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V多联机工程设计资料一、概述1.1.1适用场所商用多联机,只能使用于别墅、商场、写字楼、办公等场所,商用多联机不是机房、仪器等专用空调,不能使用在机房等特殊场所。
机房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必须使用机房专用空调才能满足要求。
如果采用多联机会出现以下不良情况:一是不匹配,机房面积一般都在20-30m2左右,使用2-3HP的内机基本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多连机最小的模块都是8HP即25KW,如果是模块并联,外机的匹数就更大。
二是不经济,假如机房与其他空间共同使用多联机,机房要求是24小时不停的运行,而其他空间使用空调的时间一般在8小时内,导致多联机大部分时间都是小负荷运行,因为在小负荷机组的能效比是最低的,长时间小负荷运行增加了能源的浪费。
三是影响机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多联机组绝大部分在小匹数状况下运行,对机器本身损害极大。
四是内机相互干涉会出现模式冲突,机房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要求制冷,而办公区在冬天需要制热,这样就会发生模式冲突,会导致机器不能正常运行。
综上所诉,请不要在机房里设计和安装商用多联机。
表一:规定最多可连接内机台数要求注:在工程设计选型时,18、22、28内机冷量均以2.8kW计算来选择室外机。
1.2内机分歧管设计技巧美的内机分歧管是全新设计的U型分歧管,在内机设计安装时,尽量让所有分歧管两边的内机均等,例如:以下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对比以上方案一和方案二,我们强烈推荐方案二(但必须使用美的商用空调的专用U 型分歧管),因为这样设计有以下两点好处:一是U型分歧管的特性决定均等性更强,分配冷媒更均匀,方案二不会出现方案一中最后的内机效果不好的情况;二是可以让第一分歧到最远的内机距离更近,保证系统损失更小,而实际内机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得更远,可以有效解决方案一中第一分歧与最远内机超过40米的问题,设计更方便灵活。
1.2 冷媒配管工程1.2.1 冷媒配管设计1、冷媒配管长度和落差(表1 )注:1.分歧管折算长度为等价配管长度 0.5m。
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 U 型分歧管的两边。
3.当外机在上的场合且落差超过 20 米,建议在主管的气管上每隔 10m 设置一个回油弯,回油弯规格建议如图 2。
4.当外机在下时,H≥40m 主管与液管需加大一号。
5.连接到室内机的第一个分歧管组件的允许长度应等于或小于 40m。
但当下列条件全部满足的情况下,允许长度可以延长为 90m。
6.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不按此要求操作可能导致系统严重故障!注:1、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不按此要求操作可能导致系统严重故障;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U型分歧管的两边。
1.2.2 冷媒配管选取1)冷媒配管类型选定(表2 )注:1、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
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 U 型分歧管的两边。
2)室内机主、配管尺寸选定(表3 )注意:A.A表示:配管下游内机(从该段配管的至最后一台内机之间所有内机)的能力之和。
B.第一分歧管以外机总能力为准,其他分歧管不得大于第一个分歧管。
C.与主配管相连的分歧接口尺寸若与主配管尺寸不符,须作适当转接D.以内机制冷量为准3)室外机主管尺寸,连接方法 (表4)注意:1)所有配管等效长度指的是气管+液管等效长度之和;2)请根据上表选择室外机连接配管管径,如果超配,出现主配管大于主管的情况,则按照就大原则,选择较大值的主管和主配管。
例如:三台外机 16+16+14 并联(总容量为 46HP),连接的所有内机总容量为 1360,假设所有配管等效长度≥90m,则按照外机总容量为 46HP 查表 4 得其主管为:Φ38.1/Φ22.2;根据所有内机总容量为 1360 查表 3 得其主配管为:Φ38.1/Φ19.1,按照就大原则,最终确定主管规格为:Φ38.1/Φ22.2。
4)室外机并联连接配管组件和并联管管径选择(表5 )5)室外机本身接口管径尺寸(表 6)6)室内机支配管尺寸和连接方式(表 7)注:为保证室内机的最佳使用效果,请把支配管长度控制在 10m 以内。
若超过 10m (长度禁止超过 20m),室内换热效果将受到影响。
1.2.3 配管设计示例例:现以(18+10+10)HP三个模块组合为例说明配管的选定。
(假设所有配管等效长度大于90m,每条支配长度为 5m)一、室内侧支配管室内侧支配管有a~j,支配管尺寸选择请参照下表。
二、室内侧主配管1)主配管L3的下游内机有N1、N2,其总容量为140×2=280,管L3尺寸为Φ22.2/Φ9.5,分歧管C选用FQZHN-02C。
2)主配管L4的下游内机有N3、N4,其总容量为140×2=280,管L4尺寸为Φ22.2/Φ9.5,分歧管D选用FQZHN-02C。
