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想再______”作文讲评及例文

“我想再______”作文讲评及例文

“我想再______”作文讲评及例文
作文(60分,其中4分为书写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常感慨“我想再……”,如果用时光的筛子过滤,沉淀在脑海或心底的很多是过去的美好,它们总是和人、事、物有关,它们往往是真、善、美的。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验吧,请以“我想再”为题,展开你的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抄袭;字迹工整。

一、本班同学写作基本情况
1.讲过去的故事为主,“我想”为辅,甚至沦为标签。

2.写作题材狭窄,主要写童年的回忆,家人的去世,小伙伴的离散。

3.思想见识低幼化,要么是简单希望时光倒流,要么是悔不当初表感叹。

只有个别同学面向未来。

4.部分符合题意的作文多,完全符合题意的作文少。

二、讲评重点:
1.审清作文要求
2.打开写作思路
以下分述:
1.审清作文要求
作文需要同时满足材料和题目的要求。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美好”,“真善美”。

是“美好”的往事触发了眼下的“想”。

换句话说,“不美好”的往事,原则上不能写入作文。

——这是第一个要求。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想”。

“想”是面向未来的,指向某种目标,未能达成的愿望。

——这是第二个要求。

你的作文要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班同学的作文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同时符合这两个要求。

2.打开写作思路
借鉴一下《乡土中国》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表述,可以帮你打开写作思路。

我们以“我”为中心,把周围的人分为五个圈层:
第一层,我。

第二层,家庭,家族,血缘关系层。

第三层,朋友圈,村落,社区,社交关系层。

第四层,党派,民族,国家,相同相似的文化层。

第五层,全人类,生命层。

所谓眼界和见识,就是你是否能够跳出自己的狭隘的小圈子,站在更高更多层面上来重新认识自我。

本班同学的视野都落在了前三层,尤其是前两层。

不是不好,只是赛道太拥挤——还有两个赛道空无一人呢!
前三层你已经知道了,略过不表。

后两层给你举两个例子,探索写作的更多可能性。

第四层举例,《我想再做一次键盘侠》:曾经,我是“键盘侠”,在网络上打口水战,得意洋洋;今天,我才知道,真正的“键盘侠”应该拥有科技的硬实力,才能摆脱受制于他国的命运;所以,“我想再做一次键盘侠”,真正的键盘大侠,能参与到引领国家科技进步事业的大侠。

(袁隆平可以用上了)
第五层举例,《我想再学一种语言》:外语,打开了通往另一个文化的大门,我看到了神奇的另一个世界;没想到,随着学习课程的增多,我发现,打开世界的“语言”真多,比如计算机语言,比如基因编码;所以,“我想再学一种语言”,为人类探索世界和自然的秘密。

(钟扬可以用上了)
又:可以借新冠疫情,写自己“想”学“病毒的语言”,了解它们,跟它们和平共处。

这是题目和文章大意示例,要把大意写成“记叙文”,你需要一个故事,把思想认知装进“我的故事”当中——这是一个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任务。

我只能背着你走到这一步。

剩下的路,要你自己亲自走。

三、作文升格举例
你现有的作文如何升格?
我举三个例子。

例1.“我想再回到童年”类型
——很多同学写这个。

你写的是:
曾经,我无忧无虑,雪地打滚,快乐自由,所以,想再回去。

你这么写,实际上是想拥有“时光倒流机”,拒绝当下。

照这个逻辑,回归子宫最好,是人最舒适的状态。

题目中的“我想再”几乎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作文题换成《童年的回忆》更配得上你的作文。

升格思路:
作文主旨要改。

要改“拒绝当下”为“接受当下,面向未来”。

我们刚刚学过的第一单元,“青春”,可以借鉴一下。

想想看,我们是如何定义“青春”的?
只有年轻人才配拥有“青春”吗?
中老年人可以拥有“青春”吗?
假如“青春”不只是指年龄,更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指拥有探索世界的活力和一定的冒险精神,中老年人一样可以拥有“青春”!
同样的道理,“童年”可以“再次”拥有吗?
假如我们把“童年”定义为只和年龄有关,是不能再次拥有的。

假如我们重新定义“童年”的含义,把“无忧无虑,简单而快乐”看作“童年”的核心特征,那么,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再次回到童年”。

世上有没有人,终生拥有“童年”?
那些终生简单而纯粹的人,就是。

普通人做不到时时刻刻的简单纯粹,可以做到某个时刻的简单纯粹。

普通人做不到方方面面的简单纯粹,可以做到某个方面的简单纯粹。

所以,“我想再次回到童年”,不应该是做“巨婴”,而应该是找回“童心童趣”!
沿着这个思路,改写你的故事,审视你当下的状态,寻找那个理想中的保有“童心童趣”的自我!
例2.“我想再见你一面”类型
——写阴阳两隔,思念亲人。

你写的是:
曾经,亲人对我那么好,没想到,你却离我而去。

所以,我想再见你一面。

这是想拥有“时光倒流机”的另一个版本。

同样是“拒绝当下”的心态。

我们当然可以写怀念亲人。

但是,题目中的“我想再”暗含着面向未来的成长命题,只写怀念是不够的。

假如作文只给材料,自拟题目,你完全可以只写怀念。

现在,你需要在怀念的基础上有所“成长”。

升格思路:
主题思想要改。

现主题:我想再见你一面,告慰我的思念之情。

(说得不客气些,你念念不忘亲人对你的付出,希望再见面的目的不过是再次享用那种甜蜜,是你的“自私”,完全没有换位思考,没有体贴,没有回报)修改建议:我想再次见到你,让你得到……(不是让“我”得到啥啥啥!)
我们不是要“时光倒流机”,单纯地回到过去。

我们要的是当下和未来。

说真的,假设你爷爷在你9岁的时候去世,享年60,你真的想回到9岁去见爷爷么?你真的只想让爷爷活60岁么?你难道不是想让爷爷一直活着直到现在么?你甚至想在你49岁的时候再见你爷爷呢!
假如亲人还活着,他要的是什么?
你想再次见面的目的,不要那么自私,单纯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你要考虑亲人的需求!
你再见面的目的是为了亲人!
他也许有未完成的目标,为了的心愿,你要想象如何帮他达成目标和心愿!
例3.“我想再体验”类型
——过去的美好,想再体验一下。

你写的是:
有个人,或有件事,让人温暖,使人愉悦,想再体验一下。

主要问题依然是像上面两种类型一样,只想回到过去,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没有面向未来。

升格思路:
把不确定变成确定。

什么意思呢?过去你遇到的人,你遭遇的事,是被动的,是偶然的。

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人,会遭遇什么事情。

你遇见了好人,遇到了好事,是你运气好,你就感恩。

你觉得这样的体验很美好,你想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再体验一回,但这种依靠“运气”的体验仍然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你不知道未来你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不知道还会遭遇什么样的事情。

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能保证我们再次拥有这样的体验,把不确定变成确定。

只有一个办法: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创造”!
被动等待遇见一个好人,不如自己主动去做一个好人。

被动等待一件好事,不如自己主动去做一件好事。

这样我们就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

所以我们想再次体验那种美好,就不应该是像过去那样,被动等待,而是去主动创造。

当我们主动创造了之后,我们就能实现这样的愿望。

四、敲黑板
“我想再”的秘密在于“变”。

我们不得不变,因为时间在变,我们自己在随着时间的变而变。

你想不变都不可能。

不变也意味着没有成长。

你说,不管时间如何变化,我对你的爱,我的理想,我的信念,永远不会变。

但是,你表达爱的方式,你实现理想的方式,你坚守信念的方式,仍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永恒的不变,是痴人的一个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