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礼仪教学方案形体礼仪培训各项目的具体要求体姿的礼仪技巧与功能人的基本体姿可以分为站姿、走姿、坐姿和卧姿四大类。
通常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是坐、站、走三类。
在这三大类体姿的基础上,还可以衍生出其他许多具体不的体姿和仪态。
不同的体姿具有不同的含义;相同的体姿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
公关人员不仅应当养成良好的体姿、仪态,给公众以良好的体态视觉,而且也应善于从他人的各种具体的体姿、仪态中了解他人的真实思想轨迹。
坐姿:动态的美能扣人心弦,静态的美也能令人心动。
坐姿文雅,坐得端庄,不仅给人以沉着、稳重、冷静的感觉,而且也是展现自己气质与风范的重要形式。
良好的坐姿应当是:1、人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直,上身正直。
2、双膝应并拢或微微分开,并视情况向一侧倾斜;女士入座后,双脚必须靠拢,脚跟也靠紧。
3、双脚并齐,手自然放在双膝上或椅子扶手上。
4、款款走到座位前。
如果是从椅子后面靠近椅子,应从椅子左边走到座位前。
5、背向椅子,右脚稍向后撤,使腿肚贴到椅子边;上体正直,轻稳坐下。
女士入座时,应清理一下裙边,将裙子后处向前拢一下,以显得端庄娴雅。
6、在可能时,可后于别人交叠双腿,女子一般不要架腿。
在马来西亚人面前,任何人最好不要架腿。
应当避免的坐姿:(1)双手置于膝上或椅子腿上(容易被人判读为示意结束)(2)把脚藏在座椅下或勾住椅腿(显得小气,欠大方)(3)双腿分开,伸得老远(不雅观)(4)“4”字型叠腿,并用双手扣腿,晃脚尖(人家会觉得傲慢无礼,目中无人)(5)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
(6)上体不直,左右晃动(显得没教养)坐姿种类(1)基本坐姿:要领是:头正目平,嘴微闭,下颌内收,面带微笑,颈部挺直,两肩平稳放松,挺胸收腹,身体重心垂直向下,双膝、双脚完全并拢(男员工与肩同宽),两脚平落地上,双手搭握于双腿上,按椅面大小2/3的位置,背不靠椅,构成双“LL”状,即背与大腿成直角,大腿与小腿成直角。
端坐时间过长或交谈时可转为侧坐,上身与腿同时转般一侧(可左可右),两腿并拢,臀部不离椅面。
此姿适合面试、洽谈等正式场合。
(2)双腿交叠坐姿:此坐姿重点是双膝并拢,交叠的两腿没间隙,在上的腿与下面的小腿成一直线,将上面那条腿的小腿向内止,脚尖向下,视椅面高低双脚可叠放、可斜放(与地面成45度)。
双手不可抱膝,以免背部弯曲,应搭握于腿上,适合椅面较高时运用。
(3)双脚斜放坐姿:双腿并拢后,同时向右斜放,与地面形成45度,腿、膝、小腿、脚掌均须同一方向,小腿间不能有间隙。
适合坐沙发、安乐椅时运用。
(4)脚掌交叠靠椅脚坐姿:将一脚掌放在另一脚掌之上,再轻靠椅子下方,双膝并拢。
椅位低但没空间容放双脚不宜用此姿,适合收银台、酒吧、音乐茶座内高脚椅上运用。
(5)脚掌交叠斜放坐姿。
双膝并拢,脚掌部分交叠,双腿稍斜放,适合坐于办公桌前使用,自然舒适。
每一个坐姿,女士均应双膝并拢。
双手摆放可相交后轻握于腹部(不超过手腕二寸);左手放在左腿上,右手搭左手手背上;双手自然相交或搭握成八字型于双腿上;将手轻搭椅、沙发的扶手上(男可双手轻搭,女只宜一手搭扶手,一手放腿上。
)训练方法:(1)入座、起立练习:练习椅后左右入座,椅前转背入座,拢裙姿势应优雅;练习视线后移,抓扶手入座;根据椅面大小、高低,练落座位置的适度;练起立瞬间成基本站姿。
(2)练习各种坐姿:以练基本坐姿为主,同时按要领逐一练习各种坐姿。
双脚正放、斜放、交叠等分步练习,练长时间端坐及姿势调整。
可用纸片夹在双膝间,双始至终不掉落,体会双膝、双腿并拢的程度。
站姿:一位在公关场合中受人欢迎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正确的站立姿态。
因为站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中第一个引人注视的姿势。
优美、典雅的站姿是发展人的不同质感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
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站姿的基本要点是挺直、均衡、灵活。
良好的站姿应当是以下各方面体姿的综合表现:1、平肩、直颈,下颌微向后收;两眼平视,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2、直立,挺胸,收腹,略为收臀。
