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的起源与发展一、什么是谜语?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候称“瘦辞”或“隐语”。
谜语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
文义谜语是谜的统称,它包括文义谜(即灯谜)和事物谜(即民间谜),狭义的谜语仅指民间谜。
二、谜语的起源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
开始的谜语只是一种人们打趣的方式,最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谜语文化。
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
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斗勇,制谜技巧日渐成熟。
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
南宋时,每逢元霄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
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
明清时期元霄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机构。
现在我们国家有“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民团组织。
三、谜语的分类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为两大类(我们现在所说的谜语是指狭义的谜语),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一)事物谜也叫民间谜语,儿童谜语。
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
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
比如:猜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一个人,只有一寸长。
打一字:府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
打一动物:鱼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
莲藕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确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
拖拉机猜用物:歌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
自行车猜用品(常用):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
床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
头发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飘飘,日出慢慢散。
雾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
插秧练习:1、老大老二和老三,三个兄弟叠罗汉,老大踩着老二头,老三站在最下边。
打一字(柰)2、王大娘,白大娘,两人谈话坐在石头上。
打一字(碧)3、一个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4、两个兄弟一样长,你要吃饭它帮忙,喜欢给你添菜,不爱给你舀汤。
打一生活用品(筷子)5、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你若猜不着,向我瞧一睢。
打一身体器官(眼睛)6、圆肚皮,紧绷绷,肚子里头空又空。
不打它,不吭声,一打就喊咚咚咚。
打一乐器(鼓)7、身穿白大褂,头上十字花,速度非常快,救人全靠它。
打一交通工具(救护车)8、一间屋子方又方,只有门来没有窗。
屋外炎热又晴朗,屋里寒冷又下霜。
打一家用电器(冰箱)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打一物(画)10、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打一动物(鹅)11、年纪不大,胡子一把,不管看见谁,总是叫“妈妈”。
打一动物(山羊)12、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去林间。
这敲敲,那听听,要动手术把头点。
打一动物(啄木鸟)13、屁股一冒烟,直冲九重天,人造小星星,靠它送上天。
打一物(火箭)1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打一食物(花生)15、头戴黄色帽,身穿绿色袍,生的孩子多,向着太阳笑。
打一植物(向日葵)16、像糖不是糖,能用不能尝,遇水就起泡,去油又去脏。
打一生活用品(洗衣粉)17、有时圆圆,有时弯弯,有时像香蕉,有时像小船。
打一自然景物(月亮)18、一个大哥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人们看着它眼色,要是乱闯出危险。
打一交通设施(红绿灯)19、身穿大红袍,串起像鞭炮。
你咬它,它不叫,它咬你,汗直冒。
打一蔬菜(红辣椒)20、说你呆,你不呆,推你一下你一歪。
叫你躺下去睡觉,你却仍然站起来。
打一玩具(不倒翁)21、一物真奇怪,专把钢铁爱,遇上就粘牢,分开使劲拽。
打一物(磁铁)22、兄弟两个瘦又长,扭在一起下池塘,池塘里面打个滚,捞起变得黄又胖。
打一食物(油条)23、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若是走错路,就要笑死人。
打一衣服饰物(纽扣)二、文义谜文义谜也叫灯谜。
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
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例:1、七十二小时。
——打一字(晶)2、久不练功。
——打《水浒传》一人名(武松)3、朱子。
——打《西游记》一人名(红孩儿)4、庄稼人。
——打一作家名(田汉)5、归心似箭。
——打一称谓(思想家)6、收徒。
——打一称谓(留学生)7、江山如画。
——打一国名(美国)8、固。
——打中国一省名(内蒙古)9、驿站。
——打河南省一地名(驻马店)10、彻底平反。
——打一节气(大雪)11、口若悬河。
——打一天气预报用语(多云)12、雨点儿能落上——打一走兽(熊)13、东京见闻录。
——打一文学体裁词语(日记)14、哑语。
——打一修辞手法(比喻)15、朱阁神游。
——要一书名(红楼梦)16、掌声大作。
——打一乐器(手鼓)17、水淹七军。
——打象棋用语(过河卒)18、年关紧缩开支。
