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 细胞膜与细胞核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 细胞膜与细胞核习题及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五)
1.B[解析]由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真核细胞内相关膜结构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正确;只有在电镜下才可看到生物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B错误;生物膜的静态结构模型无法解释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现象,C正确;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功能,其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2.A[解析]乙肝抗体是蛋白质,乙肝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所以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间的特异性识别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靶细胞(通过识别宿主细胞呈递到膜表面的抗原),并与之结合使靶细胞裂解,该过程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

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但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个体,所以在组成一个个体时,相邻高等植物细胞之间一定会有信息交流,如根尖尖端细胞产生生长素,促进尖端下部细胞伸长生长。

甲状腺细胞释放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包括肌细胞,所以此两种细胞之间有细胞间信息交流。

3.B[解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生物膜。

4.B[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分析题图可知,Ⅰ为细胞膜的外侧,Ⅱ为细胞膜的内侧,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氧气应从细胞膜外侧进入细胞膜内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③都有关。

5.A[解析]核孔具有选择性,是RNA、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A正确;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仁,B错误;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内无染色体,C错误;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核膜、核仁的消失,D错误。

6.B[解析]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识别功能,细胞膜上有些蛋白质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有些能接收信号分子传递的信息,如受体蛋白可以,而载体蛋白、酶等不可以,B错误;蛋白质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而协助扩散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7.B[解析]作为边界的细胞膜不仅使生命进化到细胞的形式,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中③只表示了通过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没有表示胞吞和胞吐作用;激素调控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与功能④有关;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细胞间的通讯。

8.B[解析]由实验可知,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应用该技术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若降低温度,膜流动性降低,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由于实验时,一部分荧光消失,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仍小于漂白前。

9.D[解析]由图可知,决定ABO血型的物质为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糖脂具有识别作用,应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10.C[解析]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越多;部分离子、小分子也能通过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11.D[解析]将圆形伞藻帽去掉,一段时间后,长出圆形伞帽,说明伞藻具有再生能力,不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将圆形帽伞藻细胞核去掉,形成Ⅱ,Ⅱ不能生长和繁殖,不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要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需再将细胞核植入去核的伞藻中,看其能否生长、繁殖,B错误;Ⅲ中离体的细胞核,失去了代谢场所,培养结果是死亡,C错误;将圆形帽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菊花形帽伞柄内,一段时间后,形成的Ⅳ应该长出圆形帽,D正确。

12.(1)细胞核的亚显微 4
(2)核孔多
(3)1、4
(4)DNA双缩脲试剂
(5)末染色质高度螺旋化,DNA不能解旋
(6)线粒体
[解析](1)图甲可观察到核膜、染色质、核仁等,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1核膜由两层膜结构(4层磷脂分子)构成。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核孔,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通常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相对越多。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1核膜、4核仁,核膜、核仁在前期消失,末期重现。

(4)图乙中①核酸控制②蛋白质的合成,①表示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用于鉴定②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5)图乙中④染色体转化成③染色质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

④染色体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原因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阻止了DNA的转录。

(6)图乙中①DNA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染色体上外,还分布在线粒体中。

13.(1)55 ℃以上的温度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2)实验步骤:②将两组红甜菜根分别放在等体积的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从而获得不同的材料浸出液
③测量两组溶液中花青素的吸光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溶液的吸光度相同或相近
②甲组的吸光度大于乙组
[解析](1)从题图看,10~55 ℃,各组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低且相同。

55 ℃之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花青素排出细胞,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增大。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A能否提高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蛋白的活性,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可能结果并得出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