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湖北省高三4月调考生物试题(3)

2018湖北省高三4月调考生物试题(3)

2018年湖北省高三4月调考生物试卷1.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A.线粒体基质中的C O2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B.有丝分裂间期D N 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过程D.免疫系统清除侵入内环境的病原体的过程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幼根和幼芽合成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B.萎蔫的叶片可以合成脱落酸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C.摘除棉花顶芽可促进侧芽产生生长素进而促进生长D.根尖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分生区的细胞分裂3.离体培养某哺乳动物肌肉细胞时,在有氧条件下测得细胞膜内、外K+和N a+的分布如下表:K+N a+膜内浓度(mmo l·L-1)14010膜外浓度(mmo l·L-1)4150缺氧培养时膜两侧N a+浓度差逐渐减小,则维持膜内外离子不平衡的方式以及缺氧培养时K+浓度差的变化分别是A.协助扩散,K+浓度差逐渐增大B.协助扩散,K+浓度差逐渐减小C.主动运输,K+浓度差逐渐增大D.主动运输,K+浓度差逐渐减小4.乙酰胆碱是常见的神经递质,作用后可被突触间隙中胆碱酯酶水解,而有机磷农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

对于以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的突触来说,有机磷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不能释放乙酰胆碱B.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浓度减小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D.突触后神经元不能产生兴奋5.为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在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接种酵母菌进行培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定期对培养液进行抽样检测计数B.对酵母菌数目的统计采用目测估计法C.体积一定时改变培养液的浓度也会影响K值D.达到K值后继续培养种群增长速率可能会小于06.某矮生水稻细胞中存在一种小分子R N A(mi R393),m i R393能直接作用于水稻生长素受体基因产生的m R N A,进而使其基因表达受抑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细胞合成m i R393时需要消耗脱氧核糖核苷酸B.m i R393可能通过干扰翻译过程从而抑制基因表达C.m i R393与生长素受体基因的模板链碱基序列相同D.可以通过补充外源生长素来促进该矮生水稻的生长29.(10分)研究者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出两种酶:酶A和酶B,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将酶A分为两组,一组遇双缩脲试剂后呈现紫色反应;另一组用R N A酶处理后,不再具有催化活性。

这表明酶A的化学组成为。

(2)酶B是一种蛋白质,研究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p H对酶B的酶促反应速率(V)的影响,得到如右图所示曲线。

当p H偏离6.8时,酶促反应速率都会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三种:①p H变化破坏了酶B的空间结构,导致酶不可逆失活;②p H变化影响了底物与酶B的结合状态,这种影响是可逆的;③前两种原因同时存在。

现要探究当p H=5时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请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含预期结果及结论)。

30.(10分)为验证环境激素多氯联苯(P C B s)对甲状腺激素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非洲爪蟾为实验动物,选用发育至一定阶段的正常蝌蚪,分别放入P C B s浓度依次为0、25、50、100μg/L的环境中饲养,记录到各组从受精卵到完成变态所需平均时间依次为96、97、101、108天。

下表为非洲爪蟾的变态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其发育速度直接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发育阶段蝌蚪身体变化甲状腺激素分泌量Ⅰ从受精卵到后腿出现不分泌Ⅱ从后腿出现到前腿展开开始分泌,但含量低Ⅲ从前腿展开到尾完全消失含量高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进行P C B s处理的蝌蚪一般选用第Ⅱ阶段,不选用第Ⅰ阶段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Ⅲ阶段,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_________实现的。

(2)在不同浓度的P C B s溶液中,蝌蚪完成发育所需时间不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

(3)在P C B s的作用下,蝌蚪的细胞代谢速率会____________(填“变快”、“不变”或“变慢”)。

31.(9分)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石头的存在可降低蜥蜴被捕食的风险。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植物生物量(干重)、蝗虫种群密度和蜥蜴个体数,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调查指标距离石头的远近(m)135791113植物生物量(g/m¬2)1221027974666261蝗虫种群密度(个/m2)14224058757982蜥蜴个体平均数(只)15755211(1)若要估算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为保证随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可以看出:离石头越远,蝗虫种群密度越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石头远近的不同,植物、蝗虫、蜥蜴的分布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为使放牧草地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可适当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石头。

