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
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 2 式中:k m —材料系数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 2.机动时间:T 机 2.1. 方料:式中: H- 板厚mm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k B -2.2.棒料: 式中D —棒料外径 mmT 机= k BH20 T机=D24 T 机=D—d 022.3. 管料: 式中d 0—管料内径;mm2.4..方管:式中:H—方管外形高mm ;H 0—方管内腔高mm ; B 0—方管内腔宽mm ; 3.吊料时间:4.装卸料时间及其它时间: 综上所述: 方料:T=(0.12+n0.0519H+0.001L )k 2-0.00013 H 0*B 0 (min )圆料:T=(0.12+n0.0429D+0.001L )k 2-0.0001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 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剪板单件工时定额: 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b —剪角次数241000T 机=H—H 0*B208000T吊=L1000T 装卸=0.12+LD1800840T =k *a+b a3剪板工时系数表注:准备工时按100件基数计算,每件0.2,共计200分剪板毛刺工时:T=0.3 + 处理长度/400剪板校正T校=k*T材料系数K=1~1.52.冲压每冲一次工时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折弯工时定额:t2=Σa i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注:规格栏中,为折弯长度,a 为每折一刀的工时(理论计算:每刀0.15分×折1.5=0.225+0.2=0.425→0.5)↓ 准备工时 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风割工时公式: 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T 修磨 = T 风割 / 22.焊接单件工时: T焊接=T工件装卸+T 点焊+ T 全焊2.1 装卸工件工时:T 工件装卸=(T 01+0.2n )B式中:T 01—装卸基本工时;(取T 01=0.2); n-- 工件数 B-- 重量系数(见表)2.2. 点焊单件工时:T 点焊= T 02+0.1J+0.1NT风割=风割长度×3+1.5V式中:T02—点焊基本工时;J—点焊数;N—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2.3. 全焊单件工时:T全焊= T03+0.1M+0.1N+LΣ/200+0.2NC式中:T03—全焊基本工时;M—焊缝段数;N—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LΣ--焊缝长NC---焊接参数调节次数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重量系数(B)1、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2、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3、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4、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20分钟5、点焊螺母按0.5分钟一个四.钻床工时定额1、T=kT机+ T装卸其中k—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k=1.5 有深度要求k=1.1 扩孔及攻丝k=0.82、机动时间:T机注:L/D≥8时,须另增排屑时间60%。
3、装卸零件时间及辅助时间: T装卸五.磨床铣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平面磨工时定额:工作台单行程横向进给量16~24mm/次工件运行行速度8m/min磨一次行程工时2. 无心磨工时定额(含辅助工时)T=kd L 120式中: L—单件被加工零件总长;k d—直径系数,d≤16, k d=1.0; d>16, k d=1.2 3.铣端面工时加工段数系数B计算公式T=加工长度×BA六。
车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计算公式T j工序= ∑T j装卸+∑T i工步+0.2m=∑T j装卸+k∑T i机动+0.2m式中:j—工序数;T j装卸—第j道工序装卸工件的时间(含其它辅助时间);i — 走刀次数;T i 机动— 第i 次走刀机动时间; m - 换刀次数; 2.粗车外圆机动时间: 考虑回程手动等辅助时间等:吃刀深度按2.5 式中:L —工件被车削的长度;mm ; f —走刀量,mm/r ;取f=0.4 n —车床主轴转速;r/mim ; 3.精车外圆机动时间: 考虑回程手动测量等辅助时间等:式中:L —工件被车削的长度;mm ;T 机动=L=2.2Ld f*n 10000T粗外圆=T回程+T基本+ T机动=0.01L+0.3+k L=0.01L+0.3+3Ldf*n10000n= 36*1000 πd T 机动=L =3.9Ld f*n 10000 T精外圆=T回程+T基本+ T机动=0.01L+0.4+kL=0.01L +0.4+5*Ldf *n10000f —走刀量,mm/r ;取f=0.15n —车床主轴转速;r/mim ; k- 宽放系数;k=1.33 4.当外圆精度高于7级时;T j =1.5*T 机动n =54*1000πd一、工艺过程工时计算方法工时计算的时候,除了特殊注明情况外,单位应统一表示。
