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奥秘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分子
①定义: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②分子的基本性质有、、、。

③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②定义: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如电解水中最小粒子是
③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_
④构成: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原子核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⑤表示方法:直接用元素符号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练习:
1.下列事实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蔗糖是白色固体,说明分子用肉眼可以看见B.油菜花旁香味浓郁,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干冰升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1L黄豆和1L绿豆混合后体积小于2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2.煮沸过的水凉后不宜用来养金鱼,因为这种水中几乎不含有()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离子
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氧化汞受热分解B.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C.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D.碘升华为碘蒸气
4.He-3是氦原子的一种,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
5.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56,质子数为26,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粒子数
6.用水银做温度计的原因是
3.离子
①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形成: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如:两个亚铁离子铁离子
铝离子两个钠离子两个硫酸根离子两个硫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如:两个硫离子氯离子
③表示方法: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1省略)2CO32-中两个“2”的含义分别是,。

④与原子的区别:原子: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相同,元素的种类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不同。

⑤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一般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Fe、Hg),稀有气体(He、Ne、Ar),固态非金属(金刚石、石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O2、H2、O3),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O2、H2O、H2O2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铁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练习:
1.某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X 10(填>、<、=,下同)表示原子,如(填符号);
X 10表示阳离子,如(填符号);X 10表示阴离子,如(填符号)。

2.H3和H3+质子数都是,H3+电子数,构成H3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写出具有10个质子的分子和原子(写出两个)。

3.①氩气;②CO2;③水银;④NaCl;⑤金刚石;⑥H2O;⑦氧气;⑧CaCO3这些物质中由下
列微粒构成的是(填序号)分子原子离子
4.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序号填空:
A B C D E
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其原子结构特点为,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能形成离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稳定结构的是质子数为a的X m+和Y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的质子数
5.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①②③
二、物质的组成——元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取决于
注意: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H2O、CH4、Ne质子数都是10,不是同种元素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表示:①宏观:____________;②微观____________。

N表示①②
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物质,如Fe、C、He①②③
3.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
4.元素的含量: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__________;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前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7个);18个纵行(16个);
原子序数=质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

规律:同周期(横行)的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同族(纵行)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三、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关系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有讲个数
判断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比原子大( ) ②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 )
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 )
④两种粒子属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 )
⑤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 )
⑥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⑦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 ) ⑧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和中子( ) ⑨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 ⑩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