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编号:X X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甲级工程勘察证书甲级二〇年月X 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编写单位: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写者:二〇XX年九月审核意见:审核者:职务:总工程师二〇XX年九月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目录XX铁路复测技术方案 (1)一、任务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复测工作内容 (1)四、技术标准 (2)4.1 主要技术依据 (2)4.2 主要技术要求及精度指标 (2)五、坐标系统 (3)5.1 平面坐标系统 (3)5.2 高程系 (3)六、复测组织安排 (3)6.1 生产组织 (3)6.2 人员投入 (3)6.3 设备和软件投入 (3)七、平面控制网复测 (4)7.1 CPI、CPII观测方案 (4)7.2各级GPS测量 (4)7.3 GPS网数据处理 (5)7.4 坐标约束点的选取 (6)7.5 GPS网平差计算 (6)7.6 平面复测坐标成果比较与点位稳定性分析 (7)八、高程控制网复测 (8)8.1 各项精度指标 (8)8.2 高程复测方案 (8)8.3 水准高程测量 (8)8.4 精度分析 (9)1金温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复测报告28.5 桩位稳定性分析 (9)8.6 高程复测成果计算 (10)九、资料清单 (10)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一、任务依据根据XX公司要求和部相关文件要求,对XX铁路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及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

复测范围为:金华枢纽至温州枢纽:DK0+000~DK187+570,雅塘联络线路7公里,合计长194.57公里。

XX铁路精测网复测任务由中铁四院航空勘察处负责技术指导,中铁咨询航遥院负责质量管理和咨询,各分管施工单位负责外业测量、成果计算与提交。

二、工程概况测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自金华南站引出,经丽水到达温州车站与甬台温铁路接轨。

本次作业范围地理位置:东经119°42ˊ~120°03ˊ,北纬28°38ˊ~29°10ˊ。

测区大部分地区经济发达,地势起伏较大,高山、河流较多,植被茂盛,且封山育林,交通不太方便。

三、复测工作内容(1)通过对XX铁路精密控制网的现场踏勘、调查平面、高程控制点标石损毁情况,并实施恢复测量。

(2)平面复测CPI点从CPI001至CPI075,其中联测甬台温CPI点2个,联测国家三角点4个,联测沪昆客专CPI点2个,共计124个;CPII点从CPII001至CPII292共85个。

(3)高程复测高程复测从CPI001到CPII073,联测国家一等水准点4个,沪昆线二等水准点2个,联测甬台温水准点2个联测水准网中共计109个点。

1XX 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复测报告2(4)对既有平面、高程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到复测初步成果。

(5)对复测初步成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复测结论。

(6)提交复测成果。

四、技术标准 4.1 主要技术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全球定位系统(GPS )铁路测量规范》,TB10054-9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4.2 主要技术要求及精度指标高速铁路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按逐级控制的原则布设,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应满足表1的规定。

表.1 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CP Ⅰ、CP Ⅱ控制网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CP Ⅰ、CP Ⅱ控制网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二等水准测量复测精度要求如表3。

表3水准测量精度(mm )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五、坐标系统5.1 平面坐标系统XX铁路精密平面控制网(CPI、CPII)复测的坐标系延用原独立工程坐标系统,即采用北京54椭球(长半轴a=6378245.0 ,扁率1/f= 298.3)带高程抵偿的高斯分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如下表4;表4 坐标系统(待升级后重新划分)5.2 高程系二等水准的高程基准采用与原高程系统相同的85国家高程基准。

六、复测组织安排6.1 生产组织根据XX公司的要求,各施工单位组织双频GPS、数字水准仪,按计划要求完成外业工作,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稳定性分析和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6.2 人员投入参建各施工单位组织的测量人员,需具备相关资质和一定的精测测量经验。

6.3 设备和软件投入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和建议。

GPS控制网采用徕卡或3XX 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复测报告4天宝双频GPS 接收机进行观测。

要求GPS 接收机的静态定位标称精度优于5mm+1ppm ,高程控制网的复测使用徕卡或天宝数字水准仪。

所有仪器均应经过国家鉴定部门鉴定并在有效期内,且作业前按规定进行检验。

XX 铁路CPI 、CPII 平面及二等水准复测拟采用的测量设备和软件如表5和表6所示:表5测量仪器设备表表6测 量 软 件 表七、平面控制网复测 7.1 CPI 、CPII 观测方案CPI 、CPII 控制网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根据原控制网为带状线形布设的特点,为保证取得高精度的观测成果,GPS 网观测时要求连续推进,并有很强的网形结构。

同步作业网形之间采用边连接和网连接相结合的方式。

7.2各级GPS 测量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CPI 、CPII 的GPS 测量主要技术指标见表7。