32.(10分)果蝇的正常刚毛和粗短刚毛受一对等基因(B/b)控制。

在一个较大且随机交配的果蝇种群中,任选果蝇多对进行杂交实验,均得到如下实验结果:实验1:正常刚毛♀ 正常刚毛♂→F1雌、雄果蝇全为正常刚毛实验2:正常刚毛♀ 粗短刚毛♂→F1雌、雄果蝇均表现为正常刚毛:粗短刚毛=1:1实验3:正常刚毛♂ 粗短刚毛♀→F1雌、雄果蝇均表现为正常刚毛:粗短刚毛=1:1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控制正常刚毛和粗短刚毛的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

(2)为合理地解释上述实验现象,有人认为控制正常刚毛和粗短刚毛的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若要支持这一观点,还要进一步获得相应实验证据来支撑。

请写出进一步进行的实验方案(要求只做一次杂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3)若上述解释正确,要了解该种群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随机抽取部分个体,需调查统计,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计算。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为更好地解决冬季污水处理厂氨氮去除率低的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尝试从海水中筛选在低温下能高效去除氨氮的硝化细菌。

将采集到的海水样本加入液体培养基A(其氮源为氨态氮),放在24℃的培养箱中培养5天,然后取少量培养液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得到三种形态、颜色均不相同的单菌落。

回答下列问题:(1)液体培养基A应选用的灭菌方法是(填“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不选另外一种的原因是。

(2)在配制培养基A时,对碳源的要求是(填“有机碳源”或“不提供碳源”),理由是。

(3)最后分离得到的单菌落有三种,其形态、颜色各不相同,表明硝化细菌。

(4)该研究小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已经获得了高效去除氨氮的硝化细胞,为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当环境遭到破坏时需要修复治理,下面是对某沙地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采取的措施:措施一:针对沙地低温、干旱、盐碱化等恶劣条件,研究人员改良了原产于沙地的植物“沙木蓼”以便更好地防风固沙、修复生态。

措施二:种植油沙豆。

油沙豆的根系较为发达,固沙作用明显,地下茎顶端膨大为块状,可以榨出食用油,地面以上的植物体部分可以作畜牧的饲料,养殖动物的粪便返回沙地可以改善土壤条件。

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选择原产于沙地的“沙木蓼”进行改良,而不是选择非沙生植物进行直接种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遵循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原理。

(2)油沙豆作畜牧的饲料,返回沙地的动物粪便又可以促进油沙豆的生长,这遵循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__原理。

(3)为获得经济效益,必须在油沙豆成熟后连根挖出,这对沙地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为此可以套种不需收割的固沙植物以降低上述影响,这遵循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__原理。

(4)生态系统多样性存在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观点体现了两种价值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湖北省高三4月调考生物答案选择题1.A2.C3.D4.C5.B6.B非选择题29.(10分)(1)既含蛋白质又含R N A(3分)(2)先将酶B在p H=5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升高p H至6.8,测定其酶促反应速率(4分)若测定速率=b,则为原因①(1分)若测定速率=a,则为原因②(1分)若b<测定速率<a,则为原因③(1分)30.(10分)(1)此阶段的蝌蚪不分泌甲状腺激素,P C B s不会对甲状腺激素造成影响(3分)凋亡(自动死亡)(2分)(2)P C B s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延缓了蝌蚪的发育,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3分)(3)变慢(2分)31.(9分)(1)等距取样法(2分)(2)离石头越远,天敌蜥蜴的数目减少,蝗虫被捕食的风险较低,密度上升(3分)(3)水平(2分)增加(2分)32.(10分)(1)常(2分)实验2与3为正反交,其结果相同(或结果均未表现出性状与性别相关)(2分)(2)选取粗短刚毛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后代中正常刚毛:粗短刚毛=1:2(4分)(3)正常刚毛、粗短刚毛果蝇的数量(2分)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1)高压蒸汽灭菌(2分)干热灭菌法针对耐高温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若选干热灭菌法会使培养基中的水分蒸发(3分)(2)不提供碳源(2分)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为自养生物(3分)(3)存在不同种类(2分)(4)在低温条件下测定其氨氮去除率,选取去除率高的菌种(3分)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1)非沙生植物在沙地的存活率较低(3分)协调与平衡(2分)(2)物质循环再生(2分)(3)修复的土壤会再次沙化(3分)整体性(2分)(4)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