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美术学科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美术学科


内容建议
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 基础
·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 与社会、美术与自然 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
值和作用
鉴赏
·中国古代、 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内容
·外国古代、 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美术作品、具有 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 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 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 特征。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结构
系列1 美术鉴赏
1、学习内容 2、成就标准
系列2 绘画·雕塑 1、学习内容 2、成就标准
系列3 设计·工艺 1、学习内容 2、成就标准
系列4 书法·篆刻 1、学习内 容
2、成就标 准
系列5 现代媒 体艺术 1、学 习内容 2、成 就标准 3、教 学资源
二、高中美术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 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 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 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 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 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第一部分 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 需求
(二)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二 Nhomakorabea课程目标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 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 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 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 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成就标准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
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 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5)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美术学科
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四川省教科所 冯恩旭 2010年6月
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 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 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根据《四川省普 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试行)》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方案(试行)》(川教【2010】28号),结合四川省高中美术教 学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四川省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美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结构
高中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定位上,具有基础教育 的特征,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拓展与提升,和 美术院校的专业课程有区别。新课程所体现出来 最突出的新特点是:
1、设置5个内容系列和9个学习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 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要求,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特点。 2、实行选修制和学分管理的方式,保证基础,力争拓展。通过设定必修学分, 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通过选修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 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 3、9个教学模块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个有机相连的整体,不同模块间 的内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从不同的侧面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共 同为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服务。
(一)建议必修系列及模块主要内容及教学建议 系列1: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 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 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 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 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二)选修模块主要内容及教学建议 系列2:绘画·雕塑
绘画·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运用造型的方法和 手段进行美术创造的活动。
“绘画·雕塑”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 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的基 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绘画·雕塑活动能帮助学生认 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 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模块 绘画
雕塑
1、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两个模块:绘画和雕塑
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绘画、 雕塑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感受和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 过绘画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 ·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选择具象或抽象的 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 绘画类别中的某些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 ·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 的创作实践。 ·认识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 创作实践。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 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 解。
·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 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 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 用于鉴赏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 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