表7CPI 、CPII GPS 测量作业主要技术要求XX 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5天线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读数至1mm ,互差不大于2mm ,最后取均值作为天线高。

每次应在相同的位置从天线三个不同方向(间隔120°)量取。

如果只有一个天线高量测标志的仪器,应特别注意天线高读数,保证其准确无误。

外业记录须包括如下信息:测量员、点名、点号、时段名、数据文件名、观测日期、观测起止时间、天线高、卫星状况等基本要素。

由于仪器类型不同,如果观测所用仪器有的项目指标不能实时显示,可在内业时补充完整。

7.3 GPS 网数据处理GPS 网的数据处理,包括GPS 的基线解算、基线质量检核、网平差和成果计算等方面。

7.3.1 基线处理7.3.1.1 CPI 、CPII 基线向量解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基线向量应采用广播星历进行基线解算。

2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宜小于10%。

3 观测值:L1载波7.3.1.2 每天CPI 、CPII 外业观测结束后,随即进行基线解算,并按以下要求进行同步环、异步环、重复观测基线的检验。

(a )同步环基线闭合差W 应小于下列数值:σ5/n W x ≤ ,σ5/n W y ≤ ,σ5/n W z ≤,σ53222nW W W W z y x ≤++=XX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复测报告6 其中σ为相应级别规定的标准差,其相应计算公式为:22)(bda+=σ上式中:a为固定误差,单位mmb为比例误差,单位mm/kmd为基线长度或闭合环平均基线长度,单位为km。

(b)异步环检验若干条独立基线构成闭合环时,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σnWx3≤,σnWy3≤,σnWz3≤,σnW33≤其中,n为异步环的边数,σ为相应等级的标准差(计算同前式)。

(c)重复观测基线检核同一条边重复观测两个时段的成果较差,应满足:ds≤式中:ds为重复观测的基线较差,σ为相应等级的标准差(计算同前式)。

表8CPI、CPII GPS测量精度指标7.4 坐标约束点的选取CPI采用网内满足精度的国家三角点坐标。

若发现CPI不存在显著性位移变化,CPII采用CPI的2009原测坐标作为约束条件。

若发现CPI存在显著性位移变化,为保证坐标的统一性,CPII采用CPI 复测成果的二维坐标作为约束条件。

7.5 GPS网平差计算GPS控制网平差采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研制的“科傻系统(COSA)系列软件之四----“GPS工程测量网通用平差软件包(简称COSAGPS)”进行。

对经过外业检验合格的基线,应选取独立基线构成GPS基线向量网,进行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1)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把参加平差的所有独立基线,在WGS-84坐标系下先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检验三维无约束平差后基线改正数是否满足限差。

主要目的是检验GPS 网的内符合精度情况,剔除粗差等。

(2)GPS网二维约束平差为评定CPI成果在平面坐标系上的基线边方位角、边长相对精度等指标,须将平差所得CPI控制点的WGS-84坐标(WGS-84椭球的三维坐标)进行坐标转换,求出其二维平面坐标。

根据CPI点位稳定性分析结果和CPI的二维平面坐标,固定网内CPI点坐标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求出各CPII的坐标。

7.6 平面复测坐标成果比较与点位稳定性分析用本次计算的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和建网测量的平面控制网坐标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更新。

(1)坐标成果比较与分析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进行。

(2)CPI平面复测坐标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限差为±15mm,当较差满足限差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否则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坐标成果。

2*。

(3)CPI点位稳定性分析:原基线和复测基线长度较差的限差为δ2 CPI控制点的复测应满足X、Y坐标差值不大于±15mm的要求。

因此,在本次CPI平面控制网复测时,先比较原基线和复测基线长度较差;CPI的二维平面坐标,与原控制网设计CPI点坐标成果x、y的坐标进行并比较,当较差≤±15mm的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否则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坐标成果,并对超限点进行稳定性分析。

(4)CPII稳定性分析:利用上一级CPI复测成果,对复测CPII控制网进行约束平差,坐标较差限值为±10mm 。

当较差≤±10mm的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否则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坐标成果,并对超限点进行稳定性分析。

八、高程控制网复测8.1 各项精度指标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主要技术标准应符合见表9、表10的规定。

表9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表10 水准测量观测要求8.2 高程复测方案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逐点复测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复测高差和设计高差的对比分析,确认高程控制点是否发生显著沉降,是否满足后续施工测量要求。

测量时,前后视距差及前后视距累积差必须符合表11的相关规定,减少水准仪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检查i角均应不超过15″;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在坚实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的下沉。

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路线进行。

相关主题