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在《我看金庸小说》中说:“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写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
”而我这篇文章恰恰要专门讨论金庸笔下的武器和武功。
梁羽生认为,武侠小说可以没有武,但不能没有侠。
这话无疑是不错的,但忽视了“武”在武侠小说中的重要性。
金庸小说中的“武”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以及阐明作者思想都有重要作用。
金庸笔下的武器金庸小说中的绝顶高手是不用武器的,这代表了金庸对武器的态度:武功和武器之间,武功是第一位的,武器再强也只是辅助工具。
这与其他武侠小说家颇有不同。
云中岳常在武侠小说中提到高手过招,若武功只在伯仲之间,武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而金庸则在《射雕英雄传》中写到:高手之间过招,是否有武器根本没什么区别。
金庸的这种写法充分体现了高手对自己身体的极大自信。
武侠小说中的主流武器不外乎刀剑。
刀和剑绝对是不同类型的武器。
长期的战争实践证明,刀才是最适合实战的攻击性武器。
云中岳等小说家都擅长写刀客,出刀刚猛霸道、无坚不摧。
剑则不然,剑更多是一种装饰品,代表主人的贵族地位。
不过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大多数江湖人物都是使剑的。
剑乃百兵之祖,金庸笔下的剑法五花八门,其中最富深意的当属剑魔独孤求败的藏剑。
独孤求败应当算是金庸笔下的剑法第一人。
他不但剑术通神,而且常有人认为其剑道的境界也代表了人生的境界。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这是独孤求败的第一个境界。
20岁前,他初生牛犊不畏虎,仗剑独行,初入江湖。
这也代表了每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年少气盛,只凭一腔热血闯天下。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此时的独孤求败剑术已有小成,但仍未能收发自如,以至“误伤义士”。
这似乎展示出一个青年虽已闯出一片天地,却尚未能真正领悟人生、把握生活。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此时独孤求败已经初悟剑道了。
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也用此剑。
文中写他练剑是在海边与海潮相抗,练到随心所欲,神功大成。
步入中年后终于做到举重若轻、大巧若拙。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此时的独孤求败才算剑道大成。
不受武器所限而发挥剑法威力,甚至摘叶飞花,身边一切无一不是伤人的武器。
这也喻示着一个人经历了各种苦难和经历之后,终于渐渐进入人生最高境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金庸小说中的武学文/吴俊逸/金庸笔下的第一剑法当属独孤九剑。
这剑法“攻敌之所必守”,专攻敌人招式中的破绽,可破尽天下武功。
令狐冲个性洒脱、生性自由自在,这也符合独孤九剑的要旨———“无招胜有招”。
因而令狐冲使来随心所欲,如行云流水一般,人与剑相得益彰。
《笑傲江湖》中还有一套足可与独孤九剑比肩的剑法———辟邪剑。
这套剑法修炼的前提就是自宫。
小说中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无一不是因为这套剑法而心理变态、人格扭曲。
这套剑法不仅是对人生理上的破坏,更是对人性的摧残,使练习者成为热衷功名利禄和权力地位的怪物。
武当是金庸笔下第二大派,镇派绝技太极剑蕴含着“后发制人”的武学至理和道家圆通冲虚之道。
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剑一节甚是精彩。
张三丰演示太极剑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招式完全不同,而对张无忌的要求则是把招式全部忘记。
