展到现在涵盖文、理、工、经、外等各学科的教职工27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近200人,专职教师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占42%,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达到了60%。
学院已经初步具备了将来举办应用型本科的师资力量和水平。
秦皇岛分院学生培养始终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以大庆精神育人”的校训精神,发扬“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将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职业性、技能性,注重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的办学宗旨,走产、学相结合的多渠道、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道路。
在办好普通高职教育的同时,还积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和举办职业技能培训,连续多年参加黑龙江省的“专升本”考试、外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为学生开拓学习深造之门。
经过不懈努力,秦皇岛校区高职学生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年来为社会输送毕业生累积8届计1万余人;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专升本”升学率位居黑龙江省同类院校前列;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80%以上,而且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秦皇岛分院作为大庆石油学院办学的一个窗口和平台外,在对外旅游接待、老教师退养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秦皇岛分院的创建和发展,总校的一些离退休老教师(220多人)先后由东北举家搬迁到这里。
他们在分院休养生息、安度晚年。
其中一些老教师走上讲台、重执教鞭;部分老同志组成教学专家组,参与教学活动,为分院的办学事业发挥着余热。
他们的迁入为秦皇岛分院的发展建设增添了一分色彩。
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时代同行的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把分院建设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教学型的高等学校而不懈努力。
附:一、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历届招生及毕业情况一览表二、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发展建设大事记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历届招生及毕业情况一览表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发展建设大事记1984年,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吸引高层次人才,建立对外开放的“窗口”,保证学院长期稳定的发展,学院决定在沿海某一开放城市建立分院。
经过综合分析论证,学院决定将分院建在河北省秦皇岛市。
1984年12月,学院派李克勤同志赴秦皇岛市联系建院事宜。
秦皇岛市政府经过考察,同意并欢迎大庆石油学院来秦皇岛市建立分院。
同年4月,学院党委副书记金国梁来到秦皇岛与当时市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高兰栓签订了建院协议。
同时,向河北省政府递交了申请建立分院的报告,并开始了分院校区的选址工作。
1985年6月,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了秦皇岛市政府和大庆石油学院在秦皇岛市建立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的报告。
校址初步选定在秦皇岛市西郊的文化教育区内(毗邻归堤寨乡)。
随即,学院派钱志良同志到秦皇岛负责筹备分院规划工作。
1985年7月,学院全体领导来到秦皇岛市,对分院校址进行最后的选定和确认。
在与秦皇岛市有关部门领导进行接触磋商的当天,秦皇岛市计委即把大庆石油学院分院建设列入了市政建设规划之内。
校区征地工作也得到了秦皇岛市土地局的大力支持,在与其洽谈征地问题的当天,即完成了校区征地工作,第一次征地493.1亩。
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完成了秦皇岛分院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
为了感谢秦皇岛市对学院建立分院的支持,学院决定向秦皇岛市捐赠人民币200万,帮助秦皇岛市改善基础教育状况,以支持秦皇岛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1985年8月,学院派孙藏修同志到秦皇岛建立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筹建处。
相继派白德林、杨俊岩、张德宝、李克俭等同志参加分院的筹建工作。
随后,开始了新校区内原住户居民的动迁工作。
学院为动迁居民提供了平价水泥钢材,归堤寨乡划拨了住房基地,在归堤寨村西建起了标准化农民住房,使34户村喜迁新居。
同时又扩大征地20亩,为大规模的建校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6年,秦皇岛分院校区开始坡土动工,兴建校舍。
经过两年的建设,分院校区初具规模。
相继建成了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工住宅楼、锅炉房等近30000平方米的教学生活设施。
1988年,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正式挂牌,并成立了分院领导小组,由院长陶景明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金国梁任副组长,王惠德、关德范、白德林3位同志任小组成员。
1988年秋季,分院为秦皇岛市举办了一期学制为一年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证书班,培养学员35人。
1989年3月,学院党委决定组建分院新的领导班子,院长陶景明兼任分院主任,金国梁、王惠德、张子香3人任分院副主任。
同时成立了四部一室,即科技发展部、教育培训部、基建工程部、后勤服务部、办公室。
科研发展部由张子香兼主任、杨建任副主任;教育培训部由韩树江任主任、于卫华任副主任;基建工程部由任建生任主任、付俊林任副主任;后勤服务部由白德林任主任、杨俊岩任副主任,办公室由杜文祥任主任、张德文任副主任。
6月,分院党总支成立,张子香兼任总支书记,于卫华任副书记。
同年秋季,秦皇岛分院开始为西部油田举办第一期石油加工专业函授脱产大专班,学制3年,其中在校脱产学习2年,第三年回原单位实习,并做毕业设计论文。
这期学员共有35名(其中:玉门油田25人、长庆油田4人、新疆油田6人)。
1990年署期,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到分院视察工作,明确了分院作为大庆石油学院“窗口”的五大功能,即地质实习、成人培训、学术交流、旅游接待、老有所养等,并为分院“地质陈列馆”题字。
自1986年以来,分院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年年承担学院石油勘探系、石油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以及其他石油院校的学生实习任务。
1990年底,根据学院党发〔1990〕47号文件和院发〔1990〕78号文件精神,秦皇岛分院领导班子调整,李世安任秦皇岛分院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于卫华任总支副书记。
1992年,分院科技交流中心大楼破土动工,先后于1992年、1995年两年建成一、二区工程,使分院的接待功能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在此期间,分院组织职工,自己动手,建设校园,特别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绿化工作,使校园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1991年至1992年,秦皇岛分院的对外交流和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十分活跃。
其中,1991年为青海、新疆等油田举办了化工机械专业函授脱产大专班,两期共有31名学员。
1992年,为河南、青海是、玉门等油田举办了石油加工专业和化工机械专业函授脱产大专班,两个班共有48名学员。
除此之外,分院每年署期都接待一些油田和石油高校在分院举办的各种短期班或召开的学术会议。
1992年10月,秦皇岛分院领导班子再次调整,韩树江任基地第一副主任;白德林、付俊林、于卫华3人任分院副主任。
分院机构仍保留了四部一室的设置,并对个别干部进行了调整。
在此期间,继续完善了基地的五大功能。
1993年至1995年,学院经济管理系新开设的外贸英语专业在秦皇岛分院招生。
学院原财务会计92级、93级两个班、外贸英语94级一个班同时迁到秦皇岛分院。
这样,3个年级6个班,共有197名学生在分院开始上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从1993年起,秦皇岛分院开始试行行政经费、维持经费、职工工资等费用三年承包制试点。
1994年,科技发展部所属教师编制划归学院相应的教学系处管理。
1995年10月,分院领导班子换届,刘扬任分院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于卫华任副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韩树江任副主任。
这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一直在为分院的发展建设努力争取更大的空间。
1998年12月,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教局批准,“大庆石油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秦皇岛分院成立,分院领导兼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