3)主配管L2的下游内机有N1~N4,其总容量为140×4=560,管L2尺寸为Φ28.6/Φ15.9,分歧管B选用FQZHN-03C。
4)主配管L7的下游内机有N6、N7,其总容量为71×2=142,管L7尺寸为Φ15.9/Φ9.5,分歧管G选用FQZHN-01C。
5)主配管L6的下游内机有N5~N7,其总容量为140+71×2=282,管L6尺寸为Φ22.2/Φ9.5,分歧管F选用FQZHN-02C。
6)主配管L9的下游内机有N9、N10,其总容量为56×2=112,管L9尺寸为Φ15.9/Φ9.5,分歧管I选用FQZHN-01C。
7)主配管L8的下游内机有N8~N10,其总容量为140+56×2=252,管L8尺寸为Φ22.2/Φ9.5,分歧管H选用FQZHN-02C。
8)主配管L5的下游内机有N5~N10,其总容量为140×2+56×2+71×2+80=534,管L5尺寸为Φ28.6/Φ15.9,分歧管H选用FQZHN-03C。
9)分歧管A的下游内机有N1~N10,其总容量140×6+56×2+71×2+80=1094,分歧管A 选用FQZHN-04C。
三、主管上图中的主管L1,其上游外机总容量为10+10+18=38HP,由表4查得气管/液管为:Φ38.1/Φ22.2,其下游内机总容量140×6+56×2+71×2=1094,由表3查得气管/液管为Φ38.1/Φ19.1,按照取大值原则,最终确定主管规格为:气管/液管:Φ38.1/Φ22.2。
四、室外模块并联1)管g1对应的外机匹数为10HP,外机并联,参照表 5,其管径为Φ25.4/Φ12.7;管 g2 对应的外机匹数为 10HP,外机并联,参照表 5,其管径为Φ25.4/Φ12.7;管 g3 对应的外机匹数为 18HP,外机并联,参照表 5,其管径为Φ31.8/Φ15.9。
2)管G1的上游为两台外机并联,参照表5,三台外机并联的选管规则,其管径为Φ38.1/Φ19.1。
3)三台室外机并联,参照表5,室外机连接配管组件(L+M)应选用FQZHW-03N1C。
1.2.4 室内机分歧管详图1、分歧管详图FQZHN-01C气侧接头液侧接头FQZHN-05C气侧接头 液侧接头FQZHN-06C 气侧接头 液侧接头 2、安装需知1)根据下游内机容量按设计选型指引选择好分歧管的型号。
2)按照实际配管管径尺寸,用割刀等专用工具割掉不需要的部分,以FQZHN-01C 气侧为例,操作步骤如下: a.当选用FQZHN-01C 这个型号后,得到的实物如图一所示,假定现使用的配管为Φ15.9,I D :34.9I D :41.3I D :34.9I D :41.3I D :41.3I D :44.5I D :44.5O D :41.3按照图二所示切割分歧管组件中已经焊接的接管。
b.然后按图二所示切割独立的接管。
c.将独立的接管与U形三通进行焊接。
d.将分歧管组件与现场配管进行焊接。
3)特别注意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a.当实际配管管径与未焊接一端的U形三通可匹配时,直接将配管与U形三通进行焊接。
b.对于FQZHN-06C未焊接的独立接管,请按照图三所示,如果需要扩口一端,请在缩口端根部进行切割,需要缩口端则相反。
图1 图2 图33、安装注意事项1) 注意水平直管的距离。
a.铜管转弯处与相邻分歧管间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b.相邻两分歧管间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c.分歧管后连接室内机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2) 注意水平、垂直放置。
1.2.5 室外机分歧管详图2 、安装须知1)根据室外机并联数量按设计选型指引选择好分歧管的型号。
2)按照实际配管管径尺寸,用割刀等专用工具割掉不需要的部分,以FQZHW-02N1C 气侧为例,操作步骤如下:a.当选用FQZHW-02N1C 这个型号后,得到的实物如图一所示,假定现机器出管为Φ31.8,主管为Φ38.1。
按照图二所示切割分歧管组件中的独立接管Q1。
b.按照图二所示意将独立接管Q1、Q3 与U 形三通Q4 进行焊接,由于选用配管管径Φ31.8 与未焊接一端U 形三通可直接匹配,废弃独立接管Q2。
c.然后按图三所示将分歧管组件与现场配管进行焊接。
3)特别注意以下问题:a.当实际配管管径与未焊接一端的U 形三通可匹配时,直接将配管与U 形三通进行焊接。
b.对于接管Q3 和Q7,如果需要切割,请按照图四所示,请在扩口的根部进行切割。
3 、安装注意事项1)注意水平直管的距离。
a.相邻两分歧管间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b.分歧管后连接室内机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4 、室外机分歧管的外观尺寸图和连接图FQZHW-02N1C 的外观尺寸图和连接图FQZHW-04N1C 的外观尺寸图和连接图二、能力修正曲线2.1配管长度、落差修正系数(制冷工况)2.2配管长度、落差修正系数(制热工况)L:最远冷媒配管等效长度。
H:室内外机高度差。
正数表示室外机在上,负数表示室外机在下。
2.3温度修正表(主机制冷工况,以10HP为例)2.4温度修正表(主机制热工况,以10HP为例)2.5温度修正表(室内机制冷工况)注:TH: 全热 SH:注:TH2.7风量变化率修正系数(室内机)1.11.00.98090110100120能量补偿值风量变化率( % )2.9:换热器修正系数(损坏、污染、凝露等)建议按照0.92-0.96计算,室内机蒸发工况(凝露)取下限,其他冷凝工况取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