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气温日较差_年较差的变化规律
气温日较差_年较差的变化规律
(3) 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
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3、大尺度地形区日较差的大小:
气温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越高高,,日日较较差差越越大大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 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5)地势 不论什么 地方,都是离地面越 近,日较差越大,因 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地面长波辐射
例1:
海拔(米)
4000
3000
2000
1000
杭州
拉萨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 辐射较强的是 拉萨
原因是: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弱 。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 杭州
例2:2008年全国卷二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 (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 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 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气温可能降至0℃ 及以下)(4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 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 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 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 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 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3)地形 (4)天气 (5)植被
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气温较差变化规律
一、气温的日变化
•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 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 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 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 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 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 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 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高处不胜寒”的三种原因
• (1)平原高空的“高处不胜寒” • 由于地面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在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 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 较差只有6℃,上海பைடு நூலகம்31°N)为25℃,海 拉尔(49°13′N)达到46℃。低纬度地区 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 达40~50℃。
(2)海陆
• 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 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 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 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 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 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6)地势
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 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 射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 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 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 (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4)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 差也不同。 (5)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大风天的气温日 较差较小 (6)地势 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 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原因:(1)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 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受下垫面温度 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 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
(2) 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山地因陆地面 积小,受到地面白天增热,晚上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山地海拔高, 空气流动性好,风速大,湍流交换强。晚上夜间地面的冷空气可以沿 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
2、影响年较差的因素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
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 越大;低纬相反。
(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
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 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 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 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 此外,地形、天气及植被等对气温年较差 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 (3)地形 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 愈高年较差越小。
• (4)天气 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 (5)植被 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 (1)纬度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 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 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 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 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 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 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
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 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二、气温的年较差
1、概念: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气温年较差是划分气候类型的重要依据,海洋性气候 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较差小;大陆性气候则冬季 严寒,夏季高温,年较差大。
俗话说“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夏季高温对大多
数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在大陆性气候极强的中亚和 东亚地区,水稻和棉花在北纬50°左右的高纬地区仍 可正常生长;而在相同纬度的英国,由于海洋性气候 极强,根本不能种棉花,只能种植麦类和马铃薯。大 陆性气候极强的西伯利亚,许多地方针叶林界限深入 到北极圈以内,而在英国,北纬59°的地方已呈现出 苔原景象,而不能生长针叶林。
(4)下垫面性质
• 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 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 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 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 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 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
•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 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 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 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所以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也很小。
③极地 冬季有极夜,夏季有极昼(太阳斜射很厉害),太阳辐 射强度的日变化随季节的变化不大。
(4)地面性质
①海陆 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A 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的气温日较差 B 海洋上气温日较差中纬度最大(四季分明) C 陆地上副热带最大(气候干燥,削弱和保温作用都弱)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低纬地区有较大的平均正午 太阳高度,因而有较大的平均太阳辐射的日较差和气温日较差。 (2)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天气温日较差
(3)季节 ①中纬度 夏季比冬季大,因为夏季有较大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因而
有较大的太阳辐射的日较差和气温日较差 ②低纬度 长夏无冬,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随季节变化很小,
•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 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
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 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 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 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 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三、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 (1)纬度
• (2)海陆 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距 海洋越近,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 越大。
• (3)地形 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 (4)天气 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 (5)植被 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一、大尺度和小尺度地形区气温日较差的大小
1、概念: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 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山地 1月 泰山 5.9 济南 9.0
4月 7月 10月 年平均 6.5 5.8 6.5 6.2 10.8 10.4 9.9 10.0
山地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的比较(℃)
2、小尺度地形区日较差的大小:山地比附近平原气 温日较差小
②植被 植被好的地方小,差的地方大, 即裸地大于林草地
③地形 山顶小于山下平原;大尺度的高原山 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高原上的河 谷是日较差最大的地方(高原上的河谷气流不 通畅,湍流交换弱,又处于周围山坡的围绕之 中,白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 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空气的下 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因此气温日较 差大。)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植物 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越低,植物的呼吸作 用越弱,能量消耗就越少,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果实穗大粒饱,因而青藏高 原的粮食亩产量高,新疆瓜果个头大肉质甜 。
4、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1)纬度: 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 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 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 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 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