工时:小时(h);长度:毫米(mm);切割速度:毫米/小时(mm/h);面积:平方米(㎡);进给量:毫米/转(mm/r);转速:转/分钟(r/min)。
辅助时间要计在工时定额当中。
主要包含熟悉图纸和工艺等技术文件、调整设备、装夹、准备工夹量刃具、吊装、磨刃具、自检、焊接件翻转、标识移植时间等等。
工时定额不应考虑生理、打扫卫生、领件、领料、入库、转序、交检、包装、喷漆件等待干燥时间,这些要素统一由工厂方考虑。
返修时间另外单独计算,不需计入正常工时定额当中。
各主要工序的计算方法如下:●下料:1、板材火焰切割下料: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切割长度/切割速度)*(1+k)半自动切割K=2.85数控切割K= 4.5 等离子切割K=4.52、板材剪切下料:所需用人数已被考虑。
工时=切割刀数*K≤δ8K=0.17小时/每刀(钢材);K=0.10小时/每刀(PVC)>δ8~δ14 K=0.19小时/每刀>δ14~δ20 K=0.20小时/每刀3、型材锯割下料:工时按实际考核数据。
参见附件一:型材下料工时●成型: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焊接:1、焊前准备:包括划线、焊前焊缝处表面清理、焊前预热、二级库焊材烘干。
易打磨大件:焊前焊缝单表面清理时间:0.08小时/米不易打磨件或小件:焊前焊缝单表面清理时间:0.15小时/米2、组点:3、焊接成型: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焊接(气刨)基本时间=焊缝长度*道数/焊接(气刨)速度4、焊后整理:包括校正、清理焊渣时间。
●试装(车):包括组装、试车、试压、拆卸。
●表面清理:指防腐处理前的表面清理。
工时=清理面积*0.34小时/平方米●防腐:工时=清理面积*0.07小时/平方米*喷漆遍数●机加工: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1、计算法:适用于无可比性的新零件。
基本时间=切削长度/(转速或往复次数*进给量*60)2、类比法:适用于有可比性的零件。
●热处理: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1、基本时间T1:是指零件在设备中加热、均温、保温、降温的时间,是零件装炉后从闭炉门起到开炉门止的一段时间。
因此段时间工艺自动运行,所需人工工时需要在具体时间基础上乘一定系数k。
由于本公司热处理产品基本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生产过程中以炉次为单位,所以在退火、正火、渗碳淬火、回火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以平均装炉量为基准,然后每个产品的工时值为T(单)=T(炉)×m/MT(炉)=(T1×k+T2)*定员T(单):单件产品工时值(h)T(炉):处理一炉产品的工时值(h)m:单件产品重量(kg)M:平均装炉量(kg)k:基本工艺时间系数平均装炉量(M)的计算方法:统计至少20炉同类产品的实际装炉量,然后计算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平均装炉量(M)。
基本工艺时间系数(k):工艺运行过程中,员工定时操作、记录以及维护的时间按照总工艺时间乘一定系数计算,各工艺系数规定如下:退火、正火、回火、淬火:k=0.2渗碳:k=0.4中频淬火:k=12、辅助时间T2:是指熟悉工艺、调整仪器、零件装炉与出炉所必需时间、零件绑扎和拆卸、工装夹具安装和绑拆清理、自检等消耗的时间。
铸造1、脱皮箱类(潮模小件)工时包括:准备时间、造型下芯扣箱时间、制芯时间、清砂时间。
1.1、准备时间:是熟悉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准备工作场地所需的工艺装备所用时间,根据零件复杂程度决定。
简单件:0.08小时;中等件:0.17小时;复杂件:0.25小时。
1.2、造型下芯扣箱时间:T=K〔(0.0062H+0.0175)F2+4.4H-2〕/60H:沙箱高度,单位分米F:沙箱截面积,单位平方分米K:复杂系数,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45、1.9、2.5。
1.3、制芯时间:,依照经验公式T=〔(D+1.84)H+0.9D〕/60计算。
D:砂芯直径,单位分米H:砂芯高度,单位分米,依照经验公式T=K*V:砂芯体积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7、2.4、3.2。
1.4、清砂时间:经验类比估算。
2、扫灰潮模类(潮模中、大件)2.1、准备时间:是熟悉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准备工作场地所需的工艺装备所用时间,根据零件复杂程度来决定。
简单件:0.25-0.5小时;中等件0.4-1小时;复杂件:0.7-1.5小时。
2.2、造型时间:T=K[(0.0062H+0.0175)F2+4.4H-2]/60,H:砂箱高度,单位分米,F:砂箱截面积,单位平方分米,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45、1.9、2.5。
2.3、制芯时间:,依照经验公式T=〔(D+1.84)H+0.9D〕/60计算。
D:砂芯直径,单位分米H:砂芯高度,单位分米,依照经验公式T=K*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7、2.4、3.2。
,依照经验公式T=K*V:砂芯体积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1.5、2、2.5。
2.4、下芯时间:,依照经验公式T=V:砂芯体积,单位立方分米K:复杂系数:复杂等级分1、2、3、4级,相应K值为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