3、两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两手亦可在体前交叉,一般是右手放在左手上。
肘部应略向外张。
男性在必要时可单手或双手背于背后。
4、两腿要直,膝盖放松,大腿稍收紧上提;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
5、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6、站累时,脚可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
8、将左脚收回,与右脚成垂直,左脚跟在右脚跟前面,两脚间有少许空间。
9、右脚向后撤半步。
10、身体重心交给右脚。
11、男子站立时,双脚可微微张开,但不能超过肩宽。
12、女性在必要时,特别是单独在公众面前或登台体现时,可采用3/4站姿。
13、女子站立时,脚应成“V”型,膝和脚后跟应靠紧,身体重心应尽量提高。
应当避免的站姿:(1)身体抖动或晃动(给人以漫不经心或没有教养的感觉)(2)双手插入衣袋或裤袋中(不严肃,拘谨小气;实在有必要时,可单手插入前裤袋中)(3)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这会有消极、防御、抗议之嫌)(4)双手或单手叉腰(这种站法往往含有进犯之意)(5)两腿交叉站立(它给人以不严肃的感觉)站姿种类:(1)基本站姿(V字型):基本站姿良好就能做好真正符合礼仪规范的握手、鞠躬等礼节,灵活运用其他站姿。
(2)接待员站姿(丁字步):一脚略向前伸出,脚跟靠于另一脚内侧,两脚尖向外略展开形成斜“丁”字;前后脚膝盖靠拢略微重叠;训练方法:(1)贴墙而立:将脚后跟、小腿、臀、肩、后脑勺贴墙而立,感受到身体上下处于一个平面。
(2)背靠背站立:两人一组,将脚后跟、小腿、臀部、双肩、后脑勺巾紧对方,在两人小腿、背部相靠处夹一小纸片或卡片,不掉下,、不滑落为正确站姿。
(3)顶书而立:把书或小软垫放头顶中主,为使书不掉下,人的头自然会保持平衡,应双目平视,下颌微收,颈部挺直。
走姿:走姿是站姿的延续动作,是在站姿的基础上展示人的动态美的极好手段。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合中,走路都是“有目共睹”的肢体语言,往往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风采和韵味,有良好走姿的人,会更显青春活力。
优美的走姿会使身体各部分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走路的基本要点是从容、平稳、直线。
良好的走姿应当是:1、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
女性着裙子时,裙子的下摆与脚的动作应力求表现出韵律感。
2、身体重心稍稍向前。
3、上体正直,抬头,下巴与地面平行,两眼平视前方,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4、两手前后自然协调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度到15度。
5、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
6、迈步时,脚尖可微微分开,但脚法脚跟应与前时方向近乎一条直线,避免“外八字”或“内八字”迈步。
7、走路要用腰力,因此,腰要适当收紧。
8、上下楼梯,上体要直,脚步要轻,要平稳;一般不要手扶栏杆。
应避免的走姿:(1)身体乱晃乱摆(给人轻佻、浮夸、缺少教养的印象)(2)双手反背于背后(给人以傲慢、呆板的感觉)(3)双手插入裤袋(让人觉得拘谨、小气)(4)步子太大或太小(太大不雅观,太小不大方)各种走姿:1、基本走姿:此姿用腰力走路,体重移动的轴线都在腰部。
2、穿高跟鞋的走姿:与基本走姿相同,不过步幅小些,因高跟鞋从鞋尖到鞋跟的长度比平底鞋短。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脚跟先落地。
因脚尖先着地,挺直脊背就相当困难,而且行走时叩叩作响,相当不雅。
训练方法:1、修正线条:划一条直线或在形体训练房放一条五公分宽的带子,按基本走姿练习。
向前迈一步,脚跟内侧磁到直线,大脚趾踩在直线上一样着地,另一脚以同样方法迈出,切记脚掌内侧接触直线边缘,成小倒八字型,保持步态节奏感。