这种只传剑意不传剑招的境界不仅是武学上极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极高境界。
金庸笔下的剑法都各具特色。
例如金蛇剑法,必须配合金蛇剑才能发挥出剑法的妙处。
金蛇剑剑身如蛇,而剑法也如蛇一般诡异,这正暗合了金蛇郎君夏雪宜心计深沉,诡异毒辣的性格。
杨过年轻时虽身兼各项绝学,但毕竟年轻气盛,难担大任。
而到他步入中年后方能用玄铁重剑,玄铁重剑也更符合他中年后沉稳踏实的性格特征。
金庸笔下还有其他各种剑客,也都色彩鲜明,这里不再一一举例了。
金庸笔下的刀客虽然不多,但有三个人物形象却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物。
胡一刀,金庸笔下第一等的大英雄、大豪杰。
他名叫一刀,自己的解释是见到豪强恶霸,都是一刀了结。
胡家刀法刚猛凌厉,诛尽天下恶人,这也和胡一刀粗犷、豪放的英雄形象相照应。
遇到恶人,就一刀,不似剑法那般灵巧多变,以简胜繁,以拙胜巧。
胡家刀法到了胡斐手上,便多了许多招式变化,不再只讲求以力碰力。
胡斐是在市井中长大的,不像其父胡一刀是堂堂正正的一代大侠,气壮山河。
胡斐身上更多的是墨家所谓“任侠”。
《连城诀》中的血刀老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武器是一把血刀。
血刀闪过道道寒光,发出阵阵寒意。
其阴森恐怖与血刀老祖凶残狠毒的形象相得益彰。
另外,只伤人不杀人的慈悲刀法,需要两人心意相通的夫妻刀法,包罗万象的奇门三才刀法,虽笔墨不多,但也各具特色。
金庸除了刀剑之外还写过其它各式各样的武器。
如棍、枪、索、鞭、锤等。
在诸般非主流武器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打狗棒。
打狗棒是丐帮之宝,历代帮主皆精通此技,而黄蓉与此棒更是绝配。
打狗棒法共36路,招式精妙绝伦、变化万千、神鬼难测,恐怕也只有黄蓉这金庸笔下第一聪明之才女才能练至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像萧峰、洪七公这样的一代大侠,虽然也是丐帮帮主,但只凭一双肉掌就已打遍天下,所以未曾向人展示此棒法。
这并不单是因为他们不屑用武器,更是因为一只灵巧的竹棒与他们两人粗犷、豪放的形象不合。
正如黄蓉不可能使用玄铁重剑或大力金钢杵一样。
除了各种兵器外,武侠小说中的暗器无疑是很重要的。
金庸笔下虽不乏各种匪夷所思的暗器,但顶多也只是点缀。
正如《碧血剑》中暗器名家木桑道人在传授袁承志暗器前就曾声明,只是教他些旁门左道的功夫罢了。
可见金庸笔下的高手不但看不起兵器,对暗器就更不屑于用了。
这一点与古龙大为不同。
古龙笔下有位侠客叫李寻欢。
李寻欢算不上绝顶高手,但他却有一个足以睥睨天下的绝技———小李飞刀!古龙从未写过飞刀的长短形状,如何练成,如何出手。
但我们知道的是,李寻欢的飞刀一出手,就例无虚发。
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不是武器,也不能算暗器,而是代表正义的必胜之刀。
金庸笔下的暗器高手虽与小李飞刀的形象相距甚远,但也颇具特色。
如千手如来赵半山,“千手”是指他暗器功夫了得,“如来”则指他为人宽厚善良。
如此一来,赵半山并不因他那层出不穷的暗器而抹黑宽厚仁者的形象。
又如木桑道人因暗器功夫/厉害,人称“千劫百变”。
但他硬说“千劫百变”是指他的棋艺,根本不把暗器功夫当回事。
金庸笔下的真功夫金庸不但武器写得很成功,对武功的描写也精彩纷呈。
金庸笔下第一高手扫地僧曾把降龙十八掌誉为天下第一。
降龙十八掌在《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广大读者心中,它已经不只是一套武功,而是一股代表正义的力量。
有人认为金庸偏爱北方的大侠,北乔峰、北丐洪七公、北侠郭靖,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会降龙十八掌。
降龙十八掌以实力做后盾,光明正大,一掌就是一掌,掌力排山倒海,让敌人避无可避。
这正是英雄豪杰的气魄和风范。
降龙十八掌中有一招叫“亢龙有悔”。
亢龙因为太过执着,方才有悔。
乔峰执着于父母之仇,竟然亲手击毙自己的挚爱。
乔峰是一个悲剧英雄,最终以自己的死换来了民族和平。
降龙十八掌至刚至阳,或许正是“刚极易折”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北丐洪七公绝对算得上是一位俯仰天地的大侠。
