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ppt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答案]D
[分析]题目要求选出“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解答 时,要对六句话进行认真分析,排除不合要求的句子。根 据对原文和所提供的六句话的分析,可以知道: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 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 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 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 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诫两位弟弟:“我的俸禄,可先估计每月吃多少米,柴、
菜、盐花多少钱,先准备好,剩下的送到酒家,不要留
下。”平常穿的用的没有多余的,有的客人说好,就很
高兴,拿着全送给别人。有叫陈苌的等他发了俸禄,常
去他家称赞金钱美好,每月都有收获。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
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
城,拜见阳城说:“使君有什么罪?我只是奉命来问候
罢了。”留下住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家,睡在驿馆外待
命,判官马上告辞而去。顺宗继位,要照会阳城,而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觉,痛咎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 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
①是客观描述,说阳城“谦恭简素”,不体现“智谋”。
②主要写出了阳城的“清廉、简素”。
④侧重写阳城的刚正,这三句都不合题目要求,由此可见, 答案应选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 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 备他。
阳城出京任道州刺史,道州产侏儒,每年向朝廷
进贡,阳城可怜他们和家人分离,不进贡。皇上派人去
要,阳城奏道:“道州的百姓都个子矮小,如果进贡,
不知道什么可以进攻。”从此就作罢了。未按时交纳赋
税,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使派判官督促交赋,到了州
郡,奇怪阳城不去迎接,问官员,官员说:“刺史认为
有罪,自己把自己关在了监狱里。”判官大惊,骑马入
2.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 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仆以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答案]A [分析] “为开救”一句的“为”用作介词,意思是“替,
给”,与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只有A项,“为之声义”意思 是替他伸张正义。
正遇到同乡人邹俶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 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李泌担任宰 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 议大夫。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
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
忠于职守而不惜去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到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 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 辞别。
[答案]B
[分析]本题的命题实际是将阅读文本分成几个方面,然后选取其中较为重 要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试题要求考生首先要读懂文本,命题 者设置的“陷阱”也在这里。
了阳城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
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和两个弟弟邀请宾客,
日夜豪饮。客人想劝谏阻止,阳城揣摩到他的心理,强
请客人饮酒,客人拒绝,就自己倒满杯,客人不得已,
跟他应酬,有的醉倒在席上,阳城有时先醉倒在客人怀
中,听不到客人说什么。(阳城)经常用木枕和布衾抵
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能,争着买他的东西。常常告
B项的“为”用作动词,“成为”;
C项的“为”用作介词,译为“因为”;或作动词,译为 “是”;
D项的“为”是介词,与后面的“所”构成表示被动的语气, 可译为“被”。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 是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
的大臣。 ”于是就约上拾遗王仲舒上奏章激烈地指斥
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
非,得以免罪。然而皇上心意没有改变,仍想要让裴延
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延龄要是做宰相,我会取白麻
羞辱他,在朝堂大哭。”皇上最终没有让延龄为相,是
阳城的功劳。
文言文专项训练
(二)
淮安市楚州中学 金国春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阳城》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 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 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 官府而是到阳城外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 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 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 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 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 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 么值得责备的呢?”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 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 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 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 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
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 请救于魏
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
[答案]B
[分析]B项的两个“辞”前一个是推辞的意思,后一个是辞 别的意思,不相同。
A项的两个“谢”均为谢罪、道歉的意思。
C项的两个“引”意思都是取过来,拿。
D项的两个“数”都读作shuò,意思是多次、屡次。
本题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都是比较常见的,中学课文中 都出现过,应该说考生不会有什么问题。同时,这也提醒 我们,要回归课本,把课文认真学好,并学会知识的迁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