2、练习平衡:头上放个小软垫或顶书,按基本走姿练习,视线落正前方约四米处;步速、步幅应协调一致。
3、双臂摆动:成基本站姿后,以身体为柱,以户关节为轴,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要按要求,也可加大幅度,配合韵律节奏,肩部放松,意识传到指尖五指并拢。
4、练习小步幅:穿旗袍、西服套裙、高跟鞋练习小步幅,步速加快。
握手:握手作为当代世界上最为普遍的一种表达见面、告别、祝贺、安慰、鼓励等感情的礼节,始于何时,因于何故,现在已很难作出准确考察。
我们只是知道,在原始时代,在人类才刚刚从动物界脱胎出来,还带有几分野蛮的时候,人们不仅在狩猎或战争中,而且在日常交往时,手上常常带有石块等“武器”,以防不测。
在与人交往时,为了表达自己的友好,说明自己没带武器,于是将双手伸开并高举,这是最原始的见面礼。
也可看作是握手礼的最早开端。
后来,这种表达友好的方式发展成用手接触对方的胸部。
据传,直到埃及金字塔时代,人们见面时才比较普遍地以两手相握为礼。
据古希腊诗人荷马所言,是特罗亚人最早使用握手礼的。
握手礼在产生之后,曾被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许多繁琐的世俗和宗教礼仪所取代,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对神灵的顶礼膜拜、迷信盲从作为人际交往的礼节。
只是到了近代,握手礼才重新在世界各地普遍流行开来,把它作为相互致意、联络、沟通的一种手段。
美国著名盲女作家海沦·凯勒曾以自己独特的感受描写自己与人握手的经验,她说:“我接触过的手,虽然无言,却极有表现性。
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
我握着冷冰冰的手指,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
而有些人的手却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
”握手的具体样式是千差万别的。
了解一些握手的典型样式,既有助于我们通过握手了解交际对方的性格、情感状况、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等等;也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对自觉地应用各种具体的样式。
握手的各种样式:1、对等式握手。
这是标准的握手样式。
握手时两人伸出的手心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对方,或者说是到了最后都不得不将手心向着对方。
这样的握手多见于双方社会地位都不相上下时,由于双方都“试图”处于支配地位,通过“竞争”最后双方的手心在握住时不得不都向着对方;也可能是一种单纯的、礼节性的表达友好的方式。
2、双握式握手。
美国人称政客式握手。
据说在历届美国竞选总统时,几乎所有的竞选人都要以这种样式对上至亿万富翁,下至西部牛仔握手。
其具体样式是:在用右手紧握对方右手的同时,再用左手加握对方的手背、前臂、上臂或肩部。
使用这种握手样式的人是在表达一种热情真挚、诚实可靠,显示自己对对方的信赖和友谊。
从手背开始,对对方的加握部位越高,其热情友好的程度显得也就越高。
3、支配式握手。
也称“控制”式握手,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对方的手。
以这种样式握手的人想表达自己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地位。
这种人一般来说说话干净利落、办事果断、高度自信,凡事一经自己决定,就很难改变观点,作风不大民主,在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差距较大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
4、谦恭式握手。
也叫“乞讨式”握手,顺从型握手。
与支配式握手相对,用掌手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势与对方握手。
用这种样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软弱,处于被动、劣势地位,这种人可能处世比较发主、谦和、平易近人,对对方比较尊重、敬仰,甚至有几分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