他以降龙十八掌杀过231个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心薄幸之辈”。
降龙十八掌代表的正义在洪七公身上得到完整的展现。
北侠郭靖虽然身兼九阴真经、左右互搏术、空明拳等惊世绝学,但降龙十八掌无疑是他所有武功中最重要的。
洪七公教他和黄蓉武功时,教黄蓉的是招式精巧多变、身法潇洒自如的逍遥掌法,他告诉郭靖“这武功你是学不来的”。
因而郭靖练的是招式简单但威力无穷的降龙十八掌。
郭靖虽然笨,但胜在有毅力,抱着“人家练一朝,我就练十天”的信念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终于武功大成。
老顽童周伯通被困桃花岛15年,为解闷自创一套左右互搏术,即左手和右手打架。
这武功要求一心二用、心无旁鹜,只有老顽童、郭靖、小龙女三人练成。
老顽童天真烂漫、毫无心机;郭靖生性纯良、心无杂念;小龙女玉洁冰清、不谙世事。
而黄蓉、杨过这等聪明绝顶之人却未能窥得门径。
《书剑恩仇录》虽然是金庸最早的一部武侠小说,但对主人公陈家洛的武功描述却已颇见功力。
陈家洛最初练的是百花错拳,这套武功不但集各派武功之大成,更妙的是招式“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因而“百花”易敌,“错”字难当。
这告诉读者必须先集大成,而且不滞于物,在“似是而非”中融进自己的创造。
百花错拳之后金庸又以《庄子·养生主》中的一段文字使主人公悟出“庖丁解牛掌”。
这种掌握规律后达到随心所欲自由状态的武学境界比以前的武学境界又高了不少。
另外,百花错拳中的“错”字似乎另有深意。
陈家洛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出身名门、饱读诗书、武艺高强的背后不乏种种弱点:轻信、幼稚、软弱。
这个“错”字既暗示了陈家洛奋斗方式的偏差,又注定了他政治斗争失败的必然命运。
金庸小说中武功最深不可测的应当算是逍遥派。
逍遥派武功的特点是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内功上,北冥神功“引世人之内力而为我有”;招式上,天山折梅手“含蕴有剑法、刀法、鞭法、枪法、爪法、斧法等等诸般兵刃的绝招”;再加上凌波微步、逍遥自在的精神,便构成逍遥派至高武学。
人生境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先要集大成,其次才是逍遥自在的。
《侠客行》中最高深的武功是刻在侠客岛上24间密室内的。
金庸将武功融入李白《侠客行》的24句诗中已是一绝,更妙的是几十个武林高手、饱学之士消耗数十载都未曾参透的高深武功竟然被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小伙子练成了。
或许金庸小说是要告诉读者:最简单的东西或许才是最本质的东西。
金庸笔下的武功让人想到的不是暴力,因为其中很多武功都是具有文化意味的。
其代表人物首推东邪黄药师,此人聪明绝顶,不但在武功上颇有造诣,而且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无一不精。
他有一副对联:“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其中包含了落英神剑掌,弹指神通、玉箫剑法、碧海潮生曲等武功,确是文采风流的绝顶人物。
又如“江南四友”,即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丹青生,各好琴棋书画,并将武功也融入其中。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与人物形象有着莫大关系。
如天山童姥自大狂妄,练的是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杨过重情义,自创黯然销魂掌;欧阳锋卑鄙无耻,正如蛤蟆功一样形象丑恶;梅超风错练真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更符合九阴白骨爪的阴森恐怖;韦小宝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本领不俗,练起神行百变倒也得心应手等。
冯其庸认为可以成立一门“金学”,而研究金庸武学也足够写一本书了。
【责任编辑/蒋颖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