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D )(2分)A.遗孀.(shuānɡ)点缀.(zhuì)炽.热(zhì)忧心忡.忡(zhōnɡ)B.凸.现(tóu) 吞噬.(shì) 烧灼.(sháo) 屏.息凝神(bǐnɡ)C.销蚀.(shí) 轮廓.(kuò) 啮.沙(liè) 怏.怏不乐(yànɡ)D.俯瞰.(kàn) 步履.(lǚ) 迟钝.(dùn) 心有灵犀.(xī)2.请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跚跚来迟千钧一发毛骨耸然惊心动魄耐人寻味3.(2016,东营)( D )(2分)①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________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②“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________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挽救贯串传扬B.拯救贯串传扬C.拯救贯穿弘扬D.挽救贯穿弘扬4.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B )(2分)A.这天斯科特一行人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B.飞船舱体经过改进,内壁上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
C.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D.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
5.(2016,曲靖)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C.继两次承办中国女足热身赛后,曲靖又以唯一一个地级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足世界杯预选赛主场申办的行列。
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解析】句子有歧义,“静静”可理解为安静,也可理解为一个人的人名。
6.默写。
(4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4)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2016,青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分)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
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
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
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
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
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
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
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C )选文出自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________。
A.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B.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C.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D.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8.(2016,荆州)综合性学习。
(7分)刚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
”小英、林子、阿莲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
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中国力量。
【小英统计的数据】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林子写成的新闻】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
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
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
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阿莲搜集的材料】中国目前承担的国际维和经费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
中国派出的军事维和人员达2720人,居世界第一。
在冲突不断、疾病肆虐、气候恶劣的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
(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2分)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曹文轩获奖,使中国在此奖项上有了零的突破。
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此奖项大多被欧美所得,我们还要努力追赶。
或:我们和欧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努力追赶。
(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他。
(2分)示例: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中国航天领跑,中国高铁超前;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3)阿莲综合了大家的资料,决定以“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为题,在班上组织一个一分钟演讲比赛,邀请你参加,请你准备一篇100字左右的演讲稿。
(3分)点拨: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能选择一个或几个方面(角度)阐述,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二、阅读理解。
(45分)(一)(11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2)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10.翻译下列语句。
(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言论。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2分)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并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1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3分)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二)(12分)壮士余秋雨①自从八年前开始走上探险之路,余纯顺已无数次地想象过死亡,但从来没有想象到死亡来得那么快,毫无先兆,毫无预告。
什么也来不及想了,只觉得一团热浪翻卷几下,很快就把自己裹卷住了。
最后睁开一下眼睛,眯缝着眼睛看着前方。
什么也看不见,又什么都看见了。
远处是自己无数的脚印,而远处的远处,则隐隐约约是黄浦江畔外滩的剪影。
一个月前余纯顺回去了一次,去与故乡告别,现在才知道是上天的安排。
②此时此刻。
我正在听他的一个录音,那是一个月前他匆匆来去时与一群上海大学生的谈话。
他分明在说:欧洲近代的发展与一大批探险家分不开,他们发现了大量被中世纪埋没的文明。
在中国,则汉有张骞,唐有玄奘……现在,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阿根廷的托马斯先生,而他已经年老。
中国人应该超过这个纪录,这个任务由我来完成。
于是,我选择了孤独,选择了行走。
我已经走了八年,还会一直走下去。
在那远天之下,有我迟早要去的地方……③听着这些语言我十分惊讶,录音机里掌声阵阵,我想,一个长年孤独地跋涉在荒漠野岭间的灵魂,怎么会驮载着这般见识....!他,究竟应该算是什么样的人呢?....、这般情怀④大地已有定论。
据说,不管走到哪儿,他听到最多的声音是:“请停一停,壮士!”在最后树立于他告别人世的沙丘上的那块纪念木牌上,立牌者仍毫不犹豫地重复了这个古老的称呼:壮士。
⑤大家临时找来木牌,先将一小罐鲜红的油漆放在地上,一笔一画写成这个以“壮士”开头的墓碑,然后竖起,将其深深地插进沙漠,让沙漠的肌肤接受一次强烈的针灸。
在这个拒绝生命的地方,从此有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标杆。
⑥中国的土地那么大,中国的词汇那么多,大家居然统一得那么准确,可见在文化人格的一些基本概念上,仍存在着稳固的共识。
即便粗粗一打量,大家凭着直觉就可判断出眼前这个人的人格定位。
壮士,能被素昧平生的远近同胞齐声呼喊的壮士,实在是久违了。
⑦华夏的山川河岳本是为壮士们铺展的。
没有壮士的脚步踩踏,它们也真是疲沓多时了。
松松垮垮地堆垒着,懒懒散散地流淌着,吵吵嚷嚷地热闹着。
突然,如金锤击鼓,如磐石夯土,古老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壮士,他来了。
迟到了很多年,又提前了很多年.大地微微一颤,立即精神抖擞,壮士,他来了。
⑧与一般的成功者不同,壮士绝不急功近利,而把目光坚定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
以街市间的惯性目光去看,他们的行为很不符合普通生活的逻辑常规。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以一种稀有的方式,提醒人们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
他们发觉日常生活更容易使人迷路,因此宁肯向着别处出发。
别处,初来乍到却不会迷路,举目无亲却不会孤独,因为只有在别处才能摆脱惯性,摆脱平庸,在生存的边界线上,领悟自己究竟是什么。
(选自《霜冷长河》)13.第②段叙写“我”听余纯顺与一群上海大学生的谈话的录音,有何作用?(4分) 交代了余纯顺想要成为世界上走得最远的人的宏伟抱负,表现了他勇于挑战自然、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为下文作者由衷的赞美做铺垫,同时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4.第③段中加点的短语“这般见识、这般情怀”具体指什么?(2分)选择孤独,选择行走,并一直走下去,成为世界上走得最远的人。
15.请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华夏的山川河岳人的情感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没有壮士脚步踩踏时的疲沓状态。
16.壮士与一般的成功者相比,有何不同?(3分)①壮士不急功近利,而把目光坚定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②以一种稀有的方式,提醒人们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③向着别处出发,摆脱惯性,摆脱平庸。
(三)(22分)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