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下册综合训练题(一)

高二语文下册综合训练题(一)

高二语文下册综合训练题(一)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编辑.作揖.舟楫.修葺.缉.拿归案B.诽.谤绯.红徘.徊悱.恻妄自菲.薄C.寥.落悖谬.屠戮.蓼.蓝未雨绸缪.D.黯.然歆.羡幽暗.喑.哑不谙.水性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B.伊朗的一名外交官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伊朗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有力的反击。

C.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游览黄山之后发现它果然是秀色可...餐.,名不虚传。

D.美国人朗恩·乔瑟夫耗时10年拍摄的《南京梦魇》引起轰动,美国煤体认为该片可与斯皮尔伯格当年的《辛德勒的名单》比肩接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毙了”“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B.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C.各省市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在“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出台多种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

D.“中国印”、“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7题。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中最不济的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

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或相应条件)的良好环境下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

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故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一旦被人排出体外,离开了安乐窝的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

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结构这样简陋的病毒算不算是生命?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生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两条:能进行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

从这点来说病毒具备了生命的重要特征。

但它又不是完整的生命,因为所有生物体的生命特征都寓藏于DNA的双螺旋链中,惟独病毒没有双螺旋,而只有一条单链,有时还不是DNA而是RNA,所以病毒只具备了部分的生命特征。

因而病毒不属于生物界共同的生命形式,或者说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生命形式。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样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70—80%。

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致病。

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也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两字上。

“变种”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的意思,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

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现在可能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

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

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选自2003年第6期《中国科技纵横》)4.下列对“病毒”特征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毒缺乏一套赖以独立生存的“配套设施”,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

B.病毒的体积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其结构也仅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

C.病毒的每一次变异,都使病毒的杀伤力次第增大,例如埃博拉的病死率就可达70%—80%。

D.病毒具备生命特征,但不属于生物界共同的生命形式,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生命形式。

5.对“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比喻,生动地把病毒这种“寒碜“相描绘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这句话使下文阐述的病毒“一旦被人排出体外就活不了几个小时”的特征有了直观的认识,消除了对病毒的畏惧感。

C.结合第一段来看,这句话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从结构、大小、生存能力等方面将病毒与细菌作了比较。

D.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病毒没有“库房”和“车间”,所以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因而病毒不属于生物界共同的生命形式。

6.病毒之所以那样猖獗,最主要原因是A.它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而且小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B.它不但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还可能会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C.它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所以大部分抗生素全无作用D.它没有双螺旋链,而只有一条单链,有时还不是DNA而是RNA。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一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毒虽然具备了生命的重要特征,但不属于生物界共同的生命形式,它不属于生物的范畴。

B.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的原因在于:抗生素无法进入病毒所寄生的细胞内,干扰它们进行新陈代谢和复制。

C.病毒具有“变种”的能力,所以病毒将永远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人类也将永远与病毒斗争下去。

D.病毒能给人以“杀伤力”,同时也给人以免疫力,所以对人有危害的病毒,往往是变种后的新病毒。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l0题。

张昭,字潜夫。

自言汉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县。

祖楚平,寿张令。

楚平生直,即昭父也。

初,楚平赴调长安,值巢寇乱,不知所终。

直幼避地河朔,既寇,以父失所在,时盗贼蜂起,道路榛梗,乃自秦抵蜀,徒行丐食,求父所在,积十年不能得。

乃发哀行服,躬耕海滨。

青州王师范开学馆,延臵儒士,再以书币招直,署宾职。

师范降梁,直脱难北归,以《周易》、《春秋》教授,学者自远而至,时号逍遥先生。

昭始十岁,能诵古乐府、咏史诗百余篇;未冠,遍读《九经》,尽通其义。

处侪类中,缓步阔视,以为马、郑不己若也。

后至赞皇,遇程生者,专史学,以为专究经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若极谈王霸,经纬治乱,非史不可。

因出班、范《汉书》十余义商榷,乃授昭《荀纪》、《国志》等,后又尽得十三史,五七年间,能驰骋上下数千百年事。

又注《十代兴亡论》。

处乱世,躬耕负米以养亲。

后唐庄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昭因至魏,携文数十轴谒兴唐尹张宪。

宪家富文籍,每与昭燕语,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即署府推官。

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监察御史里行。

宪为北京留守,昭亦从至晋阳。

庄宗及难,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

昭谓宪日:“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宪日:“我本书生,见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

苟靦颜求生,何面目见主于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

”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

时有害昭者,昭日:“明诚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无悔。

”众执以送彦超,彦超曰:“推官正人,无得害之。

”……长兴二年,丁内艰,赙绢布五十匹,米麦五十石。

昭性至孝,明宗闻其居丧哀毁,复赐以钱币。

服除,改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史馆修撰。

上言乞复本朝故事,臵观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弹事,谏官月给谏纸。

并从之。

又奏请劝农耕及臵常平仓等数事。

……宋初,拜吏部尚书。

乾德元年郊祀,昭为卤簿使,奏复宫阙、庙门、郊坛夜警晨严之制。

礼毕,进封郑国公,与翰林承旨陶谷同掌选。

谷尝诬奏事,引昭为证,昭免冠抗论。

太祖不说,遂三拜章告老,以本官致仕,改封陈国公。

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二》)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要:要领B.多自效军门效:献,尽力C.又奏请劝农耕及置常平仓等数事劝:勉励D.以本官致仕致仕:登上仕途9.文中“恨相见之晚”中的“之”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C.夫晋,何厌之.有?D.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昭的父亲在动乱的年代,共计十年,千里寻父,历尽艰辛,终究没有能够找到父亲,于是为父亲办丧事。

王师范邀请儒生,连续几次用书籍和钱财来请张昭的父亲,他才去了。

B.张昭年少时就才华横溢,鹤立鸡群。

后来更遇名师,得到程生的指点,于是学问得到极大的提高。

C.张宪也是一位饱学之士,对张昭有知遇之恩。

后来张宪部下联合戍将准备兵变,张昭试探张宪的打算,他对张宪能成古人之义表示赞同。

D.宋朝初年,张昭官拜礼部尚书,又进封郑国公。

因为同僚陶谷胡乱奏事,并且强拉着他作证,他坚持原则,结果太宗很不高兴。

第Ⅱ卷(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祖楚平,寿张令。

楚平生直,即昭父也。

译文:(2)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

译文:(3)上言乞复本朝故事,置观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弹事。

译文: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诗经·氓》)(2)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4)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5),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6)竹外桃花三两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