——打一俗语(压岁钱)19、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打一俗语(龙抬头)20、不管三七二十一。
——打一数学名词(无理数)21、鹊桥断。
——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22、诛。
——打一地理名词(赤道)练习:1、次子。
——打一字(元)2、共同留下复习。
——打一字(翼)3、自传连载。
——打一成语(年年有余)4、一再说要走。
——打一七字俗语(三句话不离本行)5、进寺只观如来像。
——打一七字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6、味精广告。
——打一常用语(鲜为人知)7、子女把你记心上。
——打一礼貌用语(您好)8、此处禁止放牛羊。
——打一古代人名(杜牧)9、木耳附子藏木香。
——打一古代诗人(李白)10、强盗法则。
——打一古代人名(寇准)11、进步的关键。
——打一明代人名(于谦)12、鲲鹏展翅。
——打一三国人名(张飞)13、有耳听不见。
——打一字(龙)14、给一半,留一半。
——打一字(细)15、僧穿彩衣。
——打一《水浒》人名(花和尚)16、美哉中国。
——打一《红楼梦》人名(妙玉)17、船出长江口。
——打一中国省份名(上海)18、疑有阴私。
——打一河南城市名(信阳)19、认祖归宗。
——要一民族名(回族)20、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打一节气(立夏)21、恍然大悟。
——打一昆虫名(知了)22、九九归一。
——打一花卉名(百合)23、三更时分。
——打一书名(《子夜》)24、龙井茉莉值千金。
——打一书名(茶花女)25、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打一美术用语(速写)26、毫不利已。
——打一乐器名(吉他)27、中国昂首向前进。
——打一民俗语(龙抬头)28、来人变了样。
——打一粮食(大米)29、小丑的装束。
——打一服装名(牛仔服)30、由。
——打一动物名(短尾猴)31、区区小事也当真。
——打一电影名(《鸡毛信》)32、一狗守洞口。
——打一字(突)33、剖腹。
——打一病名(拉肚子)34、足下生风。
——打一病名(脚气)35、某某。
——打一人体部位名(无名指)36、举世瞩目。
——打一人体部位名(眼球)37、货真价实。
——打一数学名词(绝对值)38、鹊桥断。
——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39、坡。
——打一地理名词(地壳)三、事物谜(民间谜语)与文义谜(灯谜)的区别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
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先看一个民间谜语: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
谜目:打一娱乐用品。
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谜面:留发。
谜目:打一成语。
谜底:置之不理。
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1、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面。
谜面抓着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音响、出处、用途等各个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喑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
猜灯谜要着眼于文字的义、音、形。
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形、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相扣合。
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看它们在扣合方式上有哪些更深的不同。
例1:谜底是燕子。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衣服假缎子,尾巴像剪子,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
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外表(衣服似缎子)、形状(尾巴像剪子)、生活习性(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进行了形象地描述。
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
“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个“燕”字。
“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
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在扣合方式差别是很大的。
再看例2:谜底是“雪”。
民间谜的谜面是:是花不能戴,轻轻飘下来,空中开六瓣,大地一片白。
灯谜的谜面是:倾盆大雨冲倒山。
前者把雪比作花,抓住其形状“六瓣”,雪后“大地一片白”等特征,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雪”的形象。
后者只着眼于“雪”的字形、写法,取“雨”冲倒“山”——彐,从而为“雪”。
下面,大家看几组谜语,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第一组民间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中看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灯谜:零头。
——打一字第二组民间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
——打一家用作物灯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打一字第三组民间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打一农作物灯谜:木兰之子——打了农作物第四组民间谜:脱了衣服见头发,拔开头发就见牙。
——打一农作物灯谜:珍贵的稻子。
——打一农作物名第五组民间谜: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
——打一人体器官灯谜:没有关联。
——打一字2、谜底的范围不同(谜目不同)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物”。
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
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